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秋涼
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夜里一場秋雨過后,秋天的氣息清爽而新鮮。團扇首先被丟在一邊,夏天的衣服也不再穿在身上。搗衣聲更增添了我的思緒,難以和涼席親近。這樣的情境誰最能體會呢?是貧窮、清閑、年老又消瘦的人。
颯然:形容涼爽、清爽。
團扇:圓形有柄的扇子,多為女子所用。
生衣:夏衣。
砧:搗衣石,這里指搗衣聲。
簟:竹席。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某個秋雨過后的夜晚,感受到秋涼的變化。當時詩人或許生活清苦,年老體衰,在秋涼中更覺孤寂,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雨后秋涼之景,抒發個人感慨。其特點是通過生活細節展現秋意和心境,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能體現詩人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和情感表達。
六洞三山締夙緣,崧高云色正蒼然。金身百丈飛龍日,寶箓千秋記鳳年。杖錫乍移吳苑外,香燈長護越臺前。菩提一缽開甘露,猶憶中林靜夜傳。
仁人種德如種玉,是蓘是穮萃其福。鄴架而今秋水生,夜半神光發一軸。
我來今幾時,寒暑已一變。回首望江東,天末雁行遠。弧矢四方志,別離詎能免。有懷先君子,生理只鉛槧。相憶可相忘,問學當自勉。
風色蕭蕭木落天,故人解后會尊前。青燈照影冷清夜,白發聽歌感少年。身未死前惟別苦,難相忘處是情牽。不因世故身親見,肯信人言海變田。
出郭策駑馬,青山十里亭。茝蘭和露采,禽鳥隔花聽。左揖仙人墓,前瞻使客星。翻思昔年路,茅屋酒初醒。
試題春帖紀新年,靄靄青云起硯田。展卷不知山是畫,舉頭恰喜屋如船。梅花雪后開無數,楊柳風前困欲眠。悵望關河無限恨,呼兒沽酒且陶然。
江城矚目亂飛花,賺得行人坐相誇。寫罷烏絲唯翹首,浪淘風波洗金沙。
梅花已是不勝癯,無賴東風特地粗。狼籍玉英渾不惜,強留嫣蒂與枯須。
玉人纖指擘輕紅,猶憶恩頒自漢宮。翠籠藤盤異當日,蠻煙瘴雨正濛濛。
列郡歌岑晊,孤城頌李膺。文華仙掌露,人品玉壺冰。畫本黃荃學,詩兼畢曜能。關河千里道,風雨十年燈。薦鶚知無忝,登龍貴早承。朔云低紫禁,東璧映青綾。郎署新帷幄,儒門古豆登。黿梁初隱見,羽檄遂飛騰。軍事諸曹服,元僚太守稱。芙蓉秋獨臥,驃騎日同興。眾仰寬民力,誰堪作帝肱。掃除塵澒洞,屏蔽雪侵陵。野戍銷鋒鏑,田家罷棘矜。昆崙天柱正,宸極泰階升。顧此心常切,多君興遠乘。崇桃紅霧斂,豐草綠波增。喻蜀漢司馬,歸吳張季鷹。宦情輕比蛻,行色澹于僧。三洞金晶發,雙溪白練澄。過家饒賞詠,來紙細緘縢。
獨上高樓生夕煙,帝畿東望轉凄然。西山雨雪留殘景,北海風塵接暮天。只為浮名傷遠道,況逢寒日下長川。江梅岸柳年年發,菊徑茅堂亦可憐。
歸遲遲,歸遲遲,手中之線憶者誰。去時衣裳母得知,天孫為織銀獬豸。白晝凜凜感風吹,維南半天見鐵面。有手未便擎卮□,東海濱,秦臺畔。侵星辟高門,旌節來岸岸。云是濱州太守、從者魚貫。餼牽極鮮肥,盞斝亦璀璨。古來七十既稀有,況益十載于今旦。鼓坎坎,舞舉舉,以舞以酒壽如許。御史持大斧,曰敢遑啟處。太守之官守此土,太守不舞誰代舞。御史之歸奏三釜。
桂棹兮蘭槳,溯流兮沿洄。天迥兮空明,湍激兮聲哀。水落兮石出,路轉兮溪回。鷗飛兮山凈,魚戲兮藻開。淹留兮何為,盍賦兮歸來。扁舟兮容與,浮云兮舒卷。波澄兮練橫,山秀兮屏展。散發兮平岡,濯纓兮清淺。皇皇兮何之,路長兮悠緬。早賦兮歸來,迷途兮未遠。容與兮扁舟,長吟兮閒情。白石兮離離,秋云兮霙霙。我思兮先廬,水潭兮山屏。帳空兮鶴怨,人去兮猿驚。早賦兮歸來,涉園兮欣欣。
含桃初作花,畏恐旁人見。今日食含桃,空條誰復盼。
布帛衣冠鬢發新,相逢猶話舊時人。不拘物議易為達,盡信書云未必真。爆竹驚心辭虎歲,持杯分酒送瘟神。渡江梅柳催波綠,俯仰悠悠天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