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升平樂 九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聰。
衣裳承瑞氣,冠冕蓋重曈。
花木經宵露,旌旗立仗風。
何期于此地,見說似仙宮。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聰。
衣裳承瑞氣,冠冕蓋重曈。
花木經宵露,旌旗立仗風。
何期于此地,見說似仙宮。
旭日升上晴朗的天空,皇帝在明堂里聽取各方意見、明察事理?;实鄣囊律殉薪酉槿鹬畾?,皇冠之下是那象征圣明的重瞳之目。花草樹木經過一夜露水的滋潤,旌旗在儀仗的風中挺立。沒想到在這個地方,聽說這里好似仙宮一般。
清穹:晴朗的天空。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圣聰:指皇帝明察事理。
重曈:相傳舜、項羽目有重瞳,后用來代指皇帝。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社會繁榮,政治相對穩定。詩人可能是在參加皇家活動或身處皇家宮殿時,有感于皇家的威嚴和盛世景象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家的威嚴和盛世升平的景象。其特點是語言華麗、意境宏大。在文學史上,這類描繪皇家生活和盛世氣象的詩歌是唐代詩歌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對盛世的歌頌。
秦皇吞六國,蠶食下山東。燕丹求壯士,易水歌悲風。慷慨入咸陽,積誠貫白虹。千金懷匕首,督亢圖易窮。報秦計不就,倚柱氣何雄。智哉張子房,潛擊秦沙中。十日索不得,翊漢成大功。
筑堰分泉脈,開溝斷荻芽。風期占月暈,水信讖桃花。旱愛瀕河麥,晴憐喚雨鳩。春隨挑菜侶,月趁捕魚舟。
天運自消息,詩人費平章。何花春不紅,何草冬不黃。
因聲調笑古揚州,下水如何占上流。卻倩枚回洲上月,照將馀潤到瓜州。
白云滿野隱松杉,無數峰巒碧似藍。京國歸來詩滿軸,西風吹帽鬢毿毿。
年來已厭遠行游,新命嚴程敢自由。江上那堪玄雁斷,山頭猶見白云浮。鄉心蜀國聞鵑語,時態瞿塘看峽流。弟且還家報兄好,歸期定不過明秋。
何事時來反息機,將軍難挽紫騮飛。多因戍婦啼紅粉,亦是山人愛白衣。士馬自分諸部去,簪纓誰惜一人歸。高堂此夕應同汝,夢見戎裝脫翠微。
秋思鄉愁兩苦辛,每臨西北望秋云。此生更老情終在,誰為寄聲千里人。楚天未白轉星河,樓角先吹出塞歌。長愧侵床五更月,殷勤無計謝姮娥。高林敗葉已颼颼,更有寒莎翠已收。若道神仙脫情累,如何獨唱感庭秋。
麥壟新秋來,澤雉屢徘徊。依花似協妒,拂草乍驚媒。三春桃照李,二月柳爭梅。暫住如皋路,當令巧笑開。
十二天閑總駿才,追風躡景是龍媒。曾隨六御臨關塞,親過流沙萬里來。
于瞻者樓,奕奕巖巖。巖巖奕奕,具美伊銜。具美具瞻,普天具瞻。鸞鳳毿毿,天威烜赫。生民賴生,冢臣時興。天功時成,于亦成名。冢臣成名,婺源之滸。銀潢婺輝,毓德之所。冢臣毓德,立我哲我。天子畀寵,我其寵伊。何赫赫訓言,服之訓言。豈曰韋編,襲之重箋。重箋訓言,巍樓是躋。維是訓言,皇極是基。萬邦是腓,孰邇孰遙。孚皇訓言,曾不崇朝。皇言則萬,皇心則一。鞠哉冢臣,對天揚述。疇測天高,疇繪天文。疇酬天恩,酬恩于昭,疢憂以勞。冢臣憂勞,孰則與階。靡旦靡昏,天寵是懷。自位中丞,至于冢卿。大政是經,大工是程。秉心忠貞,為國股肱。翼翼繩繩,不心之寧。斯酬恩之誠斯。
看山誰遣鶴書招,仙侶翩翩羽蓋飄?,幉菔瘔缬写?,白云珠樹遞相邀。雨滋岸柳煙迷席,風約池萍水蕩橋。黃石赤松他日事,暫隨鸞馭聽吹簫。
涼生昨宵雨,缺月曉仍掛。不逢葛稚川,盡我今朝話。
曾發公家鉅萬錢,溝中襁褓卻生全。三齊水后皆禾稼,不殺耕牛更可傳。
梧葉飄時凝曉露。一片朦朧,淡月云來去。賺得枕衾魂夢苦。流螢依約飛朱戶。零落江南迷翠樹。越水吳山,惆悵征人路。減盡腰圍空束素。鞭絲迢遞知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