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夢得暮春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
龍節對持真可愛,雁行相接更堪夸。
兩川風景同三月,
應憐洛下分司伴,冷宴閑游老看花。
龍節對持真可愛,雁行相接更堪夸。
兩川風景同三月,
應憐洛下分司伴,冷宴閑游老看花。
你們二人手持龍節相對,實在令人喜愛,如同大雁飛行般前后相接更值得夸贊。東西兩川在三月時風景相同,你們應該憐惜我這個在洛陽擔任分司閑職的同伴,只能冷冷清清地赴宴、悠閑地游玩,年老了只能看看花。
龍節:古代使者所持的龍形符節,這里指兩位楊尚書的官職身份。
雁行:像大雁飛行一樣排列有序,比喻二人地位相當且關系緊密。
洛下:指洛陽。
分司:在陪都任職的官員,多為閑職。
此詩創作時間大致在暮春時節,當時劉禹錫(夢得)和作者處于一定的人生階段。東西川二楊尚書在當地擔任重要官職,而作者在洛陽任分司閑職,相對清閑,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對比二楊尚書的風光和自己的閑淡,表達復雜心境。其特點是對比鮮明,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突出,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
高樓望不極,野興遠相宜。
宇宙一長嘯,山川多所思。
薄寒才勝酒,短景不禁棋。
俯仰哀群動,遼遼見爾為。
捲絮搓綿,雪滿山頭是紙錢。
門外桃花墻內女,尋春路,昨日子規啼血處。
一年春好處,
都在水邊梅。
似雪因風起,
和煙帶月來。
白葛烏紗一徑長,
心清草木自成香。
何須爐里煙成縷,
不用衣間紫作囊。
沙麓風塵暗河縣,漳水東流疾于箭。
落花別圃誰可憐,南去北來一秋燕。
汝曹自是中山兒,垂首天雄識君面。
意氣相期何有無,分手一言淚如線。
亦山巉岏秋氣高,似與君情同繾眷。
明發騎馬涉滹河,長歌遠贈北門餞。
曾不容舠咫尺間,誰知救溺合纓冠。今從枕席人行過,最好翻盆雨后看。
夾道歡呼百里間,不論扶杖與勝冠。公年幾許顏何似,遲放牙檣待我看。
樂在宜休水竹間,十年黃帕裹朝冠。卻乘五個花文馬,來與江村婦子看。
別乘潘郎伯仲間,朅來公適去彈冠。更將未盡公碑意,收入新詩為并看。
朱邸留春,名園近水,樹色沙堤舊路。佳約趁、輕陰障日,俊游隔、薄寒滯雨。念千枝、繡幄云稠,只悵望、楊柳樓臺深處。怕過了芳期,晴闌遲倚,已是殘紅飄舞。
訪竹應知從問主。有棣萼詩編,余香常住。題襟記、花前盡續,婪尾宴、酒邊誰訴。對年年、紫陌薰風,為杜老行吟,銷將愁苦。愿勝賞平泉,明年重踐,莫遣韶華空去。
瑯江東去水如油,拜墓停橈古渡頭。
赤手曾扶板蕩運,黃腸猶帶黍離愁。
波濤腥壑蛟龍蛻,風雨荒塋麋鹿游!
懸擬?車歸兆日,同天應已靖旃裘。
香嚴透語滲漏,被語言縛殺。
石霜透情滲漏,被情識使殺。
曹山透見滲漏,被用聞覺知惑殺。
以計代戰。
一當萬。
枉費工夫是學仙,
圣門妙處與僧傳。
百年合死千年贅,
一物都無萬物全。
年來清興托蘭橈,荒渚叢蘆生暗潮。閒倚航頭風色晚,一天涼暈白蕭蕭。
放棹中流不計程,江天晴碧夜云輕。秋心正在蕭閒處,鴻雁聲中看月明。
波澄照影度瀟湘,回雁峰高近帝鄉。
星陣望窮云半沒,雪翎風急字斜行。
蘆花深處驚遙火,木葉催時護曉霜。
記得上林棲宿處,每因彤矢識君王。
生竹青青作挽強,牽過七十二峰長。
峽口灘高憂挽斷,三朝不得上湞陽。
灘高峽小是湞陽,三峽無如此峽長。
一路天梯攀不盡,鷓鴣還與斷肝腸。
我居清溪曲,繞屋羅青山。
白云自來往,脩竹無柴關。
翹企古人躅,逸駕容追攀。
悠然一瓢飲,不知有塵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