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贈太平劉道士
早歲希夷合道真,八年靜默已全神。
收還赤子無為境,留得丹霄自在身。
獨與老荘談妙理,不分儒釋是殊倫。
有時醉露真消息,流水桃花不誤人。
早歲希夷合道真,八年靜默已全神。
收還赤子無為境,留得丹霄自在身。
獨與老荘談妙理,不分儒釋是殊倫。
有時醉露真消息,流水桃花不誤人。
早年追求虛寂玄妙契合道的真諦,八年靜默修行已保全精神。回歸到嬰兒般無為的境界,保留住能自在遨游于天空的身軀。獨自與老莊探討精妙的道理,不區(qū)分儒家和佛教是不同的流派。有時喝醉后透露真實的信息,就像那流水和桃花不會誤導人。
希夷:指虛寂玄妙的境界。道真:道的真諦。
全神:保全精神。
赤子:嬰兒,比喻純真的境界。無為境:道家主張的順應自然、不妄為的境界。
丹霄:天空。
老荘:老子和莊子,道家代表人物。
殊倫:不同的流派。
真消息:真實的信息、道理。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道家思想的推崇,詩人結識了太平劉道士,看到劉道士專注于道家修行,達到了較高的精神境界,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道士的道家修行。其突出特點是將道家思想融入詩句,展現(xiàn)出一種超脫的精神風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道家文化和文人與道士的交往提供了資料。
維師尚父,四履分封。
靈神峻密,祀事寅恭。
蕭薌祗薦,飚馭排空。
如幾如式,福祿來崇。
旻穹無聲,惟德是輔。
降監(jiān)錫符,垂文篆素。
孝瑞紀封,英聲載路。
既壽而昌,篤天之祜。
皇天上帝,陰騭下民。
道崇廣覆,化洽鴻鈞。
靈文誕錫,寶命惟新。
增高欽事,式奉嚴禋。
瀚海重潤,地紀亦歸。
吞受百瀆,限制北陲。
一視同仁,我心則怡。
嘉薦玉幣,神其格思。
寅威寶命,明祀惟虔。
協(xié)神備物,罔不吉蠲。
后祇格思,靈飚肅然。
誕受景福,遐哉億年。
〔黃鐘為角〕
有出有藏,伏見靡常。
相我國家,鑒觀四方。
視罔不正,終然允臧。
神其來格,明德馨香。
鐘石既作,俎豆在前。
云旗飛揚,神光肅然。
當駕飚欻,來乎青圓。
言備縟禮,享茲吉蠲。
紳緌舒舒,佩環(huán)鏗鏗。
陟降上下,壇燎光明。
有盥于罍,有帨于巾。
不吳不敖,庶以安神。
神地之道,粒食有先。
歲謹祈報,禮嚴豆籩。
降登祼薦,罔或不虔。
以似以續(xù),宜屢豐年。
萬邦來同,九賓在位。
奉璋薦紳,陟降庭止。
文思安安,威儀棣棣。
臣哉鄰哉,介爾蕃祉。
旨具百味,酌備三疇。
貳觴既畢,禮洽意周。
庶幾嘉饗,格神之幽。
相我穡事,錫以有秋。
天宇四霽,嘉壇聿崇。
肅祗嚴祀,登降有容。
仰瞻曜靈,位居其中。
既安既妥,沛哉豐融。
作鎮(zhèn)炎夏,畜茲靈光。
敷與萬物,既阜既昌。
爰刻溫玉,式薦徽章。
昭嘏神意,福熙穰穰。
秉陰成德,敏樹宣功。
應變審諦,神力無窮。
沈潛剛克,流謙示中。
潔茲奠獻,妙物玄通。
于論鼓鐘,于茲西雍。
粢盛肥碩,有顯其容。
其容洋洋,咸瞻像設。
幣以達誠,歆我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