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老堂
將相勛名紀太常,旌旄聊駐水云鄉。
栽培草木平泉里,放浪琴書綠野堂。
身健未應親幾杖,公歸正欲望軒裳。
東山謝傅風流在,盛事齊稱左海傍。
將相勛名紀太常,旌旄聊駐水云鄉。
栽培草木平泉里,放浪琴書綠野堂。
身健未應親幾杖,公歸正欲望軒裳。
東山謝傅風流在,盛事齊稱左海傍。
將相的功勛名譽記載在太常的史冊中,如今持著旌旄暫且停留在這水云繚繞的地方。像在平泉莊一樣栽培草木,如在綠野堂般縱情于琴書。身體康健還不應依靠幾杖養老,您歸來時人們正盼望著您再展風采。東山謝傅的風流韻事依舊流傳,這樣的盛事在左海之畔一同被人稱道。
太常:古代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等的官職,這里代指記載功勛的史冊。
旌旄:古代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子,這里指官員的儀仗。
水云鄉:指風景優美、如詩如畫的地方。
平泉里:唐代宰相李德裕在洛陽的別墅,他在此收集奇花異木等。
綠野堂:唐代宰相裴度的別墅,裴度在此與友人詩酒相娛。
幾杖:坐幾和手杖,為老者所用。
軒裳:古代卿大夫的車服,借指官位爵祿。
東山謝傅:指東晉謝安,他曾隱居東山,后出山建功立業。
左海:泛指東方大海,這里可能指詩中所描述之地的東邊海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主人公可能是一位曾經立下將相功勛的官員,在功成名就后選擇歸隱到水云之鄉。詩人創作此詩可能是在拜訪主人公或聽聞其事跡后,對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和風采表示贊美和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主人公的將相功勛和歸隱后的閑適生活,突出其高雅的風度和風采。詩中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展現出較高的文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功勛和閑適生活的向往。
絕頂多奇石,
巑岏聚一叢。
懸崖臨巨壑,
疊嶂吼長風。
屐折危欄轉,
筇支曲磴通。
扶桑遙在望,
落日晚潮紅。
丁溪煙樹。指新翠沈沈,搖漾書戶。曾記五年前,棹扁舟、桃源問渡。一枝閑借,每小憩、綠天庭宇。銷暑。警亂蟬、幾點疏雨。
當時慚云照海,睡醒來、猶聞戰鼓。富貴南柯,待覓封侯能否。讓與詩人,醉吟茶語。自成仙府。簾卷處。斜陽淡襯花譜。
晨興罷巾櫛,淚下不可揮。
仆夫戒路旁,報君遠言歸。
與君結衾枕,歡愛兩不疑。
鼓瑟登青樓,奄忽吐鳴悲。
商風薄庭樹,促織唫床幃。
人生天地間,動如縶與羈。
君來復何年,妾恐顏容非。
浮云妒皓魄,歲月衰蛾眉。
行行重自愛,及此青陽暉。
短夢蘧籧感逝波,兵塵詩卷兩蹉跎。揚州年少今頭白,駐景神方奈汝何。
槳聲燈影秦淮水,燭轉蓬飄劍外身。為問江南舊游地,好天良夜付何人。
胸中泉石小膏肓,壇上宗風別圣狂。著屐我慚成佛謝,解頤人愛說詩匡。
訪道何由失智愚,每驚高士雜屠沽。后山而后風流歇,肯把金針度與無。
桂科名舊峻,
玉殿對新歸。
異寵行將及,
英魂遽巳飛。
貴來年不待,
志在命先違。
還葬春山曉,
空歌薤露晞。
偶謝承明去,
聊為塞上行。
千山橫朔氣,
萬馬動邊聲。
上谷風沙暗,
漁陽鼓角鳴。
江南庾信在,
蕭颯盡平生。
幽事關心劇,兼旬出未能。
春風修褉帖,秋夜短檠燈。
戒茗常辭客,除葷卻似僧。
登山舊時腳,留得骨棱棱。
故態今無似,其如五不堪。
日高暝子舍,夏至擁春衫。
病后詩情苦,潮來水味咸。
親交時問訊,裁報只空函。
玉露催黃葉,金聲起素商。
乍能消酷暑,翻自怯新涼。
多病慚司馬,全生愧牧羊。
有懷殊不寐,真覺夜能長。
經時親藥物,一向掩柴關。
枕上眠看畫,簾中坐見山。
縱無三歲艾,贏得半年閒。
小試花間步,輕身已不難。
故園長憶涇皋。薄田二頃依東郭。也知世上,功名只似,空中樓閣。人說仙郎,紫薇起草,紅蓮參幕。奈狂奴故態,不禁搔首,悔珠樹,從棲鶴。
駒隙年華飛度。趁歸來,拂衣非錯。攤書一枕,夢回呼我,酒醒疑昨。何事頻催,天街曉轡,禁城寒柝。問諸公袞袞,鞭絲帽影,讓誰先覺。
冰壺冷浸玉芙蕖,
三伏炎蒸一點無。
凈洗硯池潴墨沈,
乘涼要答故人書。
菫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
人言申椒能變化,我見苾芬終不滅。
古來郊廟薦德馨,此物氣味通神明。
開口一笑露眼睛,望君點化佛老成。
孔子也食蔬菜羹,羹中無醬味不全。
先生執醬饋高年,此味珍羞豈易傳。
瓶中有粟豈過望,誰令陶令分嘉餉。
喜君不作無發人,免得東坡作擂醬。
刻畫無鹽費寫生,瑤篇疊贈愧深情。
北山人或嘲充隱,南畝君胡慕力耕。
荒徑幾時尋蔣詡,酒杯此日憶公榮。
甲城絳帳圍絲竹,想見玄談娓娓清。
紫清丹極與天鄰,
闔辟乾坤系笑嚬。
獨為斯文回一顧,
坐令吾道重千鈞。
先王舊物參差見,
列圣明謨次第陳。
墨客區區感榮遇,
豈知深意在彝倫。
花香與花色,神觀清我心。
和風送微雨,卉木皆懷歆。
終日聊盤桓,獨賞愜幽尋。
有時來佳客,取酒亦共斟。
吾老窘視履,百匝繞徑深。
此疑玩物癖,實鮮根結淫。
博弈猶賢已,況茲生意臨。
知有人家在,疏鐙出遠林。
魚龍腥夜市,煙水淡秋陰。
月是詩人魄,波淘壯士心。
吾生齊得喪,何用嘆華簪。
帶風成韻,過雨吹涼,小園浮動春綠。懶枕游仙,且覓取、詩人閑福。塵外冰心,夢中瑤佩,一囊寒玉。漸聲聞悟徹,醒倚斜陽,尋秋水、南華讀。
吾廬秀色天然,傍清流掩映,多種梧竹。石翠蘿煙,明畫出、楚山屏幅。問誰解、瀟湘恨素,欲譜離騷未成曲。最好無弦,抱來三徑,與蒼云同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