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苖以蘇喜而有作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一夜之間,驕陽變成了降雨,從夢中醒來,涼氣和濕氣浸透了衣襟。不發愁屋子漏雨,床都濕了,只欣喜溪流漲水,岸邊都變深了。千里田野里的稻花應該正呈現出秀美的顏色,五更時桐葉上的雨聲是最美妙的聲音。像我這樣沒有田地的人尚且歡欣鼓舞,更何況田間盼望著豐收年景的人們呢。
作霖:降雨。
屋漏:屋子漏雨。
望歲:盼望豐收年景。
此詩創作于詩人途經蘇秀道中時,當時久旱不雨,莊稼面臨旱災威脅。七月二十五日夜開始下了三日大雨,秋苗得救,詩人因此欣喜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大雨緩解旱情的喜悅和對農民的關切。特點是情感真摯,描寫生動。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心系百姓的情懷。
蕩蕩孰能名,國士珍盲左。
擊壤聲中挽小車,拍手欣相和。
天際起烏云,默數聽風過。
日月光華心尚孩,六合歡同我。
別后園林少酒徒,君還魚鳥盡歡呼。窮愁作客彈長鋏,牢落雄心擊唾壺。
衡岳尚懸清夢遠,瀟湘遙憶旅帆孤。此時臨水看歸燕,不似黃陵聽鷓鴣。
回首湖南是舊游,因談歸路念并州。峰回白雁難傳信,水落丹楓幾換秋。
閱世乾坤同過客,開尊風月且登樓。湘蘭入佩馀香在,莫向西風嘆敝裘。
洗妝初曉綃紅褪、待眉勻掃。
銅虬半吐春云裊。雨壓枇杷,莫恨鵑啼少。
香泥窄鳳金鈴悄。兔絲偏是裙襕草。
越羅何竹湘娥笑。鬢惹飛香,吹落桐花小。
鹿耳真天險,波濤無日無。春殘風信轉,沙涌更何如。
布谷催耕早,嘉禾熟麥秋。入冬仍秀實,一歲兩豐收。
城西歌舞場,當門皆艷妝。何因矜黑齒,鎮日嚼檳榔。
城啟牛車入,歸時趁晚霞。祇防逢狹路,爭道互喧嘩。
蜥蝪本無聲,遍緣四壁鳴。宵深聞嘎嘎,翻訝鳥支更。
怪爾緡蠻鳥,籠來別有情。畫眉眉不畫,無乃負虛名。
孤絕池心嶼,高低水面花。
若無舟楫到,應似隔仙家。
清涼破寺古佛國,中有雙檜幽可探。
癸酉九月念六日,厭次老子來城南。
初出城門霜信冷,沙土數尺堆峰嵐。
忽聞午鐘蒲牢吼,山門赤腳頭陀參。
維摩庭院十笏地,獅子倒座羅什憨。
亭亭二本東西立,西者兌女東震男。
秦灰漢壘幾千載,鐵皮虬干何眈眈。
一如巫支鎖波底,太陰黑入蛟龍潭。
一如晉鄙遭朱亥,右肩偏袒毛毿毿。
一則根生丑婦癭,一則枝縮甕繭蠶。
雷雨垂空磹走,脂澤伏窟豨苓甘。
夕春在瓦西風起,鈴鐸乍響天蔚藍。
須臾淮陰拔趙幟,井陘戰士旌旗酣。
又如蚩尤排奇陣,鬼兵十萬橫長錟。
下有艾納大如掌,石床花掃飛缽曇。
四溟山人何為者,詩篇曾不一咀含。
我今留連不肯去,韋偃莫繪心饞貪。
安得移鍤山?屋,兩手一日摩挲三。
乾竺先生視之笑,捫虱且與殘僧談。
暮歸烏尾訛樓角,寒廳彌勒眠同龕。
東風冷向花枝笑。轉眼花枝老。
澹煙依舊送南朝。留得美人顏色念奴嬌。
天涯一樣文章賤。公子時相見。
酒杯傾與隔江山。山下無多楊柳不堪攀。
恨殺年年燕子來,
春風不放野棠開。
董狐筆是萇弘血,
碧滲堂陰繡作苔。
聞說金剛臺外地,夜燈浮上獨茲峰。
老猿抱子求僧飯,閑客看人打佛鐘。
下界云霞招杖屨,夕陽紅翠動杉松。
風吹鐸語天中落,似惜塵凡去興濃。
杖策入龜峰,行穿數里松。殿依山立壁,門徑石成蹤。藥有仙靈異,僧才粥飯供。青冥誰為斲,衰疾奈何攻。
薄暮出龜峰,何嫌細雨沖。道邊方閉戶,溪閣正鳴鐘。客意冷如水,詩情哀似蛩。更思眠借榻,終夕聽淙淙。
韶華難與駐,花片不堪招。
拾翠金翹落,傷春粉靨消。
蝶忙愁寂寞,鶯懶怨蕭條。
惆悵東風去,銀環隔絳綃。
天涯幾輩知音。
小窗宴綠陰陰。
老病寧猶憎傍枕。
戒香深沁。
甚時同撫瑤琴。
一念拳拳帝所臨,士民皆諒使君心。
隨車雨每孚精禱,下瀨船多出俸金。
兩載公真茹檗苦,百年人尚愛棠陰。
從今緊閉袁安戶,庭雪平腰徑草深。
都門祖帳藹如林,卻望彤墀淚不禁。
出處頻煩明主念,安危何限老臣心。
夢回漸覺朱衣遠,身退初知白發深。
林下有人君側少,知公未忍說投簪。
罷客棋仍在,留書卷未終。
荷喧知過雨,萍聚見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