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逢解子中別后奉寄
我來筠水陽,君亦發章貢。相逢瀟湘門,及此兵未動。
臥聞羽書馳,起已行者眾。匆匆不及款,尚辱苦語送。
慨然念平生,相從已如夢。交游半生死,所至多罅縫。
我衰學不入,君亦老未用。熟知一世中,有此九鼎重。
子賤則君子,閔子言必中。師門未遽絕,斯文實天奉。
別離又幾日,坐想發孤諷。衡州逼南岳,湘水寒不凍。
頗傳江西擾,盜賊已放縱。往從田蘇游,此樂不得共。
我來筠水陽,君亦發章貢。相逢瀟湘門,及此兵未動。
臥聞羽書馳,起已行者眾。匆匆不及款,尚辱苦語送。
慨然念平生,相從已如夢。交游半生死,所至多罅縫。
我衰學不入,君亦老未用。熟知一世中,有此九鼎重。
子賤則君子,閔子言必中。師門未遽絕,斯文實天奉。
別離又幾日,坐想發孤諷。衡州逼南岳,湘水寒不凍。
頗傳江西擾,盜賊已放縱。往從田蘇游,此樂不得共。
我來到筠水北岸時,你也正從章貢出發。我們在瀟湘城門相遇,此時戰火尚未點燃。躺臥時聽聞緊急軍書飛馳,起身時已有許多人匆匆啟程。倉促間來不及深談,仍承蒙你以懇切話語相送。感慨生平往事,相處時光已如夢境。相交之友半數已生死相隔,所到之處多有坎坷。我衰老學問無成,你也年老未得重用。誰能知曉這一世中,有如此如九鼎般珍重的友情。你如同子賤般有君子之風,似閔子騫說話切中要害。師門道統未絕,這文化傳承實是上天護佑。離別才幾日,獨坐思念時仿佛聽到你獨自吟誦。衡州臨近南岳,湘水寒冷卻未結冰。常聞江西一帶騷亂,盜賊已肆意放縱。往日與你同游的樂趣,如今再難共賞。
筠水陽:筠水北岸,陽指山南水北。
章貢:章水與貢水,在今贛州合流為贛江,代指贛州。
羽書:插鳥羽的緊急軍書,代指戰事警報。
罅縫:本指裂縫,此處比喻人生坎坷、不順。
子賤:孔子弟子宓不齊,字子賤,以賢德著稱,此處借喻解子中。
閔子:閔損,字子騫,孔子弟子,以德行與言語見長。
田蘇:春秋時晉國賢者,此處代指解子中,喻其賢能。
此詩當作于南宋戰亂時期。詩人與友人解子中在衡州(今衡陽)相遇,時逢兵事將起(“臥聞羽書馳”),二人倉促離別后,詩人因思念與憂時寫下此詩寄贈。背景暗含南宋初年社會動蕩、士人漂泊的時代特征。
全詩以“相逢—離別—追憶—憂時”為脈絡,既寫亂世中友情的珍貴(“九鼎重”),又嘆人生坎坷(“所至多罅縫”),更憂時局混亂(“盜賊已放縱”),展現了知識分子在動蕩中的情感共鳴與社會關切,語言真摯,情感深沉。
遠遁繁囂才兩日。漲落金潮,滾滾催塵屐?;形蛱以礋o處覓。綺筵終必成離席。驛路尋常皆過客。萍影蓬蹤,交錯何由惜。訪水邀山渾自得。此情休向他生憶。
憶昔走馬尋丹丘,醉臥白云溪上樓。黃石橋東兩松樹,一夜水長到梢頭。
莫謂老人倨,須知孺子賢??臃俚湻搅?,誰有素書傳。
灶戶年年減,苛征可奈何。給符催起火,輸賦仰晴波。民困官誰察,兄賢政必和。雖云綱有本,久例剋除多。
溶溶院落月三更,此影如何畫得成。一樹梨花雙白頰,詩人閑戶作清明。
可是茅岡太無賴,苦要錢足刺船行。卻聞官路相將近,便覺山輿陡頓輕。
就中偏許同音耗。一例誰能曉。有個人人靈復俏。攢星步斗,暗符顛倒。金書報。升降朝元道。碧虛仙眷重遷號。方喜圓明了。皓月堂前天風掃。晴空來往,我從玄教。仙無老。超越蓬萊島。
新秋亦已清,況是經雨后。良朋亦已歡,兼之敘故舊。集坐礙廣堂,深語達昏晝。率意口不擇,更端每錯謬。豈不或脫疏,亦自見骨肉。酒至各盈樽,責令引杯覆。佐以骰與枰,碎聲和檐溜。角技兩分曹,喧呶如相斗。令長酒政苛,屈卮法無宥。醉極喉吻焦,江水寒可嗽。
梵志死去來,魂識見閻老。讀盡百王書,未免受捶拷。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井底生紅塵,高峰起白浪。石女生石兒,龜毛寸寸長。若要學菩提,但看此榜樣。
水仙似怯難為弟,更著山礬數滿三。慚愧涪翁繼和靖,驚人詩句出東南。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海嶠煙霞滿,登臨愛積陰。綠苔穿嶺滑,黃葉綴巖深。宛宛鹿麋徑,泠泠泉澗音。高人或住此,精舍杳難尋。
嗟此地得何晚,見孤芳陋群妍。小試鳳樓工巧,終圖麟閣風煙。
梅花江上雪意殘,獨行遠道何當還。大江風微五兩靜,虛館日高雙陸閒。十載論交傾意氣,一朝送別凋容顏。坐歌激烈我何有,明日射虎歸南山。
兒役王程我拘檢,官衙雨漬重門掩。淼圍湖水綠千重,不見蓬山青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