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頻赴齊州三首 三
諸姑今海畔,兩弟亦山東。
去傍干戈覓,來看道路通。
短衣防戰地,匹馬逐秋風。
莫作俱流落,長瞻碣石鴻。
諸姑今海畔,兩弟亦山東。
去傍干戈覓,來看道路通。
短衣防戰地,匹馬逐秋風。
莫作俱流落,長瞻碣石鴻。
各位姑姑如今住在海邊,兩個弟弟也在山東。你前往戰亂之地去謀生,來看道路是否通暢。穿著短衣防備在戰場,單槍匹馬追逐著秋風。不要都淪落到漂泊境地,要常常仰望那飛向碣石的鴻鵠。
舍弟:對自己弟弟的謙稱。
諸姑:各位姑姑。
傍:靠近。干戈:指戰爭。
短衣:便于行動的短裝。
碣石鴻:碣石,山名;鴻,鴻鵠,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處于戰亂時期,詩人的姑姑在海邊,弟弟在山東,社會動蕩不安,弟弟前往戰亂地區謀生,詩人寫下此詩表達對弟弟的牽掛與勸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兄弟間的情誼和對弟弟的關切與勸勉。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在戰亂背景下展現了普通人的生活與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和人們的精神狀態。
涼月空山掛祖衣,猿啼塔樹昔人非。春風早已青青柳,莫在梅花飛后飛。
朋酒升堂著舞衣,忘憂草色動春暉。貽謀曾授三遷教,斷縷猶存舊織機。
山頭寒瀑懸飛練,亭外平波接遠天。秋色依稀何處見,半江風雨一林煙。
稍覺清涼換縠衣,獨憐衰鬢與秋期。清樽浪作經年計,黃卷長懷萬古悲。蛩咽幽吟愁露草,鵲翻寒影繞風枝。此生此念能忘否,夢破蒼龍西去時。
渡頭凝佇不逢仙,一鏡當空忍獨圓?夜潮驟起赤鱗舞,銜得明珠來夢邊。
夕陽山塞笛聲孤,半醉轅門語笑粗。舊日讀書蕭寺月,夜深曾到帳前無。
庭前脩竹晚蒼蒼,庭下叢蘭帶露芳。暗度清香來枕席,晴分翠影落琴床。湘江雨暝吟情迥,楚畹春深客夢長。愛爾軒中人似玉,應知相對興難忘。
丹山果何丹,名以萬桃樹。繁花為肌膚,未許山骨露。絳云不在霄,點綴林壑趣。億紫與千紅,一雨所陶鑄。仙源境非遙,心往向山路。春光私一丘,預以輕陰護。千株含笑迎,行行就深處。圣解緣心生,空色胥禪悟。就山祓塵容,紅顏若為駐。
山川萬古秘,云雨一潭幽。何日臥龍起,碧潭空自秋。
或有處閒言寂寞,冗官往往厭紛如。誰能遂我還鄉意,便把微官乞與渠。
昔年明月照盈盈,今日樓空月自明。銀甲錦箏歌舞地,寒鴉落月澹孤城。樓前景物逐時新,樓上笙歌日日春。華麗已隨時節換,東風吹恨柳眉顰。壯年登覽醉歌日,況是太平全盛時。燕子銜將春色去,畫闌寬處樹旌旗。平山山上構高堂,堂下青蕪接大荒。堂廢山空人不見,冷云秋草臥橫岡。天上奇花玉色浮,祇留一種在揚州。如今后土無根蒂,蜂蝶紛紛各自愁。青樓翠幕舞纖腰,金屋銀屏貯阿嬌。二十年前豪俠客,相逢猶是說前朝。
十載從征戰,白刃如飴面銜鏃,天寒日暮沙場宿。飲血枕髑髏,云黑陰鬼哭。百殆適不危,千慮繁心目。跫然喜客至,踉蹡相徵逐。首問功高官爵榮,次問黃金富千斛。吁嗟乎利錮人乃若此,今人重利重于死。
兩頭纖纖梭鳴機,半黑半白盤中棋。腷腷膊膊烏隊棲,磊磊落落一男兒。
薔薇開盡知春晚,燕子閒來又日西。卻恨丹青描不得,旋將心事付深閨。
翻風掩映花枝遝。籠煙綽約芳姿榻。婪尾殿春風。牡丹開盡紅。就中花影繪。艷寫圍金帶。謔語對生春。勿教香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