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歲暮對酒,送王十五歸京
臘后冰生覆湓水,夜來云暗失廬山。
風飄細雪落如米,相看漸老無過醉,聚散窮通總是閑。
臘后冰生覆湓水,夜來云暗失廬山。
風飄細雪落如米,相看漸老無過醉,聚散窮通總是閑。
臘月過后,冰面覆蓋了湓水,昨夜烏云密布,連廬山都隱沒不見。微風飄著細雪,像米粒一樣紛紛落下。彼此相看,漸漸老去,此時唯有一醉方休。人生的聚散、窮達,想來都是閑事。
臘后:臘月過后。
湓水:今名龍開河,源出江西瑞昌市西南青山,東流經九江市西,北入長江。
窮通:困厄與顯達。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作者歲暮之時,在南浦與友人王十五相聚后又分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平穩階段,但詩人個人面對時光和人生起伏,有了諸多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借景抒情,感慨時光與人生。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情感復雜又豁達。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篇,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感悟和情感表達。
客里逢除夕,燈前少故人。乍如云沒海,忽似影離身。滿褶衣衫淚,半年河渚塵。井枯泉脈在,棟老燕巢新。
風流文采本翩翩,萬里新行正少年。鵬海片帆輕似翼,鶴峰春浪遠干天。國門定有懸金覽,家學先傳述德篇。若問阿翁膏澤地,九華如黛大江邊。
星?盈盈笑靨,云衣裊裊輕褣。醉妝淡紫沙冪,胡旋墜金次工。
望中尋尺盡松樅,似刃群山不露鋒。有洞無僧傷眇漠,空村回首白云封。日午點燈可得看,荊林谷碣草漫漫。扶籬摸壁真無謂,踏斷江聲到晚寒。
漠漠春寒細雨迷,云煙遙望太行西。未知新雁何時到,卻把君詩天上題。
千峰但只許平生,方竹才圓拄杖成。禮到村翁純傍古,酒同僧飲亦忘形。溪邊鳥共天機語,擔上梅挑太極行。安得可人徐與謝,暮春來共浴沂情。
送子參尋靈鷲山,諸方多是落前三。自從開異歸同后,玄旨于今亦倦談。
信山陰、道上景多奇,仙翁幻吟壺。愛一邱一壑,一花一草,窈窕扶疏。染就春云五色,更種玉千株。咳唾騷香在,四壁驪珠。曲折冷紅幽翠,涉流花澗凈,步月堂虛。羨風流魚鳥,來往賀家湖。認秦鬟、越妝窺鏡,倚斜陽、人在會稽圖。圖多賞,池香洗硯,山秀藏書。
已難紅袖拂浮塵,花亂音殘不是春。共說夫人留節義,虞山遺老一詩人。
語短愛君深,相逢直至今。不堪形片紙,況復付長吟。石路懸紅日,青山惹素襟。世名終自得,猶未是予心。
小舫沙棠楫,磯頭試一游。偶然偕郭李,不是吊曹劉。山色當陲出,江波載世流。沉沙無折戟,應已化漁鉤。
舊時風光。似曾相識,村落山岡。古道塵沙,仆碑春草,廢寺斜陽。回思往事堪傷。又何能一一斷腸。燈火通衢,酒簾鬧市,無限蒼桑。
多病身先懶,閒居樂有馀。山林真可老,故事未應疏。性與禽魚適,身便水竹居。非無軒冕志,吾亦愛吾廬。
無愧于心對圣僧,不圖人愛愛人憎。打刀不是并州鐵,誰與諸方剪葛藤。
宦路風波渺望洋,幾人赤馬旦蒙霜。便便懶是誇經笥,嗑嗑從渠笑酒囊。花柳春風朝步屧,菰蒲春水夜鳴榔。人間別有桃源路,肯為浮榮替戾岡。納納乾坤萬匯滋,同聲同氣自相宜。江山今古幾興廢,湖海交朋屢別離。落月照梁疑太白,西風揮扇障元規。老來萬事如泥濁,一笑論文祇自知。載酒湖山憶盛年,可憐風物竟凄然。杜陵野老哭春日,空谷佳人倚暮天。禾黍離離迷故國,旌旗杳杳遍南偏。虎皮何日包弓矢,老為羲皇受一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