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錄 其一
桓桓忠愍公,決策動天意。
際會武烈王,乘橋親總轡。
登城建黃屋,戎狄先奪氣。
三軍白光彩,壯士思敵愾。
明星欻墜地,百萬可俱殪。
天王體不殺,指日明大義。
到今犬羊心,之死靡攜貳。
桓桓忠愍公,決策動天意。
際會武烈王,乘橋親總轡。
登城建黃屋,戎狄先奪氣。
三軍白光彩,壯士思敵愾。
明星欻墜地,百萬可俱殪。
天王體不殺,指日明大義。
到今犬羊心,之死靡攜貳。
忠愍公威武勇猛,他的決策能感動天意。他與武烈王相遇合作,親自騎馬指揮。登上城樓建立行宮,讓戎狄之人先就喪失了膽氣。三軍閃耀著白光,壯士們都滿懷同仇敵愾之心。明星突然墜地,意味著百萬敵人都可被殲滅。天子心懷不嗜殺的仁慈,很快就闡明了大義。直到如今那些如犬羊般的敵人,至死也不敢有二心。
桓桓:威武的樣子。忠愍公: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可能是一位謚號為忠愍的大臣。
際會:相遇、會合。武烈王:同樣需結合背景確定具體人物。
總轡:拉緊韁繩,指親自駕馭、指揮。
黃屋:古代帝王所乘車上以黃繒為里的車蓋,這里借指行宮。
奪氣:喪失膽氣。
敵愾:對敵人的憤恨。
欻(xū):突然。
殪(yì):殺死。
體不殺:心懷不嗜殺的仁慈。
攜貳:有二心。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為友人李道甫送行之時。可能當時社會處于一個相對動蕩的時期,有軍事活動或對外防御等情況,詩人借古代英雄事跡來表達對友人前往大名司錄任職的期許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描述古代英雄的事跡,贊美他們的英勇和仁義。其突出特點是氣勢磅礴,語言富有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詩人對英雄的崇尚和對正義的追求。
老關別我時,笑我勤苦甚。
曰吾與子然,同此一味靜。
收功粥魚底,筆墨有譏評。
五年念此語,但見日月競。
雖無蛾眉斧,亦有晏安鴆。
斯人今何往,想作大樹蔭。
我走足欲蠒,始學兩鳥噤。
君看齊聲謳,何異眾哭臨。
繁紅成春條,本自其天性。
風雨頌繋之,不有十日盛。
人生亦作聊,共未免此病。
乃知镢頭通,已勝狗腳朕。
急雨翻燈夜不眠,
小床欹側似乘船。
平生萬事不如意,
病后一身私自憐。
海中神仙渺茫里,
方外酒徒憔悴邊。
本自無心覓余地,
問公何苦愛逃禪。
江山處處好,落日極登臨。
雨續蔬畦潤,風吹杮葉陰。
客船頻上下,水鳥故浮沈。
尚有南飛雁,丁寧可寄音。
麥上蝴蝶飛,水邉???臥。
卻望山陽城,已若一夢過。
今晨又端午,把酒意亦惰。
風回浪蹙船,閘淺沙著柂。
故人阻情話,客子且清坐。
更念屈大夫,是日遇奇禍。
空余后世名,第子只增些。
寶璐與明月,皎皎不受涴。
固知汨羅沈,可到首陽餓。
還書二三老,此語君可和。
折老久高臥,
曾鄉仍倦游。
同為萬里走,
肯避數年留。
賊幟江湖晚,
嵐煙嶺嶠秋。
相逢得安穩,
乘興莫東流。
三日陰風雨不成
坐嫌沖暑作宵征
敢因貧故累公子
尚欲閑時尋友生
兵甲未休心已醉
詩書頗費眼猶明
便須凖擬庵居用
拄杖繩床折腳鐺
人生所有疾,萬種皆眼病。
由眼不得明,故視有不正。
指白以為黒,遠邇皆未定。
如何少醫膜,遂失本來性。
今君有妙手,與世脫機穽。
病雖有多端,但以一理勝。
不須望奇功,藥病自相應。
吾觀世間物,唯眼為至凈。
不容著纖毫,況復計少剩。
自古大醫王,其治有捷徑。
不能添汝明,但要除此癥。
鏡有塵則昏,塵本不在鏡。
塵去鏡自明,豈必與物競。
皎潔玉壺冰,澄澈秋月瑩。
坦然望長途,欲往不待倩。
其說甚易知,在汝聽不聽。
請君明其然,說法我已竟。
羽檄從天下,
于今久未回。
如何半年內,
不見一人來。
周室仍遭變,
宣王且遇災。
猶存九廟在,
咫尺得祈哀。
莫惜一日勤,而忘終身憂。
農夫力耕作,其必歲有秋。
日前不鹵莽,久亦有倍收。
少年不努力,老大復何求。
東家西家蠶上簇,
南村北村麥白熟。
小兒腰鐮日早歸,
大兒去就田間宿。
斗酒相邀不為薄,
鄰翁相對且斟酌。
圣主當陽億萬年,
年年歲歲田家樂。
問訊乾元老,江頭幾日回。
還應艤船待,不作御風來。
漫有經旬別,頻思一笑開。
庭前荔子熟,尚要著詩催。
江東住已厭,
又卻過江西。
急雨投涇縣,
窮秋渡賞溪。
稻田猶少水,
山路已多泥。
珍重高僧意,
求詩索自題。
君不見南江老龍夜不眠,令我破屋開青天。千巖倒壁卷角上,一榻卻在洪濤前。又不見江頭古木一尺圍,猿猱接手懸高枝。雨中寒蘆披靡去,天際風帆先后歸。
陳生故是可憐人,筆雖未到心已親。南村北村渴欲死,怪此一室無纖塵。鄭虔祁岳不解奇,韓干畫馬空多肥。萬里咫尺君得之,更看湘江雷雨垂。
復往真無策,
茲行亦漫游。
塵埃走劇暑,
風雨占新秋。
便欲還家去,
其誰為汝謀。
尚憐蘇季子,
虛敝黒貂裘。
君不見寒山子,垢面蓬頭何所似。戲拈拄杖喚拾公,似是同游國清寺。
又不見維摩老,結習已空無可道。床頭誰是散花人,墮地紛紛不須掃。
嗚呼妙處雖在不得言,尚有丹青傳百年。請公著眼落筆前,令我琢句逃幽禪。
異時凈社看白蓮,莫忘只今香火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