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物感興因示子弟
圣擇狂夫言,俗信老人語。我有老狂詞,聽之吾語汝。
吾觀器用中,劍銳鋒多傷。吾觀形骸內,骨勁齒先亡。寄言處世者,不可苦剛強。
龜性愚且善,鳩心鈍無惡。人賤拾支床,鶻欺擒暖腳。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禍難,此未免憂患。于何保終吉,強弱剛柔間。
上遵周孔訓,旁鑒老莊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軛其先。
圣擇狂夫言,俗信老人語。我有老狂詞,聽之吾語汝。
吾觀器用中,劍銳鋒多傷。吾觀形骸內,骨勁齒先亡。寄言處世者,不可苦剛強。
龜性愚且善,鳩心鈍無惡。人賤拾支床,鶻欺擒暖腳。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禍難,此未免憂患。于何保終吉,強弱剛柔間。
上遵周孔訓,旁鑒老莊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軛其先。
圣人會擇取狂夫的言論,世俗之人相信老人的話語。我有老來狂放之詞,且聽我把話對你講。我看器物當中,劍太銳利鋒刃易損傷。我看人的身體內,骨頭太硬牙齒先掉光。寄語處世之人,不可過于剛強。烏龜性情愚笨且善良,斑鳩心思遲鈍無惡意。烏龜被人輕視只能用來支床,斑鳩被鶻欺負被捉去暖腳。寄語立身之人,也不能一味柔弱。過于剛強固然會遭遇禍難,過于柔弱也難免有憂患。怎樣才能始終吉祥,要在強弱剛柔之間把握。對上遵循周公孔子的教誨,旁邊借鑒老子莊子的言論。不僅要鞭策落后,也要約束在先。
圣擇狂夫言:圣人會選擇采納狂夫的言論,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狂夫之言,圣人擇焉”。
形?。喝说纳眢w。
支床:《史記·龜策列傳》載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余歲,老人死,移床,龜尚生不死。
鶻:一種猛禽。
罹:遭遇。
周孔:周公和孔子。
老莊:老子和莊子。
軛:本指牛馬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這里引申為約束。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的內容看,應是白居易晚年之作。此時他歷經人生起伏,對世事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以過來人的身份,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向子弟們傳達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首詩主旨是勸誡子弟在處世立身時要把握剛柔的平衡。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對比闡述抽象哲理,通俗易懂。在文學史上雖不以藝術成就著稱,但體現了白居易詩歌“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創作主張,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流鶯聲老綠楊中,欄檻蕭疏墮晚紅。二十四番花信重,園林又覺轉熏風。
鞏昌風俗今猶古,城郭弦歌足幾家。渭水北來同穴近,隴山西過武功賒。天連苜?;那镉辏胤N葡萄壓紫霞。更喜清官有朱邑,明年新政萬人誇。
練江詩酒社,聚散十年春。君作并州客,身為絳縣人。一牛甘送老,五馬未全貧。出處嗟殊異,相思意卻真。
潭潭棟宇盛,窅窅軒窗辟。高深與地稱,可大張宴席。府事如少休,茲焉會佳客。
承郎顧盼感郎憐,準擬歡娛到百年。明月比心花比面,花容美滿月團圓。
中左門間坐講臣,九霄地切侍龍鱗。禮成湛露開周燕,澤普濡云識舜仁。翠管細傳仙樂曲,瑤盤頻送御廚珍。小臣既醉歌天保,愿?;蕡D億萬春。
漂泊形骸,顛狂蹤跡,狀同不系之舟。逍遙終日,食飽恣遨游。任使高官重祿,金魚袋、肥馬輕裘。爭知道,莊周夢蝶,蝴蝶夢莊周。休休。吾省也,貪財戀色,多病多憂。且麻袍葛屨,閑度春秋。逐疃巡村過處,兒童盡、呼飯相留。深知我,南柯夢斷,心上別無求。
一汀紅蓼綴殘霞,兩兩漁舟泊淺沙。橫笛共吹無調曲,隔林驚散并棲鴉。聲回野岸沈蛟室,響拂江風起浪花。多少天涯未歸客,夜深聽罷卻思家。
兩翁教□句中眼,語到□□□□□?!酢酢酢酢酢酢?,□搖松露寫溪藤。
客邸多朋好,棲棲勞此生。長存排難意,遂有泛交情。管鮑心無改,妻孥計轉輕。單衣沾朔雪,衰鬢滯燕城。偃蹇逢黃祖,疏狂自禰衡。家貧公議定,歲久怨懷平。共擬三江釣,還期五岳行。采芝從綺季,回首謝浮名。
惡馬少駕車,駑馬多駕船。駕船勿戚戚,駕車何翩翩。渠命有通塞,誰能別媸妍?君看鹽車下,淚隕如奔泉。
馬上青山夕照明,看山應動故鄉情。雖然不及江南好,猶勝平原曠野行。
澗邊瑤草洞中花,細水流春帶碧沙。昨夜山中酒初熟,道人不暇讀《南華》。
驅卻馀寒碎土牛,田園生計又從頭。
南軒日靜小簾開,百舌無端喚夢回。莫為楊花不相識,隨風還解過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