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先生與蔣魏公游最善宣卿侍郎蓄東坡詩文自公始也心慕手追遂入于室某嘗賦景坡堂詩宣卿謂余知音者遂標藏之櫝中比守吳門治有狀璽書褒進待制敷文閣某馳小舟往賀宣卿出詩三章見屬句法華妙為一時絕唱有云正索解人那復得其誰知我固無從此真東坡語也輒次韻書于卷末 其三
洲蘂霏紅風澹沱,池光鋪練月徘徊。
乍驚醉眼生春纈,頓覺詩腸蟄夜雷。
坐看千言供刻燭,自甘百罰恥空罍。
使君處處栽桃李,為報花奴羯鼓催。
洲蘂霏紅風澹沱,池光鋪練月徘徊。
乍驚醉眼生春纈,頓覺詩腸蟄夜雷。
坐看千言供刻燭,自甘百罰恥空罍。
使君處處栽桃李,為報花奴羯鼓催。
洲上花蕊飄飛著紅色,微風輕柔,池面波光如白練鋪展,月光在水面徘徊。忽然驚覺醉眼看到的景象如春日絢麗彩錦,頓時感覺詩腸如驚蟄夜的雷聲涌動。坐著看他人千言立就如同刻燭成詩般迅速,自己甘愿多次受罰也恥于讓酒杯空著。您(使君)所到之處都栽種桃李,告知花奴用羯鼓催促花開。
洲蘂:洲上的花蕊。霏紅:指花蕊飄飛紅色。澹沱:形容風輕柔的樣子。
鋪練:像鋪開的白絹,形容水面波光。
春纈:春日絢麗的彩錦,這里形容所見美景。
蟄夜雷:驚蟄夜里的雷聲,比喻詩興大發。
刻燭:古時文人限時作詩的一種方式。
罍:古代一種盛酒的容器。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后輩或所教的學生。
花奴:指汝陽王李琎,善擊羯鼓。羯鼓:一種古代樂器。
作者與宣卿侍郎交好,宣卿侍郎收藏東坡詩文且有很高造詣。作者曾為其賦景坡堂詩獲認可。此次宣卿在吳門治理有政績獲褒進,作者前往祝賀,宣卿出詩三章相屬,作者便次韻作詩。此詩創作于文人聚會、相互唱和的情境中。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使君的才華和政績,突出文人聚會時的風雅氛圍。其特點是寫景優美,用典自然,語言華麗。在文學交流方面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之風。
漢廷日徵召,舟楫去紛紛。
行路子所見,成功吾未聞。
故人期此去,圣代用斯文。
會使如椽筆,書勛繼典墳。
門前溪水欲平堤,謾著漁竿淺處垂。晴雨每關憂國念,豐兇端欲問人知。
春時耕種夏時耘,七月農夫始食新。此去田家常要雨,雨多元自不妨人。
混而不雜體常虛,
雪月交光類莫如。
應處萬端無掛礙,
片云自在卷還舒。
脂轄龍沙道,悲風愴客神。
饑寒離二老,冰雪去孤身。
絕域誰堪告,傾囊爾又貧。
壯懷思急遂,不敢畏艱辛。
畸情灰灺妙齡懷,
佳月澄虛適與偕。
隱幾噓天嗒然趣,
參同九鎖啟仙階。
日經中街晝景長,飛虹橋接曹溪香。人間炎熱此差強,我攜同輩來翱翔。
赤腳共踏層冰涼,卻笑河朔耽壺觴。興來啜茗搜詩腸,書罷魚繭皆文章。
顧我蕭散還慨慷,何須子登彈八瑯。平生景慕朱紫陽,歸來展卷心自忙,云霄有路期相望。
七年同在省東廳,回首征途夜戴星。南國遠猷資幕府,西山爽氣挹江亭。壯年報國心常赤,賢主知人眼為青。鴻雁未秋音信少,每思好語似蘭馨。
龍虎韜雄贊紫樞,鳳凰池好占洪都。文章光燄無如李,疆域西南本屬吳。勘定有謀裨宰輔,治安求策禮真儒。落霞孤鶩江天遠,未暇登臨倒一壺。
西掖明刑慎履操,南昌守郡選英豪。兩軍爭戰雌雄決,百姓瘡痍撫字勞。新壘入云環井邑,長江護境壯波濤。美人縹緲關情處,獨立溪亭月色高。
方丈老仙客,
寸心水一滴。
雙臉紅朱砂,
兩眼點黑漆。
白須撫掌笑呵呵,
白鶴一去無人識。
悵飄零、江湖萍梗,津亭聽斷官鼓。堆盤苜宿清寒味,換了一生羈旅。官太苦。卻還算、寒氈未困先生住。扁舟竟去。早一夜西風,莼鱸江上,歸夢托鷗鷺。
平生淚,寫入庾郎詞賦。吟成何限凄楚。江東我亦填詞手,難說浮名不誤。君見否。已點點、清霜上了江潭樹。鬢絲爾許。恐如此青山,毫絲哀竹,渾不抵遲暮。
滿地黃金句未訛,庾公塵起污人多。庸才坐笑桓靈寶,儒雅風流奈汝何。
我漱江邊石,君棹渡頭船。船去幾千里,問君何日還。
問君何日還,衷情賴汝宣。極目天邊雁,頻將尺素傳。
秋江有芙蓉,采采贈夫君。采之不盈把,聊以慰停云。
聊以慰停云,佇足聽芳聞。怪殺江邊水,流影照離群。
頻年馬上作重陽,
幕府秋風老戰場。
白水初回漢家厄,
青山仍對楚人狂。
隔溪紅樹殷千嶂,
故國黃花阻十霜。
卻喜生辰逢令節,
題糕聊減簿書忙。
今日朝廷議,
如聞少及民。
諸侯無患楚,
三戶可亡秦。
但使誅求減,
常令貢賦均。
荒年免離散,
率土盡王臣。
誰教春信破寒來,
江北江南幾樹梅。
此品亦宜員外置,
無花敢向雪前開。
平湖煙散閒移棹,
小閣風徐數舉杯。
佳趣個中殊好在,
始知凡艷是輿臺。
操觚吾計拙,覆瓿故人憐。片語堪陵勁,千秋敢浪傳。
詩名馀白首,世態老青氈。笑問藏書地,恒陽石匱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