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顧子美見示久雨三首 其一
一春常苦雨,入夏尚慳晴。
云物頻舒卷,軒窗乍晦明。
下田嗟漲溢,髙岸惜頹傾。
蔓草無情思,芟除又發生。
一春常苦雨,入夏尚慳晴。
云物頻舒卷,軒窗乍晦明。
下田嗟漲溢,髙岸惜頹傾。
蔓草無情思,芟除又發生。
整個春天常常苦于下雨,進入夏天還是很少見到晴天。云霧不斷地舒展又卷曲,窗戶時而昏暗時而明亮。低田里的莊稼哀嘆被水淹沒,高岸上的土石可惜崩塌。蔓草沒有情思,剛鏟除又生長起來。
慳(qiān)晴:缺少晴天,難得晴天。
云物:云霧。
軒窗:窗戶。
嗟(jiē):嘆息。
頹傾:崩塌。
芟(shān)除:鏟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一個久雨的時節。當時可能社會以農業為主,久雨成災對農業生產和百姓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詩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久雨帶來的災害,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寫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詩人的情感。
中天星斗凈瑤壇,夾陛旌旗四月寒。百辟自隨千仗下,六龍猶在五云端。
少年解識傷懷抱。人生只合愁中老。往事散如煙。心情冷似禪。翛翛毛羽整。烏止誰家屋。親舍白云飛。問兒胡不歸。
浪跡金門歲幾更,柳城僑寓獨傷情。飄零遠道思鄉井,牢落馀生荷圣明。萬斛離愁何處寫,五更殘漏若為聽。一家妻子團圓坐,愿學匡衡頌太平。
我生仕宦求糊口,敢憚水浮兼陸走。朅來京口見花落,歸去西風未吹柳。山尋北固初知路,水飲中泠未盈缶。徒勞結束解書劍,未覺塵埃生戶牖。瓜洲澄江曉如鏡,照水自覺秋容瘦。因公忽致舊酒壺,恍如夢覺南柯守。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金山五日厭僧粥,揮榜瓜洲纜古柳。晨興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饋羅盤缶。起傾殘榼得馀瀝,洗盞再酌開蓬牖。風云慘淡秋已嚴,桑榆搖落山初瘦。軍廚醇味尚煩公,應記疏慵窮太守。
鐵笛吹何處,臨風促落梅。虹橋人不見,華表鶴初回。九轉留仙蛻,千秋辨劫灰。當年劉阮輩,曾否到天臺。
定山金榜舊同袍,邂逅洪城識俊豪。莫道卑官無眼孔,卑官眼孔或時高。
渚幽寒兮石煙聚,日華收兮山氣深。邊亭哀兮夜燧滅,孫枝振兮空岫吟。魚戢鱗兮鳥矜翰,虹蟄火兮龍藏金。凌霰交兮高冰合,浮波梗兮悲風流。霜雪滯兮潛天陽,浮澌結兮悲海陰。
鐵橋西去是蓬萊,千樹萬樹琪花開。遙隔彩云聞笑語,王家兄妹踏歌來。
麑衣散發亦逢迎,高簡空馳世外聲。豈有林宗能絕俗,自來巢父不知名。稻粱人肯肥閒客,薇蕨天猶靳寡兄。無限微辭寫哀怨,湘累子姓總多情。
蕓齋淅淅掩霜寒,別酒青燈語夜闌。生女便知聊寄托,中年尤覺感悲歡。松間小草栽培穩,掌上明珠棄擲難。明日緱山東畔路,野夫懷抱若為寬?
郁木坑頭春鳥呼,云迷帝子在時居。風流掃地無尋處,只有寒藤學草書。
岷江瀉東溟,岷山倚西極。江山古名秀,楊君將此適。秋風送征帆,夜火明水驛。相憶瑤華音,看取東飛翼。
羅浮短木橫昆崙,鐵柱撐云九萬春。蒼蘚石根留鳥篆,一年風雨一年新。
頻年飄梗各天涯,夜月霜天不見家。莊上獨題青鳳竹,庭前空對紫荊花。仰觀鴻雁書何達,俯察烝嘗事可嗟。春草池塘應有恨,聊將杯酒問桑麻。
濯足澗邊石,山空水流喧。行旅非吾事,寄此一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