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宰執書論方寇事戲成
江浙巨盜起,東南皆震驚。
王師殊未出,赤子若為情。
試贈繞朝策,愿飛燕將城。
非因肉食鄙,只欲廟謨成。
汲黯復妄發,終軍思請行。
懷親寸心急,報國一身輕。
曹劌亦問戰,申胥還乞兵。
群公佐天子,努力剪鯢鯨。
江浙巨盜起,東南皆震驚。
王師殊未出,赤子若為情。
試贈繞朝策,愿飛燕將城。
非因肉食鄙,只欲廟謨成。
汲黯復妄發,終軍思請行。
懷親寸心急,報國一身輕。
曹劌亦問戰,申胥還乞兵。
群公佐天子,努力剪鯢鯨。
江浙地區出現了大盜,東南地區都為之震驚。朝廷的軍隊還沒有出動,百姓該怎么辦呢。我試著獻上良策,希望能送達將軍所在的城池。并非是指責那些高官目光短淺,只是希望朝廷能制定出好的謀略。就像汲黯曾直言進諫,終軍渴望請纓殺敵。我掛念親人心情急切,但報國時卻只覺一身輕松。如同曹劌關心戰事,申胥去他國乞求援兵。各位大臣輔佐天子,要努力消滅那些盜賊。
巨盜:指方臘起義軍。
王師:朝廷的軍隊。
赤子:指百姓。
繞朝策:指良策。
燕將城:泛指將領駐地。
肉食: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
廟謨:朝廷的謀略。
汲黯:西漢大臣,敢于直諫。
終軍:西漢人,主動請纓出使南越。
曹劌:春秋時魯國謀士,曾參與長勺之戰。
申胥:即申包胥,曾到秦國乞求援兵。
鯢鯨:比喻盜賊、叛逆之人。
此詩創作于方臘起義時期。方臘起義于江浙地區爆發,東南震動。朝廷面對起義一時未采取有效行動,社會動蕩不安。詩人心系國家和百姓,寫下此詩向執政大臣上書論事,表達自己的見解和報國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呼吁朝廷積極平亂,展現詩人的愛國情懷。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當時社會狀況和文人的擔當。
手結茅亭隱澗阿,香巖行住得婆娑。乾坤鰲足立四極,風雨漁翁安一蓑。舊與幽人同此屋,秋來杜老為誰歌?;峦鞠霊浐忾T事,可奈晴檐曝背何。
著行官柳拂人低,勾引風光挽客衣。正是斜川春事起,翻思戴月荷鋤歸。
香階寶砌靜無塵,遙指星河再拜人。若把離情今夕說,世間生死最傷神。
照影月斜寒瀨淺,吹香風細夜簾疏。萼綠華來誰得見,借君云佩與霞裾。
憫仰隨人違古道,寒溫服藥應天時。燈花未落瓶笙寂,明日陰晴那得知。
云龍氤氳華蓋天,呼吸海氣回星躔。勢尊蓄厚合茫混,神秘未許窮雕鐫。我來沖雨青冥上,攀援棧道空茫然。行行眾山陷無底,雄纛始見中峰懸。昭明寺藏飛瀑杪,山門松櫪知何年。經臺片席分寶志,千劫永度金剛禪。乃公布金半寰宇,天人漏果真唐捐。東峰三宿氣森穆,夢魂還躡西峰巔??P幽出奧轉平曠,時見如火霜林妍。蓮花峰底壯壇宇,微惜混雜同市廛。臨濟宗風久衰歇,巖棲支灶馀唐磚。飽聽僧堂一夜雨,空仰絕壁千重泉。黑入太陰動鱗甲,何由致我神松前。還辭清都入塵世,送客起伏千蜿蜒。勞生九死肆游覽,暫獲已幸遑流連。扶輿百里一回首,九天尚爇香爐煙。
廣寒宮冷,望杳藍橋路。無奈嬋娟被風妒。駕長梯、掃開云翳,放出冰毬,又秖恐、海底驪龍抱住。有良朋三五。漫倒芳尊,且教遲回唱金縷。洗梧桐露下、衣袂生涼,漏轉層城未歸去。已?此度負佳期,看明歲、今宵會伊何處。
仙峽琴鳴水木多,別離見月奈愁何。題名石壁遼金字,宿雨殘風半滅磨。
圜丘報本始,黍稷薦芳馨。上帝鑒下土,茲壇朝百靈。瑤階降甘露,璇霄羅景星。猗那協音律,于穆想儀刑。錫福思無疆,四海歌咸寧。
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斷雨殘云無意緒,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魂分付潮回去。
蜀道古來難。數日驅馳興已闌。石棧天梯三百尺,危欄。應被傍人畫里看。兩握不曾乾。俯瞰飛流過石灘。到晚才知身是我,平安。孤館青燈夜更寒。
紫帽云橫天宇高,掀髯為我拂征袍。瘴鄉處處檳榔唾,番市年年翡翠毛。王化本隨滄海闊,縣官常念遠民勞。極知簿領非能事,試看廉臺舊掾曹。
紫霄獨立冠遙岑,靜愛云無出岫心。見說危梁耿大壑,欲招惠遠與同尋。
紅蕖爛熳碧池香,羅綺三千侍漢皇。阿母暫來成底事,茂陵宮桂已蒼蒼。
似嫌潔白太清寒,故著微紅略破顏。俯仰聊同閒草木,不妨游戲住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