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二首 其二
八千岐路愁何補,四十光陰老亦宜。
此去只堪犀首飲,向來都是虎頭癡。
逢時有道其如命,得意無言所恨遲。
詩債即今渾倚閣,新篇惟有莫相疑。
八千岐路愁何補,四十光陰老亦宜。
此去只堪犀首飲,向來都是虎頭癡。
逢時有道其如命,得意無言所恨遲。
詩債即今渾倚閣,新篇惟有莫相疑。
人生有八千條歧路,憂愁又有什么用呢?四十歲的光陰過去,慢慢變老也是自然的。此后只適合像犀首那樣飲酒作樂,以前一直像虎頭一樣癡迷執著。遇到好時機又有道義,卻奈何命運如此;得意時卻默默無言,只遺憾醒悟太遲。如今詩債全都擱置一旁,新作詩篇希望不要被人猜疑。
八千岐路:形容人生道路眾多、復雜。
四十光陰:指詩人已度過四十歲。
犀首飲:犀首是戰國時公孫衍的稱號,這里指飲酒作樂的生活。
虎頭癡:虎頭一般指東晉畫家顧愷之,他小字虎頭,為人癡黠各半,這里指癡迷執著。
渾倚閣:完全擱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四十光陰”推測,可能是詩人四十歲左右時所作。此時詩人或許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過去的追求有所反思,在命運面前有了新的感悟,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人生的反思和感慨,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情感真摯。它展現了詩人在經歷時光和命運洗禮后的心境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個人在特定階段的思想情感。
激曲縈飛箭,浮溝泛滿卮。將來山太守,早向習家池。
不資冬日秀,為作暑天寒。先植誠非鳳,來翔定是鸞。
雨合飛危砌,天開卷曉窗。 齊平聯郭柳,帶繞抱城江。
夾岸凝清素,交枝漾淺淪。 味調方薦實,臘近又先春。
疏鑿徒為巧,圓洼自可澄。倒花紛錯秀,鑒月靜涵冰。
噴日舒紅景,通蹊茂綠陰。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巖巉雪中嶠,磊落標方嶠。 勿為枕蒼山,還當礎清廟。
繚繞緣云上,璘玢甃玉聯。高高曾幾折,極目瞰秋鳶。
空門不肯出, 投窗也大癡。 百年鉆故紙, 何日出頭時。
朝見花開滿樹紅,暮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別開洞壑翠微齊,蘿薜云深路轉迷。 一榻繁陰炎掃午,六秋巖畔足幽棲。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鐘。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陣,曉枕云峰。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原頭白鹿,水畔青牛。
簾漏滴,卻是春歸消息。帶雨牡丹無氣力,黃鸝愁雨濕。 爭著洛陽春色,忘卻連天草碧。南浦綠波雙槳急,沙頭人佇立。
策杖溪邊。倚杖峰前。望瓊林、玉樹森然。誰家殘雪,何處孤煙。向一溪橋,一茅店,一漁船。 別般天地,新樣山川。喚家僮、訪鶴尋猿。山深寺遠,云冷鐘殘。喜竹間燈,梅間屋,石間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