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日侍祠明堂口占
明廷百辟奉君王,祀事嚴稱肅建章。
天拱星辰陪日表,風回燈燭避龍光。
侍祠官拜聞鳴玉,導駕班回散寶香。
宣室受厘誰入對,為時陳論莫荒唐。
明廷百辟奉君王,祀事嚴稱肅建章。
天拱星辰陪日表,風回燈燭避龍光。
侍祠官拜聞鳴玉,導駕班回散寶香。
宣室受厘誰入對,為時陳論莫荒唐。
朝廷中眾多官員侍奉君王,祭祀之事在莊嚴的建章宮嚴格舉行。天空中星辰環繞,仿佛陪伴著太陽,風仿佛也吹回燈燭,避開帝王的光芒。陪侍祭祀的官員下拜,能聽到玉佩鳴響,引導車駕的隊伍返回,散發著寶香。在宣室接受神的福佑,誰能入朝答對,為了時政發表言論可不要荒誕無稽。
明廷:圣明的朝廷。百辟:指眾多的官員。
肅:莊嚴、莊重。建章:建章宮,這里代指舉行祭祀的宮殿。
天拱:天空環繞。日表:太陽,這里代指帝王。
鳴玉:古人身上佩戴玉佩,行走時玉佩相碰發出聲音。
導駕:引導帝王的車駕。
宣室:漢代未央宮的正室,這里泛指宮廷中帝王召見大臣的地方。受厘:接受神的福佑。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可知是作者在九月二十二日陪侍帝王在明堂祭祀時所作。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祭祀活動是古代重要的禮儀活動,體現著封建王朝的統治秩序和對天地神靈的敬畏。作者在這樣的場合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宮廷祭祀的宏大場景,展現出封建王朝的威嚴莊重。詩的主旨在于歌頌帝王和祭祀活動,同時勸誡大臣為時政提出合理建議。在文學史上雖沒有特別突出的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宮廷生活和文人對時政的關注。
勛業登天難,易者付嬉笑。
公駕鹍鵬風,來把鯨鰲釣。
自比小管樂,致主在周召。
此突豈待黔,早晚有明詔。
碧虛飛信入蓬萊,約我驂鸞伴侶來。
藹藹祥云射虹渚,繽繽香霧下龜臺。
喜乘蓮葉經瓊海,笑指梅花薦玉杯。
圣算自應天地久,蟠桃不計幾回開。
春風旗鼓擁元戎,萬馬方嘶一洗空。
不憚八千來劍北,始知十二小齊東。
將扶灞上真人業,未說隆中宰相功。
整頓乾坤談笑事,歸來置酒未央宮。
船頭落日如血紅,客言今夕當有風。
空山夢回刺骨冷,纊被無力身如弓。
但聞紙窗響僁窣,初意空廚饑鼠出。
忽然扉戶競開闔,猶謂偷兒入吾室。
須臾歘作號怒聲,鼙鼓百萬漁陽鳴。
室廬動搖地欲轉,林木震吼山如崩。
噫嘻異哉那有此,欹枕恍惚疑夢寐。
應是錢塘醉未醒,翻海胥濤騁游戲。
或者客寓紫塞旁,鐵騎赴敵古戰場。
不然此處安樂國,何遽隉阢猶乘航。
起來穴牖目如割,平湖已卷十堆雪。
乃知跋扈是飛廉,似妒晚來客饒舌。
因思前年到黃岡,朔風搖江驚斷腸。
驍將忍凍骨比鐵,壯士力鬭身如湯。
此身仿佛臨皋上,一感還生百惆悵。
長安貴人正酣眠,日高尚戀銷金帳。
東窗未白雞未啼,相公自起燒松枝。
覿面祇談道,知音不和詩。
盈樽清竹葉,圍坐古梅枝。
煮茗云生鼎,抄糜雪滿匙。
張山山木落,何日又追隨。
格天盛德素躬全,肸蚃交通心即天。
供幣用將祈永命,奉粢端為告豐年。
寬條日布民安業,捷幟星馳將護邊。
虎拜紫宸稱賀處,祥光縈繞御爐煙。
謙為賢業址,取履卜封留。
筆下千鈞弩,胸中萬斛舟。
椿庭聞誨語,米廩友名流。
連捷歸藍綬,鄰翁好話頭。
九秋天地香,贛產饒木犀。登高詣其巔,風健戲馬嘶。
偷得一日閑,古錦奚奴攜。秋陽閣霏雨,飛蓋換障泥。
舉揚馬祖禪,拂摩老坡題。菊萸勸人飲,猛吞玉東西。
憑闌視九州,莽蒼煙水低。如何昌黎翁,華嶺須縛梯。
野性淡無嗜,所樂惟山溪。每羞名利區,得失爭蟲雞。
意行契真趣,荒苔踏成蹊。嘉辰且盡歡,聚散或不齊。
一片寬閑地,半生江海情。
有梅添月色,無竹欠秋聲。
酒熱渾家醉,誠詩逐字評。
拙疎塵事少,貧賤也身輕。
詩從雙井來,太史氏復作。
一葦天地旋,玄酒滋味薄。
有田付鸰原,比屋頼虎幄。
卻笑草玄池,投閣嗟寂寞。
左攜珍帖右花王,雅貺何殊照乘光。
拆壁漏痕含蠆尾,珍珠露顆帶天香。
數千葉密憐檀暈,怕六丁收謹匣藏。
答謝苦慚無好語,撚髭空斷不成章。
圣心翼翼對蒼穹,蕆事明禋協肅雍。
玉輅曉升香霧滃,紫壇夜款瑞煙濃。
風聲應律諧簫管,月色澄空映璧琮。
丹鳳樓前恩施溥,歡呼三祝效堯封。
座滿挺時髦,經明亦富豪。
幾年勤用志,三日健揮毫。
笑取刀牛角,相逢酒蟹螯。
有名還有分,秋鶚碧云高。
弟兄眉最白,人物眼常青。
論事猶迎刃,談兵若建瓴。
訏謨皆上策,道德有強形。
辦卻聊城矢,還書劍閣銘。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鎮蜀都。
方策有之伊呂偶,規模如此漢唐無。
軍聲劘刜歸帷幄,王事驅馳在粟芻。
把酒東湖需捷奏,佇催公袞醉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