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二首 二
夜深坐南軒,明月照我膝。
驚風飜河漢,梁棟已出日。
群生各一宿,飛動自儔匹。
吾亦驅其兒,營營為私實。
天寒行旅稀,歲暮日月疾。
榮名忽中人,世亂如蟣虱。
古者三皇前,滿腹志愿畢。
胡為有結繩,陷此膠與漆。
禍首燧人氏,厲階董孤筆。
君看燈燭張,轉使飛蛾密。
放神八極外,俯仰俱蕭瑟。
終契如往還,得匪合仙術。
夜深坐南軒,明月照我膝。
驚風飜河漢,梁棟已出日。
群生各一宿,飛動自儔匹。
吾亦驅其兒,營營為私實。
天寒行旅稀,歲暮日月疾。
榮名忽中人,世亂如蟣虱。
古者三皇前,滿腹志愿畢。
胡為有結繩,陷此膠與漆。
禍首燧人氏,厲階董孤筆。
君看燈燭張,轉使飛蛾密。
放神八極外,俯仰俱蕭瑟。
終契如往還,得匪合仙術。
深夜坐在南邊的軒廊,明月照著我的膝蓋。狂風翻動銀河,屋梁已映出曙光。眾生各自安歇一晚,飛鳥走獸各有伙伴。我也驅使著子女,忙忙碌碌為了私利。天寒時節行人稀少,年末時光過得飛快。榮耀名聲忽然降臨,世間混亂如虱一般。古代三皇以前,人們心中志愿都能滿足。為何有了結繩記事,陷入這如膠似漆的復雜世事。禍首是燧人氏,壞事開端如董狐筆下記載。你看燈燭點亮,反而讓飛蛾聚集。讓心神馳騁于八極之外,俯仰之間都是蕭瑟之景。若能始終契合自然往來之道,難道不是暗合了仙術。
南軒:南邊的廊軒。
驚風:狂風。飜:同“翻”。河漢:銀河。
群生:眾生。儔匹:伴侶、伙伴。
營營:忙碌的樣子。私實:私利。
榮名:榮耀的名聲。中人:降臨到人的身上。
蟣虱:虱子的卵和虱子,比喻世間的混亂和瑣碎。
三皇: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結繩:遠古無文字,結繩以記事。
禍首燧人氏: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鉆木取火的人,這里將其視為引發世間復雜之事的源頭。
厲階:禍端。董孤筆:春秋時晉國史官董狐,以直筆著稱,這里借指記載壞事開端。
八極:八方極遠之地。
契:契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對社會混亂的感慨來看,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人們追名逐利之風盛行的時期。詩人目睹世間亂象,心生感慨而作此詩,表達對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世間追名逐利的現象和社會的混亂,突出特點是借古諷今,以自然景象和神話傳說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對精神超脫的追求。
渠本宣州人,生緣在寧國。 前不尊釋迦,后不敬彌勒。 家貧無飯噇,出家去投佛。 行腳走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參臨濟禪,便作白拈賊。 眼里有瞳人,肚中無點墨。 還如破阿師,說得行不得。
碧洞青崖著雨,紅泉白石生寒。朅來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 絕壑偏宜疊鼓,夕陽休喚歸鞍。茲游未必勝驂鸞。聊作湖南公案。
山為驪龍盤,谷作驪龍腮。 珠樹存其間,誰采明月來。 何須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出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銀鉤慣學君王帖,寶軫頻聽淑女琴。 更與六宮循節儉,釵頭不綴辟寒金。
木鐸揚寬詔,云翹舞化風。 垂衣金殿里,圣德與天通。
繞臂長生縷,無非柘館絲。 還因袗絺绤,深念葛覃詩。
於穆清廟,明禋是躬。 卿士駿奔,助我肅雝。 灌鬯已事,精誠交通。 卻立以思,僾然其恭。
寒食無朝謁,閒攜載酒車。 燧青宮蠟火,雨白野棠花。 舊友頻游處,荒阡一酹賒。 傳聞有仙筆,麗句落僧家。
草木有麟鳳,眾只發等流。 終然浪題品,麟鳳自知不。
朝隨初日上煙沙,極望淮南不見涯。 今日江東寒食節,李閒桃李自開花。
凝華浮藻五云間,下壓凌虛萬象閑。 湖水際天天欲盡,落霞照出洞庭山。
謾道龍蛇起陸,笑看雞犬能仙。 多少江湖奇事,等閑風雨驚眠。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許時無暇出城來,漫盡溪橋是綠苔。 寄語山中舊猿鶴,紫薇花欲為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