憲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詞三首 二
天寶遺余事,元和盛圣功。
二兇梟帳下,三叛斬都中。
始服沙陁虜,方吞邏逤戎。
狼星如要射,猶有鼎湖弓。
天寶遺余事,元和盛圣功。
二兇梟帳下,三叛斬都中。
始服沙陁虜,方吞邏逤戎。
狼星如要射,猶有鼎湖弓。
天寶年間留下的余患之事,到元和年間圣上成就了盛大的功業。兩個兇徒在營帳下被梟首,三個叛賊在都城內被斬殺。開始使沙陀族歸服,剛剛吞并了邏逤戎。若要射下象征叛亂的狼星,還有先帝留下的神弓。
天寶:唐玄宗年號,期間發生安史之亂,留下諸多隱患。
元和:唐憲宗年號,唐憲宗在位時出現元和中興。
二兇: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當時的重要叛將。
三叛:同樣具體所指不詳,應是當時的叛亂勢力。
沙陁虜:即沙陀族,唐代西北少數民族。
邏逤戎:指吐蕃,邏逤是吐蕃都城(今西藏拉薩)。
狼星:古人認為是象征叛亂的星宿。
鼎湖弓: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升天,其臣拉弓射龍挽留,這里指代先帝留下的力量。
唐憲宗在位期間,勤勉政事,力圖中興,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威望。這首詩是憲宗去世后,作者為其撰寫的挽歌。當時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功績,但藩鎮割據等問題并未徹底解決,國家仍面臨著一些不穩定因素。
此詩主旨是贊頌唐憲宗的功績,突出其在位時平定叛亂、安撫邊疆的成就。它以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憲宗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局勢和人們對憲宗的肯定。
綠葉丹葩連理枝,折來偏與玉冠宜。迷花自是仙人事,周蝶逍遙兩不知。
柴門寂寂掩蒼苔,小雨輕風香篆回。鳥雀慣將籃筍狎,無人知道宰官來。
不識君王寵愛偏,卻將濃淡誤爭妍。監宮密密來相告,切莫多言在御前。
惜別張居士,慇勤寄一言。干戈猶未已,瓢笠尚能存。山淺無黃獨,林深有白猿。古今看欲盡,相待惟蓬門。
今年海上逢錢起,日日題詩句法新。謂我欲高東漢士,多君恰到盛唐人。扁舟共泛心相得,高榻長懸意獨真。唯待吹噓上天去,不知何地有通津。
知幾學行古人儔,一別塵寰四十秋。作令才名留貴邑,為儒清譽滿涼州。丹山鳳杳瞻華彩,碧落文成載玉樓。幾度臨風觀國鑒,不堪嗚咽悼前修。
郁郁山林遠,蒼蒼草野平。驅車上高地,得暇吊前清。
繁昌夾,繁昌夾口江流狹。波濤洶洶云冥冥,蘆葦蕭蕭風颯颯。棹郎三日無北風,背牽百丈行澤中。前歌未斷后歌發,野煙孤沒驚飛鴻。繁昌夾流深幾許,繁昌人民夾前住。苦竹截篙蘆縛舟,打魚燒山自成趣。人生處世何為榮,一褐足以安其生。但得有溪可漁有土可耕,何用出入誇肥輕。君不聞五陵公子多豪舉,甲第連云耀飛翥。朝聞鼉鼓擊春風,暮見彤扉鎖秋雨。
王郎善言哀,平居常戚戚。憂周嫠忘緯,吊稽賦聞笛。世變正多事,君子自失職。風雨晝如晦,雞嗚警魂魄。
今辰何辰秋復暮,黃花欲吐且未吐。越王臺上風不回,謝女江邊葉如訴。征途遙遙不肯住,歲晏天涯向何處。冀北能無屬目云,閩南會見傷心樹。憶昨奏賦大明宮,綈袍布被昕夕同。于時公壯我尚少,許身奚啻登夔龍。黃塵白日兩相蒙,世事變覆真太匆。十年風波苦汎梗,一旦鬢發成飄蓬。皂鶻飛來意怠杳,龍媒跛足眠芳草。勛業空嗟明鏡中,巾鞋早向荒山道。公今走馬黃金臺,黃金安得如山堆。自信材官少貧賤,豈有志士久塵埃。石田豆苗半枯死,余獨憂勤弄煙水。劉向何心厭簪紱,管寧薄命甘泥滓。他日西方相憶無,北魚南雁徒為爾。
北風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篩塞空墮。焚香初自蕊宮歸,投鞭來就僧廬坐。乾坤一色飛鳥絕,市井無聲百賈餓。貧粟未給貧民啼,空屋漏穿不可過。僧爐有令禁觸火,袖手指直凍欲墮。瓶暖微聞蚯蚓鳴,客寒對作橐駝坐。叩鐘擊魚呼眾起,持缽分糜救晨餓。一參木佛古因緣,試舉丹霞有何過。
萬里云開天欲曙,紫陌鳴珂早朝去。覺來窗外雷電驚,捲地朔風雨如注。
葉濃知柳密,花盡覺梅疏。蘭生未可握,蒲小不堪書。
結伴三江口,游戲五湖中。不惜今憔悴,當念舊時容。
載酒送公感興長,木蘭吾昔泛輕航。萍蓬每憶當年跡,河嶺那堪此日觴。春囀錦鶯歌斷續,潮生珠海澤汪洋。使君德政播南粵,不負朱輪返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