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酬王元勃舍人見寄
風電聒天雷動地,老父閉門呼不起。
從教卷卻屋上茅,偶遇時豐且歡喜。
閭閻比歲連旱荒,椎肌斵骨生千瘡。
羽書止欲調兵食,不貯別庫為私藏。
吾君撥亂如光武,將軍不數韓擒虎。
龍神自將羽林兒,折箠一揮開北土。
誰識江南刺史天,政平訟理仍豐年。
村中儻無石壕吏,吏不捉人人夜眠。
風電聒天雷動地,老父閉門呼不起。
從教卷卻屋上茅,偶遇時豐且歡喜。
閭閻比歲連旱荒,椎肌斵骨生千瘡。
羽書止欲調兵食,不貯別庫為私藏。
吾君撥亂如光武,將軍不數韓擒虎。
龍神自將羽林兒,折箠一揮開北土。
誰識江南刺史天,政平訟理仍豐年。
村中儻無石壕吏,吏不捉人人夜眠。
狂風呼嘯、電閃雷鳴,雷聲震動大地,我這老頭子閉門不出,任誰也叫不醒。任憑狂風掀走屋上的茅草,只要遇到豐收年景,我就滿心歡喜。這些年鄉里接連遭遇旱災和荒年,百姓們被壓榨得如同被砍骨割肉,渾身是傷。軍中的緊急文書只想著征調軍糧,卻不把財物存進別庫以作私藏。我們的君主平定亂世如同漢光武帝劉秀,將軍們也不遜色于韓擒虎那樣的名將。龍神親自率領著御林軍,只需揮動馬鞭就能收復北方失地。有誰能了解江南刺史如同上天般賢明,政治清平、訴訟得以合理處理,還迎來了豐收年。要是村里沒有像《石壕吏》里那樣的差役,百姓們夜里就能安穩入睡。
聒:吵鬧,這里指狂風呼嘯、雷電轟鳴的聲音嘈雜。
從教:任憑。
閭閻:泛指民間、鄉里。
比歲:連年。
椎肌斵骨:形容對百姓的殘酷剝削。椎,敲打;斵,砍。
羽書:軍中的緊急文書。
光武:指漢光武帝劉秀,他平定亂世,實現光武中興。
韓擒虎:隋朝名將,有勇有謀,為統一全國立下戰功。
折箠:揮動馬鞭,形容輕易取勝。
石壕吏:出自杜甫《石壕吏》,指兇狠殘暴、強征百姓的差役。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南宋時期,當時國家面臨著北方政權的威脅,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連年的旱災和荒年使得百姓生活雪上加霜,而朝廷的征調又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對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對收復失地、實現國家安定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社會現實,表達詩人對百姓的同情和對國家的期望。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用典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矛盾。在文學史上,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宋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聞有上江船,令人喜欲顛。 烹魚開尺素,被毳得純棉。 細讀蠅頭字,誰欺鶴發年。 那堪寄來句,清比醉翁泉。
酣酒狂歌思欲飄,久從江國駐蘭橈。 芙蓉隔浦聽秋雨,楊柳長亭看晚潮。 過客有時來問字,美人何處覓吹簫。 題詩欲寫殷勤意,搔首西風雁影遙。
如姬寢臥內,班妾坐同車。 洪波陪飲帳,林光宴秦余。 歲暮寒飆及,秋水落芙蕖。 子瑕矯后駕,安陵泣前魚。 賤妾終已矣,君子定焉如。
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有懷長不釋,一語一酸辛。 此地暫胡馬,終身只宋民。 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 恥見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俗眼難窺冰雪姿,終朝共詠小山詞。 此身依托同雞犬,他日升天莫棄遺。
錦筵花下飛鸎鵡,羅袖風前唱鷓鴣。 占得仙家詩酒興,閑吟煙月憶蓬壺。
殘日塞鴻高的的,暮煙汀樹遠依依。 此時回首情何限,天際孤帆窣浪飛。
尚未階軟翠流長,境靜蒲荷覺更香。 清坐小亭叢竹近,暫停團扇受風諒。
潑翁浮醅新釀熟,得霜寒菊始開齊。 養丹道士顏如玉,愛酒山翁醉似泥。 不惜蕊從蜂采去,尚余香有蝶來棲。 莫嫌學舍宮閑冷,猶得芳樽此共攜。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枯時始見花。
倦倚吳門思泬寥,懷人清致詩滿瓢。 池塘芳草夢初斷,風雨落花魂正鎖。 一百五日寒食節,二十四浦春潮。 遙知藥圃曉經劚,舍后蘼添綠苗。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五月五日端午節,好事當陽難掩塞。 歸宗突出拄杖頭,閑禪野鬼俱消滅。 俱消滅,砌下寒泉忽倒流, 嶺上白云不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