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左司致政還鄉二首 其二
水滿滄浪舊釣磯,春風江上片帆歸。
繁紅不見桃千樹,老干空驚柳十圍。
萬壑煙云供坐嘯,一龕香火結真依。
落花細草應堪籍,醉撼長條雪滿衣。
水滿滄浪舊釣磯,春風江上片帆歸。
繁紅不見桃千樹,老干空驚柳十圍。
萬壑煙云供坐嘯,一龕香火結真依。
落花細草應堪籍,醉撼長條雪滿衣。
滄浪之水漲滿了舊日的釣磯,春風中江上一片船帆駛向家鄉。再也看不到那千萬棵桃花盛開的繁盛景象,只剩下粗大的柳樹樹干讓人驚嘆。眾多山谷的煙云供人閑坐吟嘯,一間佛龕的香火讓人有了真正的依托。落花和細草應該可以讓人躺臥,醉酒后搖動樹枝,雪花般的花瓣落滿衣裳。
滄浪:水名,也指青蒼色的水。釣磯:釣魚時坐的巖石。
繁紅:指盛開的紅花。
十圍:形容樹干粗大。
坐嘯:閑坐吟嘯,有悠然自得之意。
龕:供奉神佛的小閣子。真依:真正的依托。
籍:通“藉”,躺臥。
王左司致仕還鄉,此時詩人可能有感于友人的歸鄉生活,結合自己對人生的感悟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歸鄉后閑適生活的一種向往和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友人歸鄉后的生活場景和心境。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歸鄉生活的一種審美和情感表達。
昔聞鉅澤湖,漭沆三百里。自從中作宋公渠,兩岸長虹夾汶濟。我家湖北纜扁舟,住近滄浪不解游。王郎亦住湖南曲,攜我來探水國秋。叩舷湖口渺然入,洲渚縈回望不極。荷芰殘花棹底分,鷗鳧亂影帆前失。波心宛在一丘懸,直上蒼茫盡水天。萬頃泓淳沈碧落,千林黯淡入寒煙。蕭然似欲來風雨,感慨愁心吊千古。秦皇片石有孤峰,魯國荒臺無舊土。玉罌春酒欲盡無,沈醉煙波興未孤。西風不過山陰道,枉向君王乞鏡湖。
山中有物可充庖,踏遍巖崖與谷坳。天熱常須逃漆樹,土隆慎莫踩蜂巢。野菇木耳皆珍品,龜膾蛇羹非俗肴。有志不教空手返,和詩一并付蒸炮。
白頭道士騎一鶴,手把青蓮下寥廓。人間又見海田枯,十丈黃塵沒城郭。昔年服事茅長君,能役鬼神呼風云。下為群生掃旱沴,雨工驅起如羊群。陰雷填填天欲怒,靈飆吹旗紫壇暮。書入重關虎豹開,璧沉古井蛟龍護。須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應無禾。祠官空為大雩舞,覡女羞作迎神歌。明朝師歸定何許,云里懸珠火如黍。更煩夜起把天瓢,翻作東南洗兵雨。
昨日登芝峰,茲晨陟云嶺。俯視城中居,萬瓦落深井。風露灑灑生秋寒,飛泉落澗聲潺湲。筍輿軋軋度修竹,石闌曲曲躋層巒。層巒絕頂天尺五,我欲排云擊天鼓。九關虎豹不須驚,吐膽開心見天語。天鼓不可擊,天門何日開。請君聽我《紫芝曲》,手招白云歸去來。
江城滿樓臺,月夜吹笙簫。神仙集華蓋,鸞鵠來丹霄。中有羽衣客,舉手欣相招。扶桑朝出日,溟海秋翻濤。一身藐八極,御氣時游遨。悠然視天宇,萬古同泬寥。卻思臥玄圃,天雞弄嘐嘐。饑餐金光草,渴飲玉卮醪。何當乘清風,躡鯉隨琴高。
養兒圖養老,無兒生煩惱。臨老不見兒,不如無兒好。
隱居遠城市,蹤跡謝紛華。有室能容膝,無園可種花。養親惟菽水,留客只茶瓜。坐榻全無足,欹檐欲墮牙。借書尋舊友,賒酒仗鄰家。清世真堪樂,豐年亦可誇。蔥湯并麥飯,一飽臥煙霞。
蕓葉留香,故家天水都杳,蠹箋猶有長恩保。新綠灑廉纖,雨腳晚涼添,濕壓重檐,可道江湖人老。三徑延芳,來攜孟蘋花寒沼,誰識詞仙幽抱。避影繁華伴吟嘯。歸家好,弁峰翠色迎君笑。
一朝投紱竟何心,愛國惓惓意自深。老去身猶依輦轂,春來夢已在山林。送迎門外無生客,供具囊中有賜金。莫道二疏蹤跡遠,古人還恐不如今。
白草原頭聞雁聲,黃沙磧里馬蹄輕。舉頭忽見邊城月,倒著絲鞭不肯行。
頻來春騎遠,最苦夜杯傳。深語江河在,雄心日月前。千秋難自定,萬事竟誰先。豈作巴渝客,常驕白雪篇。
解饑救渴酒街喧,負悔如磐背上囤。無罪何須仰恩典,乃因我罪立慈恩。
一徑紆回最上峰,四時嵐氣幻山容。盡芟榛莽栽棠樹,且息疲勞聽晚鐘。施茗衲僧敲石火,窺人林鳥數游蹤。帝鄉子舍含情處,天際云橫野色濃。
中天晴日斂山霏,猶有高林露滴衣。欲就石崖題歲月,湍流催筏去如飛。
湖上春來數往還,亂中寧放老夫閒。一百五日又寒食,七十二峰非故山。行李只留詩卷在,落花應怪酒杯慳。竹西拜掃知何日,目斷歸鴻夕照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