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四
有妹有妹在鐘離,良人早歿諸孤癡。
長淮浪高蛟龍怒,十年不見來何時。
扁舟欲往箭滿眼,杳杳南國多旌旗。
鳴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猨為我啼清晝。
有妹有妹在鐘離,良人早歿諸孤癡。
長淮浪高蛟龍怒,十年不見來何時。
扁舟欲往箭滿眼,杳杳南國多旌旗。
鳴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猨為我啼清晝。
有個妹妹住在鐘離,她的丈夫早早去世,幾個孩子都還年幼不懂事。淮河浪高,蛟龍發怒,我們已十年沒見,她什么時候能來呢?我想乘船去看她,可滿眼都是危險,遙遠的南方到處是戰旗。唉,唱起第四首歌,歌聲奏了四遍,林間的猿猴也在白晝為我悲啼。
鐘離:地名,今安徽鳳陽。
良人:指丈夫。
歿:死亡。
癡:年幼無知。
扁舟:小船。
箭滿眼:喻途中危險多。
杳杳:遙遠的樣子。
旌旗:旗幟,這里指軍隊。
此詩創作于乾元二年(759 年),當時杜甫寓居同谷縣。安史之亂使社會動蕩不安,百姓流離失所。杜甫生活困苦,親人分散各地,他在艱難處境中寫下這組詩,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時局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妹妹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杜甫詩歌關注現實、情感深沉的風格,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往日松山戰,而翁出漢家。主恩酬馬革,臣節著龍沙。令子悲流落,炎天度歲華。將軍馀碧血,滴滴在金笳。
閏月生明后,江天未臘時。風翻禹門浪,花糝月宮枝。照夜皎珠樹,秀庭祥玉芝。定知年大有,何止麥相宜。
碧水丹楓萬國秋,月斜風冷夜悠悠。何人長嘯青霄外,獨倚云端白玉樓。
主人呼酒開新屋,綠水繞門光泬寥。山氣隔溪渾似雨,沙禽喧浦欲生潮。江人擊鼓祠荒廟,野客載花歸斷橋。拂石閑吟待明月,茶煙如縷竹蕭蕭。
欲去更徘徊,維舟向晚開。別僧留白粲,歸客踏蒼苔。古道得如此,今人何有哉。微言難草草,相待隔年來。
長洲茂苑占幽奇,巖榭珍臺入翠微。園李露濃三色秀,徑桃煙暖一香飛。月臨夕樹烏頻繞,風揭珠簾燕未歸。弭蓋暫歡成結戀,斜陽憑檻獨依依。
黃云霽雪威,寒日淡暉暉。雨砌晴先滴,風檐落更飛。侵淩池面瘦,擁腫樹身肥。長憶廬陵老,憂時詠鐵衣。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我師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處,三事就緒。赫赫業業,有嚴天子。王舒保作,匪紹匪游。徐方繹騷,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進厥虎臣,闞如虓虎。鋪敦淮濆,仍執丑虜。截彼淮浦,王師之所。王旅啴啴,如飛如翰,如江如漢。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綿綿翼翼,不測不克,濯征徐國。王猶允塞,徐方既徠。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徠庭。徐方不回,王曰還歸。
宋之洛社唐香山,清風長在天地間。元豐遺像十三子,千古勛名問青史。西都回首但青山,五百馀年那有此。檉社曾臨鄭奐圖,風流今落錢東湖。東湖晚隱東海上,天送煙霞入屏障。年來大耋慶生辰,嘉客登堂還揖讓。唐人蕭散宋人雅,異代衣冠不相假。君不見文潞公,富韓公,好賢真有緇衣風。曠世相感難相逢,前有香山居士后有東湖翁。讀書堂在虞山東,虹飛丹井湖波紅,千二百歲逍遙中。
湛湛湞江水,英英庾嶺云。昔有幽潛士,于此揚清芬。努力追千古,潛心事典墳。豪華俗所悅,而乃厭塵氛。圣功始克復,章句豈徒云。名教自足樂,嘉尚志不群。式閭慕高義,交者意獨勤。令子承先德,通籍邇明君。應時樹嘉績,奕奕振前聞。義方馀世澤,取贏屬后昆。
信道東流流已轉,不應尚佇江沱。游心終日蜑人歌。依前坊陌,怕說舊銅駝。莫向荔灣憐墜葉,西風吹落漩渦。行行不得奈君何。一天涼意,都付石門波。
人間睡聲起,幽子方獨步。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物生各擾擾,念此煎百慮。聊將憂世心,數遍橋西樹。
燭龍銜景照神京,佳氣籠蔥拂五城。色混瓊波沉太液,爽分銀闕入西清。漢宮彩勝裁花就,楚客幽蘭擬賦成。華省追趍慚筆札,幾回消渴望金莖。
岸幘秋堂小,臨流暮雨清。群峰傾鳥背,落葉帶溪聲。林日高低下,川虹斷續明。棹歌何處發,應是采蓮行。
白日去如箭,達者惜分陰。問君何苦,長抱冰炭利名心。冀望封侯一品,僥倖升仙三島,不死解燒金。聽取百年曲,三嘆有遺音。會良朋,逢美景,酒頻斟。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幸遇重陽佳節,高處紅萸黃菊,好把醉鄉尋。澹澹飛鴻沒,千古共銷魂。中秋一輪月,只和舊青冥。都緣人意,須道今夕別般明。是處登臨開宴,爭看吳歌楚舞,沈醉倒金尊。各自心中事,悲樂幾般情。燭摧花,鶴警露,忽三更。舞茵未卷,玉繩低轉便西傾。認取眼前流景,試看月歸何處,因甚有虧盈。我自闔門睡,高枕笑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