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巽伯送劉德基赴縣齋
令君湖海士,置榻謂公賢。
綠野千峰翠,朱甍萬室連。
客依彭澤柳,人問孝亷船。
他日功名逼,金魚未免懸。
令君湖海士,置榻謂公賢。
綠野千峰翠,朱甍萬室連。
客依彭澤柳,人問孝亷船。
他日功名逼,金魚未免懸。
劉德基縣令是有湖海豪氣之士,主人以禮相待認為他賢能。綠色田野中千座山峰翠綠,紅色屋脊連著萬戶人家。客人就像依傍彭澤柳的陶淵明,人們詢問著孝廉所乘之船。將來功名迫身,難免會佩戴金魚袋。
令君:指劉德基,縣令的尊稱。湖海士:有湖海豪氣的人。
置榻:用東漢陳蕃為徐稚特設一榻的典故,表示對賢才的敬重。
綠野:綠色的田野。朱甍(méng):紅色的屋脊。
彭澤柳: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愛柳,這里比喻客人有陶淵明的氣質。
孝亷船:漢代推舉孝廉,這里指劉德基以孝廉身份赴任。
金魚:唐代五品以上官員的佩飾,借指功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劉德基要赴任縣齋,李巽伯寫詩相送,作者和詩表達自己的情感。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文人之間有相互唱和的風氣。作者可能與劉德基、李巽伯相識,對劉德基的才華和品德較為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劉德基赴任,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展現了友人的賢能和作者的美好祝愿。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詩歌唱和的文化現象。
謁帝華蓋側,沐發咸池旁。巖巖云中樓,文杏裊為梁。黃金走闌干,銀闕前相望。聳身若輕翼,登之窮四洋。四洋北荒沕,波瀾浩楊楊。九州一何拘,斂顏歸洞房。屑玉煉精魄,用神無何鄉。萬年永福昌,寤言莫相忘。
冠山主講繡衣君,里塾弦歌到處聞。石室舊編應入夢,草堂新構更移文。橋頭柳絮飄流水,谷口榆錢綴白云。千里相望春又暮,坐懷書帶有清芬。
百里蕪湖十日程,退尋進尺較平生。與波上下非吾事,阻道流洄是客情。擊楫徒興當日舞,布帆難借此宵橫。永懷不寐飛江月,洗卻千愁照獨清。
一叟西郊至,農談半日閒。但容身少健,未覺世多艱。役倚淘金免,逋期穫麥還。苦辛仍節儉,聊得老田閒。客言亂時事,可駭不堪聞。田主戕兇佃,民妻掠亂軍。草高城里屋,樹赭壟頭墳。降盜多珍賄,人傳大將分。
鐘山已在萬山深,更過鐘山入定林。穿盡松杉行盡石,一庵猶隔白云岑。
高齋臥理簿書閑,掾吏裁詩日往還。片月不離桐柏水,白云偏傍弋陽山。
出郭秋已深,寒原騁心目。愛君幽棲地,市廛若林谷。初月諧晚尋,同人遂成宿。樓虛在山翠,書聲向喬木。飛雨一峰來,微云度疏竹。清鐙對殘尊,孤琴寫幽曲。自得靜者心,何須游秉燭。
社酒醒來曾送客,秋山望斷未還家。雨聲門巷蕭蕭葉,霜信園林采采花。念我草堂初伐木,候君松徑自煎茶。角巾藜杖隨詩興,十里青山日未斜。
奇絕鷹熊聽澗圖,眼明畫意近年無。子房借箸旋銷印,此是人間大丈夫。鷹攫熊蹲聽澗聲,貴從巧畫寓深情。李斯書上秦留客,安國謀行漢罷兵。鷹熊聽澗古來難,飛走藏名戲筆端。堪笑陰陵迷失道,當年枉怒沐猴冠。聽澗鷹熊豈是真,畫師托意諷時人。白登圍后知劉敬,遼水兵前憶魏徵。
歲杪還行役,投棲野店空。牛衣夫婦對,旅況主人同。爨壓危檐雪,燈吹破壁風。一冬更漏接,都在此宵中。
春去無花伴白顛,旋栽紅艷照霜前。髯郎莫剪柔柯去,留作秋風一醉眠。
絕無人跡到,一室凈纖塵。樹老風梢折,階寒露菊新。少陵悲舊雨,尼父嘆孤鄰。吾衰竟如此,吾道未憂貧。
中年倦俯仰,上疏乞山林。黽勉南州牧,遲回北極心。民蒙三日雨,世病一鉤金。殄瘁聲悲處,龍蛇歲值今。
車馬東城路,芬芳數里塵。風光不相待,愁殺未游人。咫尺東園樂,無如簿領何。春風連夜惡,聞道落花多。城樓傳晚鼓,稍稍訟庭稀。起拂衣中土,還騎款段歸。
精金藉陶冶,庶幾成鼎鉉。良玉賴琢磨,自然成瑚璉。人生茍不學,百歲胡能善。彼美定安辭,劬書尤黽勉。挾策試神京,酬酢如丸轉。蘊真能若是,果與瀛洲選。一歸覲庭闈,復去朝藻冕。送別蕙江頭,姓氏響幽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