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書懷六首 其五
我貴從教知我希,靜觀物化養天機。
名呼池面游魚狎,縷系梁間舊燕飛。
安石困應存遠志,姜維那遽覓當歸。
人生安樂他何恤,悵望鄉枌與愿違。
我貴從教知我希,靜觀物化養天機。
名呼池面游魚狎,縷系梁間舊燕飛。
安石困應存遠志,姜維那遽覓當歸。
人生安樂他何恤,悵望鄉枌與愿違。
我看重自身的價值,哪怕少有人理解,靜靜觀察萬物變化來涵養天賦靈機。呼喚著池面的游魚,它們與我親昵,用絲線系住梁間歸來的舊燕。謝安被困時也應心懷遠志,姜維怎會匆忙想要回鄉。人生能安樂就別管其他,只是悵然望著故鄉,現實與心愿相違。
從教:任憑。希:同“稀”,稀少。
物化:事物的變化。天機:天賦的靈機。
狎:親昵。
安石:謝安,字安石,東晉名士,曾隱居東山,后出山建功。
姜維:三國時蜀漢名將,曾被母親寫信勸歸魏,他回信稱“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遽:匆忙。當歸:一種中藥名,此處雙關,指回歸故鄉。
恤:憂慮。
鄉枌:故鄉。枌,古地名,后泛指故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詩人幽居時,外界可能不理解其價值追求,他在這種環境下,借詩表達心境和志向,或許也因不能歸鄉而惆悵。
主旨是表達堅守自我、心懷遠志,也有思鄉與現實無奈。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難有突出地位,但展現南宋文人復雜心境和精神追求。
田家風景亦可悅,人比城間語言別。
楊柳垂垂塘水清,茅屋時聞機杼聲。
籬邊綠綠禾苗長,水際青青蘆筍生。
隔岸好山如畫軸,我偶過之看不足。
夕陽何處笛嗚嗚,牧童歸來跨黃犢。
田家莫嫌生計薄,縣吏不來心便樂。
岐山之陽石為鼓,叩之不鳴懸無虡。以為無用百無直,以為有用萬物祖。置身無用有用間,自托周宣誰敢侮。
宣王沒后墳壟平,秦野蒼茫不知處。周人舊物惟存山,文武遺民盡囚虜。鼎鐘無在鑄戈戟,宮殿已倒生禾黍。厲宣子孫竄四方,昭穆錯亂不存譜。
時有過客悲先王,綢繆牖戶徹桑土。思宣不見幸鼓存,由鼓求宣近為愈。
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君看項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為脯。馬童楊喜豈不仁,待汝封侯非怨汝。何況外物固已輕,毛擒翡翠尾執麈。
惟有蒼石于此時,獨以無用不見數。形骸偃蹇任苔蘚,文字皴剝困風雨。遭亂既以無用全,有用還為太平取。
古人不見見遺物,如見方召與申甫。文非科斗可窮詰,簡編不載無訓詁。字形漫汗隨石缺,蒼蛇生角龍折股。亦如老人遭暴橫,頤下髭禿口齒齬。
形雖不具意可知,有云楊柳貫魴鱮。魴鱮豈厭居溪谷,自投網罟入君俎。柳條柔弱長百尺,挽之不斷細如縷。以柳貫魚魚不傷,貫不傷魚魚樂死。
登之廟中鬼神格,錫女豐年多黍稌。宣王用兵征四國,北摧犬戎南服楚。將帥用命士卒歡,死生不顧闞虓虎。問之何術能使然,撫之如子敬如父。
弱柳貫魚魚弗違,仁人在上民不怒。請看石鼓非徒然,長笑太山刻秦語。
虎皇皇,北來牽兩狼。
南飛值龍龍角張。
洛中碩鼠尺二長。
莫打虎,打虎先傷龍,龍鱗十十五五。
莫打鼠,打鼠已驚犬,犬聲欲聞數武。
雄雞默,雌雞啼,大馬死小馬饑。
兩陣交鋒笑似瞋,
雙眉倒卓眼生筋。
溪山云月誰為侶,
南北東西絕近鄰。
博士春秋爾最長,竹林繁露滿山房。
赤烏碣在晴嵐散,白苧城高海氣涼。
屏倚隱囊看搦管,窗含明月醉持觴。
書成差自強人意,不必將歸五岳藏。
柳拂秦關道,
云山過幾重。
前村知不遠,
花外一聲鐘。
五十年來托故知,秖酬兩會便長辭。湖山好在無人物,風雨空令有涕洟。松下骨埋宗長鍤,梅邊魂和老逋詩。瓣香在手身違病,月落斜窗起坐時。
天教行樂住杭州,今日湖船似舊不。桃怪劉郎來不再,詩憐杜甫死方休。風流山水仍紅拂,富貴壺觴到白頭。最是竹東聽雨夜,而今空有夢追游。
公堂錄囚罷,猝然見行李。
僉稱力子來,芒鞋踏階戺。
長跪報平安,未啟書先喜。
有篚廣且深,有篋方尺咫。
次第列長筵,鄉味多且旨。
所嗟路迢迢,辛苦三千里。
巖葉因風響碧廊,
秋花絡石意深長。
自慚肝肺無由熱,
尚為冰泉進一觴。
姨母比苦脛,涉秋今若何。
音書君定密,離苦我何多。
鳧舄思文瑞,燈窗想驥和。
何能俱款集,未厭數經過。
春波南浦。輕塵亭塢,約空煙,蕩成柔縷。一晌青青,不會得、別離情苦。送斜陽、白門春暮。
紫鞭停處,碧衫憑處。鎮低迷,天涯歸路。淚眼東風,隨曉夢、化成飛絮。更何時、化將愁去。
怪啼痕。甚無端幻出,寒綠閑晴紅。艷影迷離,仙姿綽約,西風認做東風。斜陽外、翩然漫舞,漸輕盈、欲睡眼朦朧。楊柳煙殘,梧桐葉落,蟋蟀堂空。
暗把曲欄倚遍,看檀痕脂暈,無限惺忪。怕染新霜,愛依涼月,愔愔靜掩簾櫳。休更說、春前斷夢,問何人、銀燭夜高籠。且與黃花同醉,莫管征鴻。
一棹迎霜拂曉開,非關乘興訪疏梅。斷云叫徹玉龍哀。
雞酒有情應戀此,湖山如夢可重來。隴泉幽咽語初回。
眼前泡影總堪傷,佞佛祈仙亦渺茫。嘯館未殘經宿火,夜臺先度五更霜。優曇證偈驚秋早,鶴馭傳書恨海長。從此英雄俱撒手,寢門一哭淚千行。
風流曾遣俗人猜,幾擲千金散草萊。幸舍無魚人欲去,翟門有雀客空來。雨昏黃犢穿荒冢,月冷青娥罷舞臺。《玉樹》、《柘枝》今譜盡,到頭《薤露》為誰哀。
向來賈客西江多,江湖來往慣風波。
船?多泊下江口,白晝算緡夜飲酒。
吉日行程預有期,同來船伴勿相離。
解纜津頭秋雨歇,落帆浦口夕陽遲。
行遇鄉人說鄉語,早晚當過云夢渚。
黃鶴樓前住幾時,醉酒倡家逢舊侶。
荊南未已復江東,歲歲年年羈旅中。
若論骨肉長相守,不及滄江垂釣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