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柳條初弄綠,已覺春風駐。
而今二月尾,滿路團飛絮。
人生安足恃,忽忽朱顏去。
飄零未肯休,萍泛知何處。
見之動中懷,欲寫無佳句。
歸來宴坐余,悠然得深趣。
柳條初弄綠,已覺春風駐。
而今二月尾,滿路團飛絮。
人生安足恃,忽忽朱顏去。
飄零未肯休,萍泛知何處。
見之動中懷,欲寫無佳句。
歸來宴坐余,悠然得深趣。
柳條剛剛泛出綠色,已感覺春風停留。如今到了二月末,滿路都是團團飛舞的柳絮。人生有什么可以依靠呢,匆匆間青春容顏逝去。柳絮飄零不肯停止,如浮萍漂流不知去往何處。見到柳絮心中有所觸動,想寫下來卻沒有好詩句。回來靜坐之余,悠然間領悟到深刻的意趣。
初弄綠:剛剛呈現出綠色。
安足恃:有什么可以依靠。
忽忽:形容時間過得快。
朱顏:青春容顏。
萍泛:像浮萍一樣漂浮。
中懷:內心。
宴坐:閑坐。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詞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人生某個階段,目睹柳絮飄飛之景,聯想到時光流逝、自身命運如柳絮般漂泊,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借景抒情,感慨人生易逝、命運無常。以柳絮為線索,情感層層遞進,先寫自然之景,再抒人生感慨,最后歸于靜思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人生深刻的思考。
昔聞老萊子,希年奉慈親。
佯作小兒啼,斕斑綵衣身。
事有異天壤,予生何不辰。
三歲喪吾父,萬里南海濱。
先君四難弟,今皆為古人。
五房伯仲十,獨予登七旬。
道路謾奔走,燈火徒苦辛。
此詩比蓼莪,一吟一傷神。
遠路倦行邁,山家宿漸明。催衣勤漏鼓,聒枕亂雞聲。樹杪搖風向,檐頭溜雨鳴。故鄉在何處,展轉不勝情。
達人林下臥,春夢最分明。不設重門險,何須擊柝聲。曲肱如尺穩,鼾鼻似雷鳴。任爾朝慵起,都無塵世情。
倒海排山力不任,趙家遺址獨泣襟。
悲風蓄恨江濤惡,苦霧含凄島樹陰。
百二雄圖歸草莽,三千王氣盡銷沈。
野鳥叫斷荒山月,厓上凄涼自古今。
永福寺前嘉靖碑,
賦詩人喜破倭歸。
山門重刻坡仙字,
波磔全乖一例肥。
萬軸牙簽未是多,十年辛苦短檠歌。
敢忘奕世箕裘業,忽玷清朝甲乙科。
我已夢君三舉后,君如輸我一籌何。
二疏此去人方識,名字先應報大羅。
別后無書信,逢人問一聲。
青氈無暖席,白首對寒檠。
春老仍羈客,官卑誤算程。
當年吾亦爾,莫道舌能耕。
士人乏奇才,動輒咎貧賤。
豈處貧賤中,抱負遂難見?
曲逆方宰肉,一鄉已稱善。
諸葛當躬耕,三分定佐漢。
內反無足憑,氣餒徒炫亂。
不見玉韞山,與石自有辨。
艱難聞道有歸音,部曲霜行璧月沉。
王春正月調玉燭,使星萬里朝天心。
頗令山海藏國用,乃見縣官恤民深。
經心隴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備訪尋。
沙中偶語坐斜曛,雍齒侯封解眾紛。卻忘焚身功第一,黃金未鑄紀將軍。
直言悟主表孤忠,白首為郎將略雄。每飯何須思鉅鹿,忘教魏尚老云中。
耆英洛社舊登壇,四十歸來早罷官。
赴召有誰讒賈誼,輸租今已累兒寬。
休嫌華發功名薄,畢竟青山歲月難。
詩酒柴桑堪閉戶,文章千古不凋殘。
蔬畦躡屐愜幽情,
檢校園丁日有程。
得雨尚慳須灌溉,
我來時聽桔槔聲。
高亭虛出水,結構若天成。波蕩垂簾影,窗留過櫓聲。樹低看岸遠,風細覺潮平。自有芳洲杜,含滋日日生。
浯水日悠悠,虛亭壓水頭。棹歌喧極浦,峰翠漾中流。每夜偏多月,長天只似秋。更添幽事并,系柳木蘭舟。
閑居南郭外,水竹清且幽。芳草被曲徑,遠樹浮滄洲。
出門臨方沼,欣然見魚游。賓客時一至,燕談敘綢繆。
開樽共斟酌,真率無獻酬。日暮各自歸,新月上林丘。
人生在衣食,營營無時休。江湖多風波,隴畝幸有秋。
稚子雜歡笑,老翁亦醉謳。日暮載禾去,柴車繞道周。
我獨困沉綿,塊然何所求。田野絕追呼,卒歲聊優游。
雄心盡逐水東流,寸臆常容百斛愁。
投璧有年終按劍,擒王無命不封侯。
詩書玩日空黃卷,歲月驅人已白頭。
休把儒衣纏病骨,實將蓑笠下漁舟。
老子無糧可禦冬,強鳴饑吻和寒蛩。
舍南舍北花如雪,止咽清香飽殺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