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紫府普照寺滿上人桃花軒
武陵源深并溪入,無數桃花閙春色。水面紅云欲崩壞,波間爛錦光相射。
昔人誤行偶見之,歸來醉眼眩紅碧。秦時雞犬不聞聲,但覺曉窗煙霧白。
那知紫府亦仙源,此華萬樹燒晴川。少年苾芻誰教汝,照花作意開幽軒。
靈云說悟被花笑,南泉欺客花不言。何如睡足無一事,倚欄紅雨春風顛。
愁來想見故山路,未歸先作山中篇。
武陵源深并溪入,無數桃花閙春色。水面紅云欲崩壞,波間爛錦光相射。
昔人誤行偶見之,歸來醉眼眩紅碧。秦時雞犬不聞聲,但覺曉窗煙霧白。
那知紫府亦仙源,此華萬樹燒晴川。少年苾芻誰教汝,照花作意開幽軒。
靈云說悟被花笑,南泉欺客花不言。何如睡足無一事,倚欄紅雨春風顛。
愁來想見故山路,未歸先作山中篇。
武陵源幽深,沿著溪水深入,無數桃花在春色中喧鬧。水面上如紅云般的桃花似要崩塌,水波間絢爛如錦的花瓣光彩交相映射。前人誤打誤撞偶然見到這景象,歸來后醉眼迷離,被紅碧之色晃花了眼。秦朝時的雞犬之聲已聽不到,只覺得清晨窗戶被煙霧籠罩成白色。哪知道紫府也是一處仙源,這里萬樹桃花如烈火般燃燒在晴川之上。年少的僧人是誰教你的,對著桃花特意開了這幽靜的軒室。靈云說悟道被花嘲笑,南泉欺瞞客人花卻不言語。哪比得上睡足后無事可做,倚著欄桿看如紅雨般的桃花在春風中狂亂飛舞。憂愁涌起便想起故鄉的山路,還沒回去就先寫下這山中篇章。
武陵源: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指世外仙境。
閙:同“鬧”,喧鬧,形容桃花盛開的景象。
苾芻(bì chú):指僧人。
靈云說悟被花笑:靈云志勤禪師因見桃花而悟道。
南泉欺客花不言:南泉普愿禪師曾有關于花的公案。
紅雨:比喻飄落的桃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可能游覽紫府普照寺,看到滿上人的桃花軒及周邊美景,觸發對世外桃源的聯想和思鄉之情,從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描繪紫府桃花軒美景,借景抒情,表達對美景的贊美和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善用典故、描寫生動,在展現桃源之美上有獨特藝術價值。
拙薄效從宦,孱羸希代耕。終然塵省署,且復返柴荊。出處詎從道,浮湛聊任情。病多甘廢棄,技短息逢迎。越海慕康樂,游山懷尚平。何時果林壑,偃仰遂吾生。
家本儒流,身穿逢掖,出入義途仁里。洞鑒機心,冥搜海岳,博得一貧如洗。作賦南宮,吟詩北苑,萬句不如杯水。問先生、何苦如斯,秖是好之不已。最愛是、竹寺秋眠,花樓夜飲,醉倒不知天地。禮法之徒,是非評論,看得不如螻蟻。勘破興亡,超乎流俗,莫怪不營生理。吐胸中、萬斛珠璣,有幾個富人能比。
朱墨勾添眼底塵,今年春盡不知春。鞓紅魏紫能相訪,西子崇寧更可人。洛花移種到松江,國色天香內樣妝。老里懶邊無好思,為渠覓句卻窮忙。
隔江風雨動諸陵,無主園池草自春。聞說就中誰最泣,女冠猶有舊宮人。
