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萬家充積望,千里絕纖埃。
日輾云頭上,風驅雨腳回。
亂帆爭古渡,疏葉下高臺。
啟戶晴光入,卷簾秋氣來。
山心余靄散,地角亂煙堆。
宿鳥幽叢閙,殘虹遠色開。
脫蓑人顧步,曬羽鶴徘徊。
菌遶枯林下,萍翻曲岸隈。
名園添舊筍,幽石長新苔。
綺席誰相賀,繁弦拍屢催。
萬家充積望,千里絕纖埃。
日輾云頭上,風驅雨腳回。
亂帆爭古渡,疏葉下高臺。
啟戶晴光入,卷簾秋氣來。
山心余靄散,地角亂煙堆。
宿鳥幽叢閙,殘虹遠色開。
脫蓑人顧步,曬羽鶴徘徊。
菌遶枯林下,萍翻曲岸隈。
名園添舊筍,幽石長新苔。
綺席誰相賀,繁弦拍屢催。
千萬家都在極目遠望,千里長空不見一絲塵埃。太陽在云頭緩緩移動,清風將雨絲驅趕回來。江面上千帆競發爭渡古渡口,高臺上稀疏的樹葉紛紛飄落。推開窗戶,晴朗的陽光灑入;卷起簾幕,秋日的清爽之氣涌來。山間殘留的云靄逐漸消散,大地邊緣的煙霧卻層層堆積。棲息的鳥兒在幽密的樹叢中喧鬧,遠處的殘虹在暮色中舒展。脫下雨蓑的人徘徊顧盼,曬著羽毛的仙鶴緩緩踱步。菌子環繞著枯樹林生長,浮萍在曲折的岸邊翻卷。名園里新添了舊竹的筍芽,幽靜的石頭上長出了新苔。華美的宴席上誰來相互慶賀?繁復的弦樂節拍頻頻催促。
充積望:極目遠望,視野廣闊。
纖埃:細小的塵埃,形容天空潔凈。
輾:同“碾”,此處指太陽在云頭緩慢移動。
雨腳:雨絲,因雨下落如腳狀得名。
顧步:徘徊,來回走動。
隈(wēi):角落,彎曲的地方。
此詩描繪雨后初晴的晚景,推測創作于詩人閑適觀察自然之時。晚唐時期,文人多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寄托對生活的感悟,此詩或為詩人于秋日雨后,見天地清朗、萬物復蘇,觸景生情而作。
全詩以“晚晴”為核心,從宏觀(千里晴空)到微觀(幽石新苔),從自然(虹、鳥)到生活(蓑翁、宴席),多角度展現雨后初晴的生機與意趣,語言凝練,畫面鮮活,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敏銳觀察。
平湖千頃浪花飛。春后銀魚霜更肥。菱葉飯,蘆花衣。酒酣載月忙呼歸。
玄真子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肅宗賜之奴曰漁童,婢曰樵青。人問其故。曰:漁童使捧釣收綸,蘆中鼓枻;樵青使蘇蘭薪桂,竹里煎茶。玄真既離蒼波,游綺市,與群仙集于平湖。樵青,鄙女也,得隨仙跡,暫至塵寰,情動于中而獻之歌。 漁釣有遺逸,天子寵玄真。賜之奴仆,得隨嫣艷下神京。幾度蘋汀蓼岸,不問金鉤無餌,談笑取冰鱗。珍重主人意,名我曰樵青。 肩蘭槳,縈桂棹,出波津。凌虛上□□□,□□會群真。卸下綠蓑青笠,付與漁童收管,相與□紅塵。歸去又□□,同賞洞中春。
殘角兩三聲,催登古道。遠水長山又重到。水聲山色,看盡輪蹄昏曉。風頭日腳下,人空老。 匹馬舊時,西征談笑。綠鬢朱顏正年少。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傾倒。而今酒興減,詩情少。
匈奴屢不平,漢將欲縱橫。看云方結陣,卻月始連營。 潛軍渡馬邑,揚旆掩龍城。會勒燕然石,方傳車騎名。
極目楚天空,云雨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臘月寒冰火滿空,玄冥移種祝融宮。 雪霜底事論堅白,兒女何知愛軟紅。 金鼎轉丹應有異,玉沙洗水若為同。 細思造物元無物,顛倒繁華掌握中。
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經綸。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
幽亭春盡共為歡,印綬居身是大官。遁跡豈勞登遠岫, 垂絲何必坐谿磻。詩聯六韻猶應易,酒飲三杯未覺難。 每況襟懷同宴會,共將心事比波瀾。風吹野柳垂羅帶, 日照庭花落綺紈。此席不煩鋪錦帳,斯筵堪作畫圖看。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無手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回雁峰頭望帝京,寒云黯黯不勝情。 賈生已道長沙遠,今計長沙又幾程。
侯門一入似海深,欲訊卿卿問鬼神。 此情惘然逝如夢,鏡花水月原非真。
浮生一剎逝如電,畫樓辜負美人緣。 未知來生相見否?陌上逢卻再少年。
洞房一夜照花燭,卿卿嫁作他人婦。 相思如狂心如灰,為情憔悴向誰訴。
黃蘆洲上雪初乾,風撼枯枝晚更寒。 靜艤小舟誰得似,生涯瀟灑一漁竿。
蓼岸飛寒蝶,汀沙戲水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