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惟水東林木幽茂予愛此三士所居雖無亭館之勝而氣象清遠連日水漲隔絕悠然遐想各成一詩目為城東三詠 其二
我愛曾城居,負郭頗幽雅。
田疇遶屋廬,門逕絕車馬。
但虞水侵門,敢怨風飄瓦。
淵明非避俗,自覺往來寡。
嗟予屏斥久,茲地猶里社。
相望十里間,舟楫幸可假。
風休水亦落,晴日照郊野。
愿言駕柴車,始覺我憂寫。
我愛曾城居,負郭頗幽雅。
田疇遶屋廬,門逕絕車馬。
但虞水侵門,敢怨風飄瓦。
淵明非避俗,自覺往來寡。
嗟予屏斥久,茲地猶里社。
相望十里間,舟楫幸可假。
風休水亦落,晴日照郊野。
愿言駕柴車,始覺我憂寫。
我喜愛曾城這個住處,靠近城郭十分幽雅。田地環繞著房屋,門前小路沒有車馬喧囂。只擔心水會漫進家門,哪敢抱怨風吹落了瓦片。陶淵明并非刻意避世,只是自覺往來的人少。嘆息我被排斥已久,此地就如同我的鄉里。彼此相望不過十里,幸好可以借舟來往。風停了水也退了,晴天的陽光照耀著郊野。我希望駕著柴車前往,才覺得我的憂愁得以排遣。
曾城:地名。
負郭:靠近城郭。
田疇:田地。
遶:同“繞”。
但虞:只擔心。
屏斥:被排斥。
里社:鄉里。
假:借。
寫:通“瀉”,排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嗟予屏斥久”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被排斥的境地,心情苦悶。曾城一帶環境清幽,讓詩人心生向往,于是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寧靜生活的喜愛和對憂愁的排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對美好寧靜生活的追求。
角斷簽鳴疏點,倦螢透隙,低弄書光。一寸悲秋,生動萬種凄涼。舊衫染、唾凝花碧,別淚想、妝洗蜂黃。楚魂傷。雁汀沙冷,來信微茫。都忘。孤山舊賞,水沈熨露,岸錦宜霜。敗葉題詩,御溝應不到流湘。數客路、又隨淮月,羨故人、還買吳航。兩凝望。滿城風雨,催送重陽。
屢欲池邊看曉煙,曉煙多是獨貪眠。紅渠似怪人來晚,不肯回頭卻粲然。淺側荷盤綠尚新,一蛙危坐壓荷唇。定知不發窮愁嘆,背縷丹金踏水銀。
煌煌芙蕖花,綠葉扶金房。承君愛顏色,努力拒秋霜。
中原文獻舊,四世煒相傳。節操生來異,勛名晚更全。方哦衛武什,遽止太丘年。竟郁經綸志,蒼黔敢扣天。
疲薾違時好,歸來踐夙歡。田園深自托,朋舊肯相寬。掛壁尋耕耒,刈林選釣竿。亦知身寂寞,長冀賞心觀。
平生孝友江鄉重,一別蹉跎二十年。紫誥新求盤谷里,烏紗遠上洞庭船。秋風粳稻家家熟,楚水鳊魚處處鮮。想見齋居倚脩竹,弦歌長滿綠云邊。
日暮想清陽,躡履出椒房。網蟲生錦薦,游塵掩玉床。不見可憐影,空馀黼帳香。彼美情多樂,挾瑟坐高堂。豈忘離憂者,向隅心獨傷。聊因一書札,以代九回腸。
葛衣閑看捕魚回,荔子池邊散綠苔。芳草不知殘臘去,澹云常帶惠風來。樓臺瞑趁晴峰出,節候潛從泰運開。欲作越南春吹曲,律聲先動隴頭梅。
虹橋高駕鎖延津,短發孤帆笑此身。云暗千峰流水咽,雙龍未合倍愁人。
邂逅論交未幾時,又看行李出京師。兒童先喜占歸信,親友空能動別思。夜入湘江閑鼓瑟,路逢楚竹好題詩。扁舟定向祈陽過,細讀磨崖舊日碑。
園桃畏霜霰,零落不自己。吾聞諸古人,衰榮亦常爾。所以遇春榮,澹乎無可喜。內外了不干,熹微識其始。明月海上來,中天澄如洗。至寶嗟已失,囂然諛殤子。
曾醉荷筒泛綠潮,吳姬歌舞笑相邀。風飄輕袂香初冷,雨褪殘妝魂未招。潭比薛濤花作岸,坡連蘇小玉為橋。猿啼巫峽青青冢,裘馬王孫不憚遙。
花朝花漸近,勒馬更留連。春暖風初定,官貧天亦憐。身行千里外,心在五云邊。別袂真難判,相看各黯然。
燕子迎風掠水飛,樓前楊柳綠依依。十年不作南塘夢,怕見殘陽上客衣。
風來草甸氣如熏,幾處氈包點白云。馬力不堪行客重,垂頭緩步踏斜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