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吉老學士召赴崇政殿試舉人
需宴經芳巳,嚴趨奉禁宸。
子亭參覆試,止輦奉周詢。
玉取三燒粹,金求百汰真。
自慚諸老意,多頼洛陽人。
需宴經芳巳,嚴趨奉禁宸。
子亭參覆試,止輦奉周詢。
玉取三燒粹,金求百汰真。
自慚諸老意,多頼洛陽人。
等到宴會已過了美好的時節,急忙趕赴宮廷侍奉。在子亭參與復試,停下御輦聆聽圣上詳細詢問。玉石要經過多次燒制才純粹,金子需經過多次提煉才成真。自己慚愧辜負諸位前輩的心意,多依賴洛陽的賢才。
需宴:等待宴會。芳巳:美好的時節。
嚴趨:急忙趕赴。禁宸:宮廷。
子亭: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舉行復試的場所。參覆試:參與復試。
止輦:停下御輦。周詢:詳細詢問。
三燒粹:多次燒制才純粹。
百汰真:多次提煉才成真金。
諸老:諸位前輩。
頼:同“賴”,依賴。
此詩是詩人和吉老學士一起被召赴崇政殿參與殿試舉人相關活動時所作。在古代,殿試是選拔人才的重要環節,宮廷會舉行相關儀式和活動。詩人參與其中,寫下此詩記錄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
這首詩圍繞殿試舉人之事展開,強調人才選拔需嚴格把關。詩中體現出詩人對自身的謙遜態度和對人才的重視。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當時宮廷科舉活動的詩作,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平生心事只悠然,杖履逍遙稱暮年。長愛山光來座上,時看云影落檐前。花間曉共絪缊合,窗外晴兼紫翠連。亦欲與君尋雅趣,投簪何日賦歸田。
武峰雖近郭,清乃出塵寰。寺古草侵瓦,臺高人倚闌。長林初透日,余靄尚依山。尋得□涼處,徘徊意自閑。
昔客錢塘日,曾陪杖履行。授經終卒業,問字屢稱觥。南國衣冠遠,東維砥柱傾。平生三史辨,大義日星明。
神仙樓閣倚晴空,高下軒窗面面通。萬疊好山如畫里,一聲長嘯落云中。海天未返乘槎客,洞口常逢采藥翁。欲訪蓬萊仙路杳,無由縮地似壺公。
峴水橋西秋欲社,追尋仍泛月邊船。短簫長笛悲相語,錦樹滄江絕可憐。交游自識茅容早,子婿誰當黃干賢。此夜星河未堪別,眼中閩楚各風煙。
家住黃溪上,金川似輞川。涼風垂釣坐,明月棹歌還。綠水雕胡飯,金鱗縮項鳊。鑒湖如可乞,相與誦堯天。
十年游歷地,客子故難忘。下馬尋遺老,開門對夕陽。一鳩鳴晻翳,數犢臥蒼茫。更欲東南望,疏星近鳥行。
去年今日喜相逢,聯袂披云賞醉楓。建業名山禪誦里,南明遺恨鳥聲中。江流足下翻騰白,霞映腮前爛漫紅。最是難忘揮手際,伶俜霜月一歸鴻。
仲山朝飲馬,還坐渭橋中。南瞻臨別館,北望盡離宮。四面衣裾合,三條冠蓋通。蘭香想和季,云起憶成公。圯上相知早,雞鳴幸共同。
禮樂久不振,詩書今未刪。世無開大覺,誰為訂群頑。絳帳融陶鄭,春風孔鑄顏。白馬空浮練,青牛早度關。吾子淵源宗魯泗,析拔奧義誰相示。玄水今探象罔奇,荊山會剖如虹氣。年來點額困沉鱗,一氈雖冷道常尊。入門問字紛從過,據席談經靜不喧。稷下才名追往盛,杏壇遺教幾相并。近有邢公最好文,周禮遺編堪共證。到日應聆柱下言,興來且作明堂詠。
十載詩相憶,乾坤鬢共蒼。豈期中散駕,來自寵王鄉。鳳不題蓬蓽,星虛聚草堂。何時蒜山翠,花雨對傳觴。
劇暑當三伏,新涼似九秋。日光還欲吐,云影未全收。
故人情意重,問我近何如。庭月供閒步,瓶花伴索居。排愁時弄翰,護目節看書。自愧無雄志,蹉跎任歲徂。
縹緲諸天□上頭,塵蹤無礙到還休。經春雨洗楞迦凈,不夜風翻河漢流。借鶴便須尋大酉,浮查應未隔滄洲。卻憐惠遠能供茗,蘚璧新詩取次留。
不學兒童捉柳花,荒園自理愛春華。莫教錯比揚雄宅,履道坊前白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