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巢
今年結巢不近地,門戶人言解知歲。了知積累功力勞,投伴鸤鳩無此智。
閭里爭如惡少年,不持彈射操空拳。探巢取子盡居室,旁觀禁止無由緣。
父翔母噪力不加,小雛在手鳴楂楂。群兒不逞至若此,增巢不得安生涯。
漢家春夏禁采捕,詔書非止行三輔。可憐科罪掛墻壁,國家禁絕非不預。
鶉居熙熙太古民,就令闚巢不用嗔。同游飲啄不相害,海上鷗飛不避人。
今年結巢不近地,門戶人言解知歲。了知積累功力勞,投伴鸤鳩無此智。
閭里爭如惡少年,不持彈射操空拳。探巢取子盡居室,旁觀禁止無由緣。
父翔母噪力不加,小雛在手鳴楂楂。群兒不逞至若此,增巢不得安生涯。
漢家春夏禁采捕,詔書非止行三輔。可憐科罪掛墻壁,國家禁絕非不預。
鶉居熙熙太古民,就令闚巢不用嗔。同游飲啄不相害,海上鷗飛不避人。
今年喜鵲筑巢不靠近地面,人們說它能知曉年歲好壞。可知它筑巢積累起的功力十分辛勞,相比之下,寄巢于它鳥的鸤鳩可沒這智慧。鄉里有些像惡少年般的人,不拿彈弓只空手就去搗巢。把巢里的幼鳥都掏盡,旁人想制止也沒辦法。鵲爸飛翔、鵲媽啼叫卻無能為力,幼鳥在人手中喳喳哀鳴。這些少年如此胡作非為,讓喜鵲無法安心增巢生活。漢朝時春夏禁止采捕鳥類,詔書不止在三輔地區施行。可惜如今治罪的條文掛在墻上無人執行,國家并非沒有預先禁止。像上古時人們如鵪鶉般和睦生活,即便有人看一眼鳥巢也不用生氣。大家一同游玩、覓食互不傷害,就像海上的鷗鳥也不躲避人。
解知歲:懂得知曉年歲好壞。
了知:深知。
鸤鳩:布谷鳥,常將卵產于其他鳥巢中。
閭里:鄉里。
彈射:用彈弓射擊。
楂楂:形容幼鳥的叫聲。
不逞:胡作非為。
三輔:漢朝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的合稱,后指這三個職官管轄的地區。
科罪:定罪。
鶉居:像鵪鶉一樣居住,比喻百姓生活安樂、和睦。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反映的社會現象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法令雖有但執行不力的情況,人們不遵守保護鳥類的規定,肆意破壞自然生態,詩人對此現象感到憂慮和不滿,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上破壞秩序、不遵守法令的行為,突出特點是以鳥喻人,借喜鵲的遭遇反映社會現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治理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
曲岸少人煙,斜陽下遠天。千帆同掛月,小邑喜迎船。風吼停橈夕,霜飛擊柝邊。南來漸有客,鄉語自相憐。
近態狂奴未易摩,仙人島上借吟哦。孫行者出火云洞,豬八戒過子母河。天上星辰曾雹擊,人間歲月已硎磨。大風吹倒梧桐樹,寶鑒其能講什么?
奉君蓬池之鮮鲙,郢水玉色之春醪。百金蟠龍之寶帶,五紋翔鸞之翠袍。人生貴賤骨同朽,及時為樂意始豪。盛年一去不再返,勿令心苦形復勞。不見梁王舊池苑,石麟圯壤沒蓬蒿。
醞造一場煩惱,只因些子恩情。陽臺春夢不曾成。枉度雨云朝暝。燕子那知我意,鶯兒似喚他名。消除只有話無生。除卻心頭重省。
微賤勝于鬼,婦子亦閒閒。始知情與操,惟存一飽間。
糝葵負腹愧便便,偶上蓬萊借榻眠。夢過子云還問字,夢醒龍液冷無煙。
默立懷先哲,松風拂我襟。鶴歸城郭改,龍隱海云深。剝復覘天運,荒唐嘆陸沉。堪憐二三子,猶抱匹夫心。
高柳參差云影低,幾家樓閣望中迷。房蜂分戶成新蜜,檐燕營巢墮舊泥。有恨風飄花艷艷,無言人去草萋萋。春情如此誰關得?簫鼓才停日又西。
供張連三輔,梯航會九圍。屬車疑晚駕,清蹕望來歸。草露凄金闕,松風飏玉衣。舊傳當脫躧,遙見五云飛。
寫出寄形,眉目分明。直饒全似,祇得八成。聞名兮不如見面,見面兮不如聞名。霜天月滿兮難尋老兔,海門潮落兮不覓長鯨。
碧山學士愛筼筜,日報平安到草堂。末路風浪無復夢,全身不用學鞭羊。
金醴醉連宵,瓊枝別此朝。折梅臨堠館,結桂佇河橋。燕笑風前斷,驪歌云外飄。青山有明月,愁影轉蕭蕭。
車騎將軍結束新,長安那記昔年身。南來盡是干名者,無復平陽下淚人。龍首黃扉老大臣,婆娑聽履上星辰。西風一點違天血,同是先朝揀拔人。
東方漸覺日朦朧,山帶煙嵐淡抹工。穿樹沿涯隨徑出,恍然人在畫圖中。
雨發雷塘不起塵,蜀昆岡上暖先春。煙牙才吐朱輪出,向此親封御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