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之復次前韻作四篇見示是日適登城樓以望江山且閱捷報因賦六章以報之 其四
艅艎搖曳大江濱,龜手從來笑越人。
會使風檣如陣馬,何妨鹢首著龍鱗。
已欣淮北兵戈捷,且醉江南曲米春。
元直德翁忘爾汝,孰為東道孰為賓。
艅艎搖曳大江濱,龜手從來笑越人。
會使風檣如陣馬,何妨鹢首著龍鱗。
已欣淮北兵戈捷,且醉江南曲米春。
元直德翁忘爾汝,孰為東道孰為賓。
大船在大江之畔搖曳,曾因凍裂雙手而被嘲笑的越人如今已不同往日。待那風帆如戰陣之馬般迅猛,船頭繪著鹢鳥又何妨,不妨再添些龍鱗裝飾更顯威風。欣喜淮北的戰事已傳捷報,暫且暢飲江南的曲米春酒慶祝。元直與德翁相交至深,不分彼此,又哪有什么主客之分呢?
艅艎(yú huáng):古代大型戰船,亦泛指大船。
龜手:同“皸手”,指皮膚因寒冷或干燥而凍裂。
鹢(yì)首:古代船首常畫鹢鳥(一種水鳥)以壓水怪,后代指船。
曲米春:古代一種以曲米釀制的春酒,此處代指美酒。
元直德翁:可能指詩人友人,具體身份待考,此處泛指相交深厚的友人。
爾汝:古代對平輩或熟人的昵稱,此處指不分彼此的親密關系。
此詩為詩人登城樓眺望江山、閱看淮北捷報之際,回應友人正之唱和之作。時值南宋可能的抗金或平亂勝利,詩人目睹江景與軍事勝利,與友人以詩互答,抒發喜悅與友情。
全詩緊扣登樓望江山、閱捷報的場景,由戰船搖曳起筆,以友人歡聚收束,既展現對軍事勝利的振奮,又凸顯友情的真摯。語言質樸而意蘊豐富,是南宋時期酬唱詩中兼具家國情懷與個人情感的佳作。
燭短易見跋,情多須盡觴。濁醪豈足念,所愛春夜良。既蒙眷顧惠,又枉金玉章。情文發葩藻,蓬蓽馀輝光。顧慚瓦礫質,忝綴珠玉傍。愿言久遠好,毋?茲夕長。
春游歸去病兼愁,又是經旬不下樓。特為消魂人強起,綠窗風月控簾鉤。
陌上槐花人欲去。萬種思量,無計教伊住。枕畔星星和淚語。傷心此夜天將曙。旅舍風塵留客處。仆馬紛紜,千里京華路。月里一枝君自許。看花好與花為主。
解道傷心是小顰。分明怨恨曲中論。世間原有蕊珠人。妙舞折腰翻地錦,清吭飄淚簌梁塵。滿衣猶是故山云。
河橋尊酒共歌驪,綵筆翩翩對赤墀。奏賦不妨前主席,說詩慎勿解人頤。征途日暖花如錦,御苑風和柳欲絲。若上金臺須一醉,天涯芳草正離離。
北使還朝近,西城返照深。霜情留果實,晚意付花心。風助林皋爽,云橫海岳陰。茲游如在念,應有寄南音。勝地留賓切,離筵散酒遲。網魚生躍案,摘棗脆連枝。草夕鳴蛩動,天秋過雁知。河橋明日事,愿盡掌中卮。
城西一角臨官柳,陰陰畫樓低護。冶葉倡條,年年見慣,露里風中無數。誰家怨女。有一種工愁,天然眉嫵。紅燭歡場,惺忪斂袖正無語。相逢縱教遲暮。者春潮別館,牢記迎汝。我亦頻年,彈琴說劍,憔悴江東風雨。煩卿低訴。怕女伴回眸,曉人心緒。歸去啼痕,夜燈瞧見否。
真珠鞍轡蹙雙龍,西母頒來慶壽宮。聞道先朝開國日,降王曾服尚方工。
白板低檐數百椽,周圍修竹裊炊煙。山中自有梅花歷,海上常看玳瑁天。丈甲三時分?稏,居民終歲飽魚鮮。此間饒有淳民意,法古應教復井田。
有利無利,不離行市。師子嚬呻,象王游戲。洎乎檢點將來,未是衲僧巴鼻。
秋葉初紅謝故枝,溪深明月到偏遲。何當卻肉猶難飽,陶自回舟未必悲。豈忍斷云分北雁,尚留馀醉候東籬。黃塵若肯長封硯,與爾同為無字碑。
蓬轉星霜改,蘭陔色養違。窮泉百死別,絕域再生歸。鏡數成絲發,囊收抆血衣。酬恩有何力,秖棄一毛微。
踐約探仙姿,綠萼依稀凝影。脂點暗香飄逗,似羅浮仙境。凌云玉骨艷還凈。晚霞正紅映。臨水娉婷明靚,盡流連幽徑。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水浸斜陽紅影濕,煙橫疊巘翠光浮。何時再卜秋屏約,共踏西風爛熳游。
懸崖下俯瀠洄溪,行人系艇尋殘碑。喬松凍折已偃蓋,老柳風動仍垂絲。欲循石橋叩梵宇,試步沙岸詢漁兒。瀟水之北湘流西,此間漫郎昔所棲。小臣一頌照萬古,不秉忠義誰能為。鐫書石壁字如斗,恨我不識顏太師。雙懸日月事可紀,付與大筆淋漓揮。當時赍冊尚有理,何乃暮齒貽憂危。與慶宮前子職廢,山谷諷刺來題詩。宜陽一謫嘆不返,剔蘚剩讀軒昂詞。長欲山靈護文字,毋使瞬與煙云隨。臨流躑躅不忍去,懷古更為前賢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