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晉公挽歌二首 一
玉節朝天罷,洪爐造化新。
中和方作圣,太素忽收神。
盛德橫千古,高標出四鄰。
欲知言不盡,處處有遺塵。
玉節朝天罷,洪爐造化新。
中和方作圣,太素忽收神。
盛德橫千古,高標出四鄰。
欲知言不盡,處處有遺塵。
持玉節朝拜天子的事已結束,如洪爐般的國家有了新變化。正處于中和之境造就圣明之時,純凈質樸的您卻忽然離世。您的盛德流傳千古,高尚的品格遠超旁人。要知道對您的贊美說不完,處處都留有您的遺澤。
玉節:古代帝王使者所持的玉制符節,這里可能指相國身份。
朝天:朝拜天子。
洪爐:比喻國家。
中和:儒家的道德修養,指不偏不倚、調和適中。
太素:指人的純凈質樸的本性,這里代指相國。
收神:指去世。
高標:高尚的品格。
此詩應是在相國晉公去世后所作。相國在國家政治中曾發揮重要作用,詩人在其離世后,有感于他的功績和品德,寫下挽歌表達悼念。
這首挽歌主旨是悼念相國晉公,突出其盛德和高尚品格。特點是語言莊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對賢相的敬重和懷念。
轉輾東風穿古樹。一片花開,一片芳菲誤。百丈游絲牽落絮,春心沒個安排處。怕見青春來復去。夢里憑肩,夢里輕分訴。海色渾茫天色暮,他年可有相思句。
海上歸來牖下終,去時同伴葬遼東。重泉莫嘆桐棺薄,玉匣籧篨等是空。
緒業承三圣,規模盛一王。朝廷周禮樂,庠序漢文章。殊俗皆歸往,蒸民盡樂康。帝功如此大,宜享壽無疆。徇速承王后,聰明復辟初。恩波同海浸,刑網比天疏。屢有搜賢詔,曾無諫獵書。惟馀封禪事,應恨缺蒲車。求治親垂詔,觀文自著圖。何曾憑喜怒,未省蔽讒諛。塵世留徽號,煙霄返舊都。悠悠增筴驗,難問鬼臾區。寶輅嬉游少,珠宮藝學優。仙毫媚風帛,睿藻煥星鉤。天極推神歷,兵防演秘謀。飆流今已矣,長共谷林秋。政殿咨丞弼,經筵引俊髦。未嘗耽逸樂,終是過焦勞。歸路三山遠,遺臺萬古高。小臣無分去,定擁墮髯號。神鼎猶烘藥,夷槃已實冰。留恩均器服,下詔約山陵。影殿虛綈幾,皇堂掩漆燈。蕭蕭柏城下,空有暮云凝。浮世期云盡,清都位欲傳。秉圭徒請命,脫躧遂登仙。遺澤流天下,重光照柩前。幾時來甲觀,更待一千年。被袞才憑幾,躋階忽受同。哀文鋪帝業,謚冊講仁功。竭蹶趨群后,號咷動兩宮。銘旌來鞏洛,萬里卷悲風。幡翣離三殿,簫笳接兩都。堯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豈并游韶石,應同去鼎湖。愁聞下竹使,海外走哀符。史祝周壇日,人憂杞國時。飲池無善效,颒水有遺辭。仙仗朝三后,蕃儀集四夷。從今河與洛,長瀉鳳臺悲。
暮云飛盡碧天長,萬里橫斜字一行。月白夜寒風力勁,斷文零落下瀟湘。
天京朝萬國,十二舜神州。宮闕開中禁,關河拱上游。扶桑彤氣近,析木紺光流。劍佩千牛衛,旌幢五鳳樓。玉泉蟠地涌,金塔插天浮。北岳瑤符出,南溟瘴霧收。人皆躋壽域,我亦步瀛洲。智不如犀首,癡猶過虎頭。帝恩難獨報,儒術幸同儔。偶此登阿閣,悠然望薊丘。長庚欣識李,太乙愿依劉。雪擁飛狐夜,風號涿鹿秋。黃花堆徑濕,紅葉帶城幽。且盡一壺酒,掀髯送白鷗。
粉闈飄雪對清晨,二月桃花始見春。莫向東風恨開晚,鳳城猶有未歸人。
春柳黃如鵝,春風揚綠波。美人在何許,忽若阻山阿。攀條弄白日,常恐歲蹉跎。懷思郁不舒,佳期將奈何。良辰難驟得,臨風空浩歌。
玉關人去嘆飛蓬,織罷回文望遠鴻。已學征夫同結陣,還如愁妾漫書空。偃波夜渡湘南水,垂露秋翻塞北風。近得蘇卿消息否?君王正在上林中。
有地逃銅馬,無心待玉魚。牛眠今可矣,龍耳欲何如。荷鍤千巖去,連轆十日馀。殷勤古松下,為剖甕中書。
涼云如練坐來收,此夜家家望女牛。列宿總隨天北轉,明河不共海東流。銅龍漏轉三更月,白雁聲傳兩地秋。笑卜蛛絲憑遠信,有人相憶鳳凰樓。
漢宮有明月,秋風悴碧枝。紫苔繡壁帶,積翠隱罛籬。夜久星河變,人來鸚鵡知。舊恩隨露瀉,馀歡與日移。尚憶朝辭輦,深承夜誦詩。陽阿新得幸,谷永況多辭。指斥椒房寵,吹求飾室疵。榮枯付階草,物化效冰澌。無言掩明鏡,千古妒蛾眉。
春草冥冥雨暗阡,轉頭二十七更年。平生自謂心如鐵,腸斷徐卿泣母篇。
江風蕭蕭江樹枯,使君走馬尋郊居。不嫌野老守貧賤,肯同草坐論詩書。燈前斗酒暫為樂,天上丹心思遠圖。我家功業著漢代,勖哉善保千金軀。
秾香碎夢鎖重簾,入道琴心落指纖。還是美人真懺悔,朝來刺血寫花嚴。
樹影輪囷日影微,槿花爛漫芷花稀。青蠅不畏儒衡扇,何處爭來撩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