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露氏恭人
華胄東京舊,青樓大道邊。
渡江離險阻,舉族得安全。
追賞榮身后,褒封及眼前。
清魂在蓬島,仿佛綴群仙。
華胄東京舊,青樓大道邊。
渡江離險阻,舉族得安全。
追賞榮身后,褒封及眼前。
清魂在蓬島,仿佛綴群仙。
您出身東京的顯貴家族,往昔住在繁華的青樓大道旁。渡江時歷經艱難險阻,保全了整個家族的安全。身后得到追賞的榮耀,生前也獲得了褒封。您的清魂已在蓬萊仙島,仿佛與群仙為伴。
華胄:顯貴者的后裔。
青樓:此處指豪華精致的樓房。
追賞:死后給予賞賜。
褒封:朝廷對死者封爵授號。
蓬島:即蓬萊仙島,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此詩可能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北方政權壓迫,許多家族南遷。露氏恭人所在家族可能也經歷了渡江南遷,她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死后得到朝廷褒封,詩人為此作詩挽悼。
這首挽詩主旨是追思露氏恭人,突出她保全家族的功績和身后榮耀。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同類挽詩中展現出對逝者實際貢獻的重視。
身在鬼門關外天,命輕人鲊甕頭船。北人慟哭南人笑,日落荒村聞杜鵑。
神仙駐何許,傳聞在蓬萊。沉沉白玉宮,隱隱青蓮臺。弱流不可渡,萬里無飛埃。自非鶴背仙,憑虛詎能來。安期不死藥,王母流霞杯。天地許同壽,日月寧相催。我生竟茫昧,自愧非仙才。至人不可遇,且酌黃金罍。
皇仁廣被世雍熙,南服祥禽貢玉墀。菊羽煌煌金色燦,星眸炯炯碧光垂。致身幸際千年運,調舌能歌萬壽詞。好向丹山邀彩鳳,銜圖共獻太平時。
棘徑似聞魈魅號,筒燈自動影蕭騷。打門枯葉峭風緊,穿壁斷茅寒月高。足繭料知皮肉死,身羸堪耐馬牛勞。癡魂欲散不得散,陰火時時生地牢。出穴饑鼠欺昏燈,霜華結窗寒氣獰。風從千里入破紙,響作一宵如癡蠅。有女覓夢到阿閣,幾人銜悲思廣陵。攤書擁被者誰子,倦眼頻摩足猶冰。
天窄群峰逼,翻愁倒日車。馬頭沖鳥道,云腳掛人家。壑抱三冬暖,林開十月花。高灘問渡處,何異斗邊槎。
未悉流光逝,風霜鬢角侵。云天隨雁闊,煙樹隔江深。漸少春邊夢,空余壁上琴。黃花一壺酒,追憶少年心。
不須飛蓋遠相迎,暫向霜臺弭使旌。藩臬盡知周典禮,吏民皆識漢官名。千年有幸逢熙皞,萬國同風樂太平。自顧樗材叨寵渥,秋毫何以答天明。
久旱初逢四月雨,萬郊禾黍總欣欣。誰將只鶴圖書舸,遽別五羊珠海濱。報國葵忠饒捧日,匝江樹色帳停云。天涯萬里多民瘼,啟皂遙知有疏聞。
冒暑貪程作熱官,何如避暑得清安。輕陰畫出三湘境,爽氣能為六月寒。自有薰風生屋角,不須纖手捧冰盤。闌干半倚紅塵外,臥聽江聲瀉碧湍。
學得丹青數萬年,人間幾度變桑田。桑田雖變丹青在,誰向丹青合得仙。
螻蟈當夜鳴,禽鳥亦晨喧。豈不感芳序,乘時如有言。鄙人昧達識,沈郁寡所宣。觸物懼乖違,噂沓焉得論。高言誰為倡,欲吐且復吞。庶幾服玄默,于道契彌敦。
中原新尚女真黃,姚魏含羞怨夕陽。誰挽春風上機杼,又隨番使過錢塘。
江湖落拓竟何如,老去豪情未肯除。隨我轉蓬三尺劍,累人行李一車書。南箕北斗虛名誤,丁米甲鹽生計疏。酒后仰天生百感,一腔肝膽付沽屠。
山下池開半畝蓮,香侵翰墨度簾前。夜來風雨何相妒,濺落荷一碎卻圓。
山行逢淺夏,濃綠屢低巾。地冷猶衣裌,村香已食新。菰蒲渾欲老,魚鳥自相親。倚杖看孤月,悠悠何處人。十年游歷地,客子故難忘。下馬尋遺老,開門對夕陽。一鳩鳴晻翳,數犢臥蒼茫。更欲東南望,疏星近鳥行。節物兼暄暑,川原半雨晴。雉場時一雊,蛙畝忽齊鳴。斗粟違高枕,囊衣度古城。讀書成底事,投老失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