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跡五首 一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衰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衰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在兵荒馬亂中我從東北輾轉流離,來到西南地區四處漂泊。我在三峽的樓臺間虛度時光,與五溪地區穿著異樣服飾的人共處云山。安祿山侍奉君主卻狡詐無信,我在衰年仍無法返回故鄉。庾信一生最為凄涼,晚年的詩賦震動了江關。
支離:流離。東北風塵際:指安史之亂起于東北范陽。
漂泊西南:指詩人漂泊到夔州一帶。
三峽樓臺:指夔州的房屋。淹日月:指久留。
五溪衣服: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數民族的服裝。共云山:與云山為伴。
羯胡:指安祿山,他是胡人。無賴:狡詐無信。
詞客:詩人自指。衰時:年老之時。
庾信:南北朝詩人,身世坎坷,暮年詩賦風格沉郁。蕭瑟:凄涼。
這首詩是杜甫于大歷元年(766 年)在夔州所作。當時安史之亂雖已結束,但地方軍閥混戰,國家仍動蕩不安。杜甫漂泊到西南地區,年老體弱,生活困苦,感懷自身與國家命運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詩人借自身漂泊經歷及庾信之事,抒發身世之感與家國之思。其特點是沉郁頓挫,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杜甫后期律詩的典型風格,反映社會現實與個人情感。
水冷小長蘆,
漁舟自容與。
舷際下鸕鶿,
銜魚向何許。
煙暝雪將來,
如聞隔蘆語。
江之水兮東流,沿湍流兮望歸舟。
風滔滔兮浪波苦,嗟往者兮未還,惜行人兮將去。
去何適兮歸何時,執子手兮牽子衣。
行何如兮來復,濟豈無兮他時。
圣歷綿長億萬年,
一周花甲始開先。
仙桃燦爛方舒蕊,
海日曈昽始麗天。
文德武功齊入舞,
宸章寶訓幾成篇。
趨庭共愜承歡意,
無限春風繞御筵。
結綺臨春萬戶空,
新林猶自起東風。
堪憐一片龜茲國,
回首繁華似夢中。
吳門春水雪初融。觸處小橈通。滿城弄黃楊柳,著意惱春風。
弦管鬧,綺羅叢。月明中。不堪回首,雙板橋東,罨畫樓空。
五載流移復此亭,嘉名依舊號茹經。只應桂水秋來白,不減龍山雨后青。置酒空能呼輩侶,插萸何處避膻腥。最愁坐到三更后,難認吳中處士星。
筑室誅茅苦共經,一亭中置撤圍屏。能留名士高人躅,倍助黃花白酒馨。秋色向人多澹泊,諸峰入戶自瓏玲。登高桓景成何事,要看飛鴻入渺冥。
年來文物盛江西,
捷幟聯翩報錦溪。
好把香名題此籍,
此題已兆杏園題。
過眼風花春夢婆,此情何止感東坡。
殘山剩水吟難了,乳燕雛鶯嫁已多。
有客驂鸞間著錄,幾家行馬鳥鳴珂。
祇應貰醉長干里,東下江流送逝波。
鬢云松,香夢醒。紅靠闌干,愁瘦春人影。漠漠蒼煙松葉冷。待鶴歸巢,小立瑤階暝。
翠苔衣,青石徑。仙袂泠泠,暗里芳犀警。林下風高誰得并。啼鳥無聲,花落空山靜。
玄云慘澹壓孤城,城外蕭蕭鐵馬鳴。一室甘心俱就死,三軍效節忍偷生。英魂不共寒蕪沒,精爽猶隨夜燐明。采采溪毛酌清泚,臨風三酹不勝情。
賈相當年秉國鈞,賢臣遠斥任諛臣。豈知末路攄忠士,不是平原獻諂人。呂氏諸郎甘納士,李公一族競捐身。新祠翼翼湘江上,一讀穹碑一愴神。
梨花亸鵲驚春雪,
柳曲迎車怯曉風。
籃外蝶衣籠畫粉,
樓頭鳳蠟瀉珠紅。
熏迷銀葉憐妝坼,
露壓金槽滴睡濃。
無奈景陽鐘隱隱,
數聲和月到簾櫳。
絮攪天愁,花隨水去,冶辰分外驚心。屧聲喧廊,塵香到處堪尋。薰風沸暖笙歌地,早瞢騰、一片藤陰。晝沈沈。不信歡場,不悟春深。
年時醒卻華胥夢,笑閒招鶴侶,倦聽鵑音。木石心腸,吳兒那解新吟。茶煙半向清池影,怕回看、淺鬢而今。更誰禁。萬竹斜陽,笛破穿林。
入門正路,
不容回互。
千人萬人,
當陽蹉過。
煙濤暗擁,遠岫微露,深幽無極。誰忽把、纖阿推上,皓彩團團生幾席。吹錦燭、正徐開畫舫,莫奏中流哀笛。喜寂寞、魚龍夜靜,上下水天俱碧。
寶鼎今日猶爭唱,赤烏人、盡去無跡。嘆爾汝、一杯相勸,青蓋如煙何處覓。喚不醒、醉臨春千尺,降作佛奴何益。便痛剪、嬌娥云髻,怎救胭脂狼藉。詞客為歡,且游賞、漫辭涓滴。羨沙邊鷗鷺,不管人間今昔。露下翠幕輕寒隔。山玉頹無力。擁繡被、早是雞鳴,斗柄垂垂堪摘。
先生仰面嘆華屋,手抱遺經常獨宿。
盡日集庭聞鳥呼,中宵掀窗來鹿觸。
我常蹋月望西園,寒星寂寞垂短垣。
徑約汪君信闊步,青田壺瀉三昆侖。
清言若遇王平子,絕倒當年定如此。
稽古豈無春卿榮,隨學尚有公超市。
先生不樂句羞素餐,先生毋躁句且少安。
晝居于內侍湯藥,不然詎肯輕儒冠。
病鶴支離堪對語,翩翩平原在何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