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李六景儉自河東令授唐鄧行軍司馬,以詩賀之
誰能淮上靜風波,聞道河東應此科。
不獨文詞供奏記,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
誰能淮上靜風波,聞道河東應此科。
不獨文詞供奏記,四十著緋軍司馬,男兒官職未蹉跎。
誰能在淮上平定風波呢?聽說河東的李六景儉符合這一要求。他不只是能用文詞撰寫奏記。四十歲就身著緋衣擔任軍司馬,男子漢在官職上沒有虛度光陰啊。
淮上:淮河一帶,這里可能指當時有動蕩的地區。
應此科:符合這個要求、標準。
奏記:古代下級對上級陳述意見的文書。
著緋:唐代官員四五品穿緋色官服,這里指擔任較高官職。
蹉跎:虛度光陰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動蕩不安的情況,需要有才能的官員去平定。李六景儉從河東令被授唐鄧行軍司馬這一官職,詩人聽聞后寫詩祝賀。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友人任職新官職,突出友人的才能和仕途順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交和官場情況。
黃綺避世翁,萬乘輕商顏。翻然為羽翼,國本安泰山。出處義與比,盛衰世相關。懷古誦考槃,令人欲長嘆。
窮途喜見富川波,已覺茲行所得多。杭潁西湖堪鼎足,兼懷六一與東坡。眼中十里是煙波,天遣江山助子多。自是玉堂揮翰手,不應此處久懷坡。
霜姿玉質孰為儔,時向空庭擬勝游。與爾乘風霄漢去,眼中不見十三洲。
葭菼啟望國,灼灼詠桃夭。操觚染芳藻,短發未勝翹。始聆白雪句,兼傳黃竹謠。蘭萌初映砌,春霜已降霄。秋榛覆故隴,驚蓬颯回飆。金樽與瑤席,庶足奉仁嬌。
黃霧漲天紅日高,千門萬戶競錐刀。當壚少婦勸郎酒,自按琵琶金鳳槽。
恭人當遠別,思念畏寅送。詎惟離群悵,吳邦去光重。奇珍不橫道,遄為宗廟用。君其保氣體,訊問慰寤夢。鄙夫誰向扣,日益守空空。時來玩鹓雛,頫仰見翔鳳。怠賦李陵詩,愿為王褒頌。
儒者陵夷此道窮,千秋止有一揚雄。當時薦口終虛語,賦擬相如卻未工。
迢迢千里路,落落一王生。北地憐秋冷,客懷怪雁征。素盟空自抱,綠酒共誰傾。入夢家山暮,相思對月明。
草堂面面近嶙峋,白石蒼苔不染塵。澗瀑倒吹千嶂雨,山花遲發半巖春。云封竹戶常無徑,僧到斜陽可結鄰。松下茯苓今已老,那堪車馬誤閒身。
薄靄明霞繡作堆,嶙峋如絢莽煙開。云邊五馬行春駐,天外三山換影來。題字直看高岌嶪,磨崖先擬破莓苔。君家勝事元堪侈,海國名花幾度栽。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處看山復尋寺。尚為妻孥守俸錢,至今未得休官去。三月開元兩度來,寺僧倦客門未開。山靈似嫌俗士駕,溪風攔路吹人回。君不見富貴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須五斗。未妨適意山水間,浮名于我亦何有。
夜景、對修桐半凋,凍枝仍舉。清泉漫煮。層簾外、更飄凄雨。閑情待付。沈水香薰馀篝縷。噀殘酒斑斑,不浣征衫土。坐長更,惱無緒。床底怨蛩,為伴羈人,咿嚘愁自語。蠹粉斂繡筆,愛騷客,修花譜。縱暈色,猶酸楚。訴瑤箏、弦弦相爾汝。斗病鶴煙姿,雪里吟寒句。未應梳倦羽。
空山無人秋夜涼,銀河熒熒流月光。蒼龍百尺落松影,松梢露滴沾衣裳。幽人中夜耿不寐,起抱絲桐幽思長。坐據苔石不知泠,橫膝對月調宮商。山高水深趣未已,誰其知者同徜徉。七弦不盡太古意,下聽獨有仙娥嫦。調高馀響振山谷,啼鳥驚起爭飛翔。夜深欲鼓廣陵散,斜月半落山蒼蒼。呼童抱琴且歸去,凈掃白云眠石床。
仙人不可見,借鶴過仙家。夜臥千峰月,朝餐五色霞。祠空風掃葉,人去鹿銜花。歸隱知何日?分爐學鍊砂。
道人澹無為,懶散忘盥櫛。掃石秋樹根,曙澗濯殘月。袖浥水光潤,履帶水翠滑。虛闌倚云歌,清猿共孤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