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明天驛站的使者就要出發,我連夜趕制出征的棉袍。潔白的手拿著針被凍得冰冷,更哪能受得了使用剪刀。做好衣裳寄給遠方的人,不知經過幾日能送到臨洮。
驛使:古代驛站傳遞公文、書信的人。
絮征袍:往征袍里鋪絮。
素手:潔白的手。
那堪:怎么能忍受。
臨洮:古縣名,在今甘肅岷縣,此泛指邊地。
《子夜四時歌》是南朝樂府民歌,多寫民間男女的愛情生活。此首冬歌可能創作于戰亂頻繁時期,當時大量男子被征去邊疆打仗,女子們在家為他們趕制寒衣,詩人以此為背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對出征丈夫的深情。其特點是通過細節刻畫和直白的語言,將女子的情感展現得真摯動人。在文學史上,它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反映民間生活與情感的典型之作。
金石繇來未易論,多情翻怪別疏親。
傷心此日棄如土,絕漠相看剩幾人。
幸以艱難存道味,何妨怒罵爛天真。
胸懷但使同空水,始信天涯必有鄰。
暝煙空。帶寒鴉三兩,云意淡遙峰。絲釣風微,樁移水淺,倦櫓空訴游蹤。頹垣一角,今古意聊落付支公。老柳無陰,夕陽如夢,消領疏鐘。
無復烏絲紅袖,剩清商鄰笛,憔悴吳儂。鳳紙題殘,翠奩塵掩,眉月依舊簾櫳。甚寒蘆能禁秋恨,恨韶華一響怨霜鴻。依約紅綃凄怨,縈損垂虹。
關山迢遞此心孚,煙景誰爭任五湖。
憂樂眼前尊酒共,別離江上片帆孤。
鴻因避雪穿云去,鶚為橫秋向日呼。
此后桑榆收未晚,不須惆悵失東隅。
我此一門,初無關鍵。
半合半開,東扇西扇。
千聞不如一見。
誰把纖纖月。掩在湘裙褶。鳳翠花明,猩紅珠瑩,蟬紗雪疊。顫巍巍一對、玉弓兒,把芳心生拽。
掌上呈嬌怯。痛惜還輕捻。戲蕊含蓮,齒痕斜印,凌波羅襪。踏青回露濕、怕春寒,倩檀郎溫熱。
昨夜姮娥到萬山,
更攜青女散山間。
天明欲去歸不得,
化作此花來破顏。
鸮鳴夜沉沉,蛩語露泥泥。飛云帶月來,投我襟袖里。
心自徹太虛,痱颣忽一洗。世念儻盡消,萬法亦聊爾。
幽人肯一杯,受用今夜月。攜手步虛庭,履遍沙界雪。
疏林寂無聲,細蟲吟自切。浩蕩天宇開,虛襟共明潔。
終日云氣厚,寖寖雨將傾。如何才入夜,月輪皎如冰。
云去露飛灑,星稀天熨平。正恐中秋節,未必如許清。
山林日月長,城市炎涼急。方看夏太清,已覺秋淅瑟。
因之念故山,鶴歸松露滴。收足否愿馀,此舟徒役役。
風雨日蕭瑟,軒窗浸虛涼。清燈閃復定,寒漏為之長。
老覺世念少,病須藥物良。晨興滌顫手,供此一瓣香。
長镵長長柄,矮窗矮矮欞。西風已踰月,胡能不凄清。
晴空舞皓鶴,夜氣紛流螢。木葉不自覺,無風輒秋聲。
月華浴沆瀣,天容注琉璃。皎如大圓鏡,照徹清境暉。
繁星斂芒曜,群動生霏微。塵世寧有此,玉虛樓觀低。
檐雀樂儔侶,砌蛩相叫吟。如何片云外,一點征遙禽。
望極杳無伴,細聽有遺音。遲遲去卻返,啟我懷故林。
萬籟無聲獨倚闌,當頭皓魄掛云端。
清輝莫到十分滿,圓缺從無一例看。
遍地疑霜秋有色,長空如水夜生寒。
關心佇望山河影,知否中原尚未安?
曙扉豁清望,華屋沒云間。
曈昽東方明,漸見林外山。
人喧已擾擾,鳥聲亦關關。
白日上青天,龍御不可攀。
徒言暮能旦,流景為誰還。
曉亭三疊奏陽關。共離情、春愁黯黯。鶯聲遙入座,花氣細侵簾。梅雨無端。把韶光一夜換。
休怪我、懶上雕鞍。量這些、過隙浮蹤,消幾度、千里關山。
柳折金絲,酒斟玉斝,詩滿云箋。魏俊逸,才高子建。晉風流,年少潘安。
苑草芊芊。渭水川川。也知到后會多期,再來時,只怕我、兩鬢斑斑。
誰信茲翁已百年,
兩眸如霓舌如泉。
憑翁細問五朝事,
一一談來在眼前。
聽殘風雨更何聞,終是湖山負使君。
千里還鄉惟夜夢,半生知己一朝云。
松聲柏影虛難攝,水色蟾光淡不分。
移住此間成小隱,晚峰無語或能群。
崩坼亂喧呼,有身復安寄。片椽青溪上,老益慕氣類。
憶溷鄂王城,得子好兄弟。不恤文酒污,偷娛風雨晦。
興移九曲亭,登降連數輩。波江齧山根,鐘響漏蒼翠。
子為最少年,捷撫陶桓桂。喪亂枳如發,瞬及易鼎歲。
長公促一瞑,癡愿瘞烽燧。子專持畫筆,力與鹿床配。
只影天北南,呵壁俟餓斃。霜髯出海樓,重見活鬻藝。
贈幅愈清遠,魂開桃源記。踵營梁紀喪,風義在殘世。
古來獨行傳,于子足流涕。癖嗜誘題詠,今昔肯相棄。
差攄惡懷抱,硬語動長喟。
陰陽管束璣衡外,
宇宙呼噓橐籥中。
歲事化權今在手,
人間何樹不東風。
破屋三間生意濃,亂山十里足音重。
立春除夕明朝至,畫伯詩豪此夜逢。
遼嶺云深千尺雪,延河水滿一帆風。
主人醉倒寒林畔,笑指白楊喚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