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庭洄源亭?四郡太守詩
小洞庭兮牽方舟,風裊裊兮離平流。
牽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連絕??。
層瀾壯兮緬以沒,重巖轉兮超以忽。
馮夷逝兮護輕橈,蛟龍行兮落增潮。
泊中湖兮澹而閑,并曲溆兮悵而還。
適予手兮非予期,將解袂兮藂予思。
尚君子兮壽厥身,承明主兮憂斯人。
小洞庭兮牽方舟,風裊裊兮離平流。
牽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連絕??。
層瀾壯兮緬以沒,重巖轉兮超以忽。
馮夷逝兮護輕橈,蛟龍行兮落增潮。
泊中湖兮澹而閑,并曲溆兮悵而還。
適予手兮非予期,將解袂兮藂予思。
尚君子兮壽厥身,承明主兮憂斯人。
在小洞庭上牽引著方舟,微風裊裊,船兒駛離平靜的水流。牽引著方舟在小洞庭上,云朵微微,連著陡峭的山崖。層層波瀾壯闊地遠去消失,重重山巒回轉得迅疾而突然。水神馮夷離去護佑著輕舟,蛟龍游動掀起層層漲潮。船停泊在中湖,心境淡泊而悠閑,沿著曲折的水灣前行,惆悵地返回。遇到這樣的事并非我所預期,將要分別更增添了我的思緒。祝愿君子能長壽安康,輔佐明主,憂慮百姓。
洄源亭:亭名。?:同“宴”。
牽方舟:牽引著船。
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平流:平靜的水流。
絕??(zhuì):陡峭的山崖。
緬:遠。
馮夷:傳說中的水神。
橈(ráo):船槳,這里代指船。
溆(xù):水灣。
解袂(mèi):分手,離別。
藂(cóng):同“叢”,聚集。
壽厥身:使他長壽。
承明主:輔佐賢明的君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在小洞庭洄源亭宴請四郡太守時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與諸位太守相聚宴游,在欣賞美景、交流情誼的同時,也流露出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豐富,既描繪了小洞庭的美景,又抒發了離別之情和對他人的祝愿、對社會的關懷。其特點在于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相結合,語言優美,富有藝術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情感世界。
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
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
南光走冷圭,
北籟號空木。
年年任霜霰,
不減筼筜綠。
黃云城邊烏欲棲,
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
白團扇,今來此去捐。
愿得入郎手,團圓郎眼前。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咬咬。
秾桑繞舍麥如尾,錦薦金爐夢正長,東家呃喔雞鳴早。
蘭眼抬露斜,
鶯唇映花老。
金龍傾漏盡,
玉井敲冰早。
巫山小女隔云別,松花春風山上發。
綠蓋獨穿香徑歸,南山桂樹為君死,云衫殘污紅脂花。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錢塘岸上春如織,淼淼寒潮帶晴色。
淮南游客馬連嘶,一曲堂堂紅燭筵,金鯨瀉酒如飛泉。
北極嚴氣升,南至溫風謝。
調絲競短歌,拂枕憐長夜。
帷橫雙翡翠,被卷兩鴛鴦。
婉態不自得,宛轉君王床。
為口莫學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為手須似朱云輩,歷數雍熙房與杜,魏公姚公宋開府。
盡向天上仙宮閑處坐,何不卻辭上帝下下土
忽忽南飛返,危弦共怨凄。
暗霜移樹宿,殘夜繞枝啼。
咽絕聲重敘,愔淫思乍迷。
不妨還報喜,誤使玉顏低。
蓪草頭花椰葉裙,蒲葵樹下舞蠻云。
引領望江遙滴酒,白蘋風起水生文。
姑蘇臺上烏棲時,
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