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果上人坐兜率夏
落絮霏霏攪客心,鳴鳩歷歷喚春陰。
未于蓮社添宗炳,已向蘭亭減道林。
遠嶠煙橫鐘磬晚,禪天目斷薜蘿深。
詩緣酒廢苦無思,為子送將聊一吟。
落絮霏霏攪客心,鳴鳩歷歷喚春陰。
未于蓮社添宗炳,已向蘭亭減道林。
遠嶠煙橫鐘磬晚,禪天目斷薜蘿深。
詩緣酒廢苦無思,為子送將聊一吟。
飄落的柳絮紛紛揚揚攪亂了客居之人的內心,斑鳩清晰的叫聲呼喚著春天陰沉的天氣。你還沒在蓮社增添像宗炳那樣的風采,卻已如蘭亭少了道林一般離去。遠處的山峰煙霧橫繞,鐘磬聲在晚照中響起,禪修之處極目望去薜蘿幽深。我因戒酒寫詩沒了靈感,為送你姑且吟誦這一首。
果上人:指僧人果某。坐兜率夏:在兜率寺度過夏天的修行期。
落絮:飄落的柳絮。霏霏:紛紛揚揚的樣子。
鳴鳩:斑鳩。歷歷:清晰的樣子。
蓮社: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創立的佛教社團。宗炳:南朝宋畫家、佛學家,曾參加蓮社。
蘭亭:東晉王羲之等人雅集之地。道林:東晉高僧支遁,曾參與蘭亭雅集。
遠嶠:遠處的山峰。
禪天:指僧人修行的境界。薜蘿:薜荔和女蘿,常指隱者的服飾或隱居之地。
詩緣酒廢:因戒酒而寫詩沒了靈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是暮春時節,詩人客居在外,果上人要前往兜率寺度過夏天的修行期。詩人在送別友人時,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果上人。其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寫景與抒情相結合,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送別友人時細膩的情感。
攜手入林去,新鶯處處聞。好春正如此,隨地得逢君。一色遠復遠,群芳分不分。獨留庭際影,高掛往來云。
我曾醉臥勇庵床,酒渴依然夢吸江。晚角吹回燈尚在,眼花錯認月橫窗。
忽似真螃蟹,能乘旦暮潮。為奴依海月,餉客比江瑤。精液長如濕,芬馨久不消。微微沾手汗,更見異香飄。
當年五陵下,結客占春游。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落日經過桃葉,不管插花歸去,小袖挽人留。換酒春壺碧,脫帽醉青樓。楚云驚,隴水散,兩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消憂。長揖飛鴻舊月。不知今夕煙水,都照幾人愁。有淚看芳草,無路認西州。
南渡中興日,君臣此建都。共憤太宰讒,子胥終見屠。武穆何由死,欲聽延秋烏。
海門潮長月初圓,荷葉風香滿客船。明月送還南浦上,東風留醉楚亭邊。腰間恨解雌雄劍,匣里愁分甲乙篇。歸去洪都郁佳氣,故人休忘粵臺前。
刳檐篆額蠹蝸涎,像教塵埃閱百年。殿棟猶題遼日月,圖經不載禹山川。荒碑盤屈蜿蜒古,壞壁參覃罔象拳。想見當時崇奉日,無邊花雨散諸天。
谷口誰知隱士蹤,家聲猶是鄭司農。心情久已隨麋鹿,名姓何須擬臥龍。北戶日高無客款,西林春暖有云封。青童白鶴相攜處,不遣閒人采藥逢。
火滅修容,慎戒必恭,恭則壽。
涯老題詩在,居然見此樓。書郵何日到,碑刻幾人留。樹色分淮甸,江聲接楚流。吾登方恨晚,誰賦不悲秋。六代孤鴻沒,三山片石浮。村墟多佛塔,野水有漁舟。吳越連諸郡,荊揚跨兩州。歲年齊始建,風景白曾游。謝眺亭偏古,嚴陵石最幽。儻非公一語,千載若為酬。
之子論交久,深衷兩自知。提攜方有賴,離索遽成悲。圣處應無數,書來肯見私。臨分莫惆悵,努力共心期。珍重東臺老,英聲舊所聞。能懷吐哺意,豈但枉書勤。得士看如許,持心定不群。愿言推此志,清濁見朋分。
歲去歸何處,燈來伴此身。分明無事夜,也作不眠人。
丹壑斷人行,琪花洞里生。亂厓兼地破,群象逐峰成。一石一云氣,無松無水聲。丁生化鶴處,蛻骨不勝情。
一月真時月月真,何須種種別前塵。禪房昨夜燈前話,誰是客人誰主人。
自笑鉛刀不割疑,不疑行處是中思。四時百物皆同運,我得無言送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