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邦美叔和天啟見寄
竹風挾雨撼篷窗,
靜聽秋聲轉騒窣。
朝來饑臥媚微涼,
叩門不作淵明乞。
小栟見餉有新詩,
七言端為吾家出。
共誰渠有古人風,
孰識中藏謫仙骨。
書如周鼓未差訛,
語效商盤仍詰屈。
誰與和者叔不癡,
落筆成章一嗟咄。
無用如今君豈樗,
自寇從來我非漆。
板茅它日儻相尋,
好在山深林更密。
竹風挾雨撼篷窗,
靜聽秋聲轉騒窣。
朝來饑臥媚微涼,
叩門不作淵明乞。
小栟見餉有新詩,
七言端為吾家出。
共誰渠有古人風,
孰識中藏謫仙骨。
書如周鼓未差訛,
語效商盤仍詰屈。
誰與和者叔不癡,
落筆成章一嗟咄。
無用如今君豈樗,
自寇從來我非漆。
板茅它日儻相尋,
好在山深林更密。
竹間的風裹挾著秋雨撼動船篷的窗戶,靜靜聆聽秋聲轉而變得細碎。清晨饑餓躺臥享受微寒涼意,叩門求助不像陶淵明那樣開口。小栟送來饋贈還附上新詩,七言佳作正是出自我們這輩人之手。與誰相比他有古人的風范?誰能識得他胸中藏著謫仙的風骨。書法如同周代石鼓文般準確無誤,文辭效仿商代盤銘仍顯古奧曲折。誰來和詩?邦美叔并不癡傻,提筆成章讓人驚嘆。如今無用的我難道像樗樹?招致煩擾的我并非如漆樹自傷。他日若用木板茅草建房相訪,最好是在山深林密之處。
騒窣(sāo sū):形容聲音細碎、輕微。
淵明乞:用陶淵明乞食典故,《乞食》詩有“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句。
小栟(bīng):可能為友人邦美叔的昵稱或代稱。
謫仙骨:指超凡的才質,李白曾被稱為“謫仙人”,此處喻友人有仙才。
周鼓:周代石鼓文,代指古雅、嚴謹的書法。
商盤:商代青銅器盤銘,文辭古奧,此處指文辭風格。
詰屈(jié qū):文辭曲折難讀。
樗(chū):臭椿樹,木質疏松,喻無用之材。
自寇:自取侵擾,《莊子·人間世》有“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此詩為次韻和詩,當創作于秋季,詩人與友人邦美叔、天啟交游之際。時詩人生活清苦(“朝來饑臥”),但友人贈詩(“小栟見餉有新詩”)帶來慰藉,故以詩酬和,既回應贈詩,亦抒友情。
全詩圍繞秋夜聞雨、友人贈詩展開,以古雅筆觸盛贊友人詩才與風致,兼及自身境遇,最終以“山深林密”相尋之約作結,體現宋代文人以詩會友的雅趣,及平淡中見深情的創作特色。
兩日東風何作惡,橫將桃李花吹落。陽和歘忽變寒威,曉來陡覺春衫薄。紛紛撲面飛蟲亂,細看六花驚雪作。須臾眼界失舊觀,玉殿瓊林起沙漠。細思節物恐差謬,始信化工難測度。初遷喬木悔新鶯,久屈重泉愁尺蠖。仰天致詰不我酬,運候果誰司橐籥。便當努力戰客陰,一掃晴空開六幕。
數葉芭蕉數葉秋,燈長雨久不眠愁。靈溪寺里夜曾聽,又聽靈溪溪水流。
不是幽棲矯性靈,從來無意在膻腥。滿川風物供高枕,四合云山借畫屏。五鹿歸來驚岳岳,孤鴻飛去入冥冥。君陽遁叟何為樂,一炷清香兩卷經。
蕭蕭籜龍蒼且綠,直節凌云長叢玉。高標自是絕塵埃,便使人間無點俗。
一封已責被敷天,十萬饑民粥與饘。不待丹砂錫難老,自憑陰德享長年。壽絳固已占黃發,珠火還應養寸田。況是玉皇香案吏,御風騎氣本泠然。
怪底人幽地亦幽,桃花源里蓼花洲。煙嵐屈曲深開徑,云水蒼茫不系舟。野史故應成馬走,新交未覺勝羊求。聞君嗔我慳書畫,青李來禽肯寄不。
巖花冷落春流淺,春已沿流花片片。一徑莓苔老白云,斜陽燕子飛樓殿。
中和節后,云翳凈、向夕新蟾飛出,月姊傳聲,明日是、紫府神仙誕節。彩系麒麟,瑞騰嵩岳,喜氣交洋溢。魁星頭上,光芒仍露消息。好是一鶚秋風,鞭云駕霧,去作龍門客。看取長安花夾道,人在廣寒宮闕。春酒千鐘,秋娘一曲,大醉豪無敵。八千椿算,摩挲重見銅狄。
霜護庭鴛,春生爐獸,早梅初破。喜至景、漸覺迎長,刺繡五紋贏得,兒女情多。老侵尋愁添歲月,盡門外、今朝無客過。慵身在,且應時納祜,淺酌高歌。人生有幾勝選,苦不分、千金換翠娥。便次公酌我,公榮如子,奈此歡何。霜竹噴云,風瓢激樹,得似塤篪清意呵。休眉鎖,問朱顏去了,還更來么。
文侯耽鄭衛,一聽一忘餐。白雪燕姬舞,朱弦趙女彈。淫聲流不返,慆蕩日無端。獻歲受朝時,鳴鐘宴百官。兩床陳管磬,九奏殊未闌。對此唯恐臥,更能整衣冠。
感恩言發即漣如,鶴已乘軒十載馀。抱病尚通金闕籍,避榮猶掌玉皇書。目難看字垂垂暗,發不勝簪漸漸疏。安得安邊一長策,少酬明主定狼居。
問政苦不遠,祗在東南郊。當年賢太守,詢俗留衡茅。土融迸稚筍,露冷縣危梢。凡禽不敢宿,往往雙鶴巢。我翁勒雄文,每讀泗涕交。何時坐琳館,清響聞瑯璈。
上人出家絕世緣,少小入山今幾年。悟得真空無住著,手探濁海神珠圓。草衣百結幽巖里,晝拾松花飲泉水。野性無心狎澗麋,大法時譚聽山鬼。遼海蒼蒼接遠天,居人漁獵厭腥膻。山中有僧誰解識,長日安禪祇晏眠。此生自笑機緣薄,欲接微言解群縛。昨夜中峰禮白云,唯見諸天寶花落。
保壽當年不渡河,個般檐板誤人多。勸君剩買草鞋好,彈雀何曾只就窠。
匡廬摧大江,天柱折南岳。涕淚盈九原,伊人豈重作。桓桓大司空,束發仕臺閣。小心歷四朝,姬旦恒惕若。維昔嘉隆歲,河流泛大壑。臨軒萬乘送,飛馭百靈愕。八荒就疆理,四海安畫諾。晚遂莼鱸興,高蹈游廣莫。裴公系安危,司馬耽獨樂。方勤大廷詔,忽跨遼東鶴。衣裳躡箕尾,名姓懸海岳。煌煌億萬載,禹功在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