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三首 一
龍劍昔藏影,送雄留其雌。
人生阻歡會,神物亦別離。
碧樹感秋落,佳人無還期。
夜琴為君咽,浮云為君滋。
愛而傷不見,星漢徒參差。
龍劍昔藏影,送雄留其雌。
人生阻歡會,神物亦別離。
碧樹感秋落,佳人無還期。
夜琴為君咽,浮云為君滋。
愛而傷不見,星漢徒參差。
從前把龍劍分開,送了雄劍留下雌劍。人生遭遇阻礙,歡樂的聚會難以實現,就連神奇的寶物也被迫分離。碧綠的樹木感于秋意而落葉,佳人一去再無歸期。夜里的琴聲為你嗚咽,浮云也為你而滋生。愛慕卻傷感不能相見,只能空對那縱橫交錯的銀河。
龍劍:傳說中的寶劍,有雌雄二劍。
神物:指龍劍。
滋:滋生,增多。
星漢:銀河。參差:形容星漢縱橫交錯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與所愛之人分離后,借物抒情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思念和傷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佳人的思念之情。其突出特點是以物起興、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動人。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鏡底新妝扇底歌,倚風無力舞婆娑。醉來西子容偏媚,老去秋娘鬢已皤。霞暖繡衾春夢雨,雪香羅襪曉凌波。分明太液池頭見,點染風流更覺多。
不管髼松雪滿顛,筆床茶灶度年年。窮愁博得長清健,多折梅花供老天。
鳴笳伐鼓速兵機,百勝謀成夜合圍。月黑風高神鬼泣,金戈白馬識天威。
紫蓋黃旗擁六軍,金陵王氣日氤氳。龍君涉海移三島,鳳女排空結五云。北固江濤控海門,南都山勢疊昆崙。金宮暫啟雙龍見,玉帳遙臨萬馬屯。狂鯨吹霧暗江潭,圣主仁恩似海涵。聊唱大風過泗上,即飛霖雨洗淮南。綠水朱樓佳麗城,君王行處彩云生。煙花一望三千里,遙送春風入鎬京。趙國新裁短后服,漢王遙嗔側注冠。且揮神劍清方岳,莫著褒衣聚將壇。千年寶歷自南開,八葉神孫暫北來。日月更臨龍虎阜,云霞重抱鳳凰臺。朝閃龍旂入建康,暮收飛檄定吳疆。會稽勒石羞秦帝,滄海歌云笑穆王。青龍山北接飛猱,白鷺洲東射海鰲。不為芳春浪行幸,寢園聊待薦含桃。金陵千古帝王州,高廟衣冠月出游。傳語三邊貔虎士,莫須喧近鳳凰樓。舊都何讓古新豐,父老稱觴拜舞同。金馬詞臣休候直,獨宣京兆問民風。射虎南山黑霧摧,斬鯨東海白波回。吾皇一出清天下,豈為揚州花月來。白發梨園老樂師,錦胸花帽對彈絲。行宮只奏中和調,解厭南朝《玉樹》詞。石壁斜臨玄武湖,中開天府貯民圖。文魚在藻承皇澤,來傍龍舟夜吐珠。幕府山根江接天,昭明樓下月橫煙。六韜自可銷長夏,不蕩蘭舟唱采蓮。朱雀橋連翠柳衢,銀鞍絲鞚錦模糊。君王行樂千人出,遙認飛龍天馬駒。六代繁華何足誇,而今四海共為家。暫看吳苑環城水,終憶燕臺夾路花。燕京地圖天下吭,乾樞高運整群方。南巡凈掃風煙色,北上長懸日月光。
野岸溪幾曲,松蹊穿翠陰。不知芳渚遠,但愛綠荷深。
山城如斗大,卷簾四顧,瘴氣滿湖嵐。一聲驚突擊,幾處官蛙,鼓吹那能堪。搜金發土,報如今、演到江南。休說是、河陽花縣,鋤種興方酣。叨貪。魚依荇綠,蝶趁蕉紅,更從旁窺探。想午夜、挑燈顧影,應笑儂憨。老僧懶見廬山面,念舊人、惟有何戡。悲食苦,知他何日回甘。
少別已三載,都亭把袂新。兕觥飛莫算,鸞燭坐偏親。歌豈燕中俠,談多稷下人。上林花事早,能幾醉芳春。
雙湖如鏡凈無塵,但覺湖光繞畫輪。自是恩波分太液,柳枝蓮葉也精神。
飛夢遙連海外親,懼將塵網汨芳春。鳴泉落澗羞歌扇,幽鳥銜花薄舞茵。趼足行吟名嶠頂,破瓢飲掛老松身。龍沙符瑞今當會,八百叢中鶴馭馴。
屢遣和戎使,三邊未解兵。武夫權漸重,□□望何輕。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時無渭濱叟,白首致功名。右席須賢久,丹書幾度催。賊驚中使轉,人望相公來。問政曲江宅,調羹庾嶺梅。莫因多病后,虛出應三臺。
橫橋拂柳絲,春在畫圖里。終日送行人,只有橋下水。
雨止石漸乾,木落野愈曠。長風驅云歸,半天卷屏幛。一徑忽細紆,步窘驟難放。行行登高原,了了見古壙。斷碑無歲年,何時此卜葬。慣聽樵斧聲,久絕麥飯餉。呼起冥漠君,告爾勿凄愴。方今楚氛惡,驅人入煙瘴。骸骨萬里拋,妻子終歲望。爾生當盛平,不見亂離狀。死獲黃土埋,長眠幸無恙。巍巍南面王,此樂亦不讓。我詩非諛墓,聊代鮑家唱。歸途聞怪啼,一鸮立樹上。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紅泥亭子闌干外,絕目遙看萬樹春。
渺茫遙望綠如苔,三道江流到此開。落日寒煙樵檐渡,收帆系槳客船回。懷人幾度看維纜,寄遠未逢笑折梅。滿目風光遲晚照,乘閑臨眺獨徘徊。漁舟泛泛倚長洲,欸乃數聲古渡頭。向夕風微天籟寂,一江露冷葦蕭秋。慣乘巨浪朝朝險,無礙平波日日流。堪笑漢軍機太巧,而今空付笠蓑游。
步入東關一徑深,始知城市有山林。黃梁不作塵中夢,白日長閒世外心。鳳載紫簫吹落月,鶴窺香靄聽鳴琴。人間只此為蓬島,何用仙槎海上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