功高禮洽,德尊樂備。三獻具舉,百司在位。誠敬罔愆,幽明同致。茫茫億兆,無思不遂。蓋之如天,容之如地。殷兆玉筐,周始邠王。于赫文祖,基我大梁。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軒百祀,人思未忘。永言圣烈,祚我無疆。有夏多罪,殷人涂炭。四海倒懸,十室思亂。自天命我,殲兇殄難。既躍乃飛,言登天漢。爰享爰格,福祿攸贊。犧象既飾,罍俎斯具。我郁載馨,黃流乃注。峨峨卿士,駿奔是務。佩上鳴階,纓還拂樹。悠悠億兆,天臨日煦。猗與至德,光被黔首。鑄镕蒼昊,甄陶區有。恪恭三獻,對揚萬壽。比屋可封,含生無咎。匪徒七百,天長地久。有命自天,于皇后帝。悠悠四海,莫不來祭。繁祉具膺,八神聳衛。福至有兆,慶來無際。播此馀休,于彼荒裔。祀典昭潔,我禮莫違。八簋充室,六龍解騑。神宮肅肅,靈寢微微。嘉薦既饗,景福攸歸。至德光被,洪祚載輝。
美景忘游宴,珠燈多夜光。春城繡戶月,羅襪畫橋霜。鳴馬客先發,誰家歡未央。吳宮星未落,醉里笛聲長。
秋空無片云,萬里照清徹。河漢自依依,諸星向明滅。
藻荇連江水曲欹,敗荷一角聽風吹。懸浮終日靜如夢,仰首時看白鳥飛。三五垂楊向水低,斜風細雨滿秋堤。想應日旰魚蝦飽,隔岸禾雞自在啼。攻城守土兩貪婪,冷淡桐江正刺船。可笑磻溪姜老朽,一竿只欲釣江山。
玄珠在赤水,象罔乃得之。孰能解其韜,澹然入無思。和氣一以攝,神明將自來。談天不為高,履地不為卑。冥冥而昭昭,至精良在茲。
清朝詞客白云司,不減風流鄴下時。一別瑤琴長自掩,經年尺素轉相思。除書曉動燕山色,握手秋回太岳姿。為道黃金酬汗血,敢將青鏡悔蛾眉。
權歸慶父賊猶強,魯難重重不可當。欲上青天觀太白,怕浮黑水遇搖黃。深宵杜宇淚成血,大野人民飯是糠。一部春秋何忍讀,傷心魚爛嘆梁亡。
五步一花開,十步一花飛。不知誰中子,郁郁吐清姿。恬淡僧標格,瀟灑士威儀。手提白玉塵,身披淺色衣。徒步入閭門,揮羽上階墀。僮仆盡魁偉,一一晢而肥。或言是山人,或言星相師。或云鄉里子,聞聲始覺非。通刺無姓名,短紙摺不齊。一揖徑登床,草草寒喧而。執手不問病,捧腹但言饑。設黍呼兒子,蒸魚命小妻。廣長舌有象,突兀語難羈。欲窮人外理,先剖世間疑。五行何因起,天地何高卑。鵠烏何白黑,日月何盈虧。生胡然而至,死胡然而?。天胡然而喜,鬼胡然而悲。事無微不究,語無響不奇。獨不及臧否,一切細碎詞。玄旨窮三日,清言暢四肢。愛君璽入理,恐我倦傷脾。未作經年別,先為五日辭。入宮尋西子,涉水吊鴟夷。七十二螺髻,三萬六坡璃。山水既奇敵,相得永因依。有如重瞳郎,配合皇英妃。又如曹阿瞞,生逢大耳兒。石公貌高古,林屋洞傾攲。玉繞消夏灣,水齧十人磯。浪頭懸閭里,屋底腥蛟螭。山鬼攀蘿出,鮫人傍檻睎。卑者如黿鼉,立者如象犀。幽者穿海底,高者躡云梯。綠橘黃柑樹,青牛白馬祠。土人之新果,鄉女貢山雞。勝事紛難記,名山到始知。一朝盡縹渺,一雨負莫釐。歸來為我言,山水見須眉。長公八九紀,叔子二十詩。字字傳寔跡,語語發光輝。不獨作者難,讀者亦應稀。譚罷理前問,愁未申后期。還將赤金子,試我白綿錘。拈花憐佛笑,摘葉止兒啼。蹶殺紫胡犬,踢倒西河獅。擊石原無竹,悟桃空有枝。一番銅鐵語,萬仞箭鋒機。病得發而減,客以樂忘疲。流連十許日,情短六個時。大夫一滴淚,錯落貴珠璣。今日若為別,相顧浩漣洏。去去復去去,吳江落日低。
細草微茫間渚沙,煙林杳靄暗漁家。舟行不辨東西處,但倚危檣看月華。
家住閶門外,笙歌攪獨愁。三年空見雁,兩鬢易驚秋。
乘興登臨刺史臺,臺因多景句難裁。垂簾燕雀高低舞,泊岸帆檣次第開。藍雪消殘華日近,秦云收盡化風來。先生往事今千載,琬琰碑章納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