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陳倅二首 其一
夢幻有貴賤,譬如綿與蘆。
美惡俱一暖,未易相賢愚。
我少懷毛髪,倦禪輒逃儒。
投老加冠巾,舞笏師道吾。
世事幾時畢,云山何處無。
何為聚落中,滯留如賈胡。
溪聲替說法,聚石為講徒。
拊手笑遠志,甘為小草乎。
夢幻有貴賤,譬如綿與蘆。
美惡俱一暖,未易相賢愚。
我少懷毛髪,倦禪輒逃儒。
投老加冠巾,舞笏師道吾。
世事幾時畢,云山何處無。
何為聚落中,滯留如賈胡。
溪聲替說法,聚石為講徒。
拊手笑遠志,甘為小草乎。
虛幻的事物有貴賤之分,就像絲綿與蘆葦。好壞都能帶來溫暖,難以據此判別賢愚。我年輕時心懷細微之事,厭倦禪學便轉向儒學。年老時戴上冠巾,持笏效仿道吾禪師。世間瑣事何時能了,云霧山巒何處沒有?為何要在人群聚居處,像胡商般滯留不去?溪水流聲代替佛語說法,聚石當作聽講的門徒。拍手嘲笑遠志草,難道甘愿做小草嗎?
綿與蘆:絲綿與蘆葦,均為保暖之物,此處喻虛幻事物的外在差異。
賢愚:賢能與愚鈍,指人的才德高低。
毛髪:比喻細微瑣碎之事。
投老:到老、臨老,指晚年。
舞笏(hù):持笏,古代官員朝會時手持的手板,此處指行禮儀。
道吾:可能指唐代道吾宗智禪師,禪宗高僧。
聚落:人群聚居的村落。
賈(gǔ)胡:胡商,指在外經商滯留的人。
說法:佛教術語,指宣講佛法。
遠志:中藥名,又名小草,此處雙關,暗喻安于平凡。
此詩為蘇軾與陳倅(陳姓州郡副職)的唱和之作(次韻)。蘇軾晚年歷經貶謫,心境趨向超脫,詩中通過對禪意生活的描繪,反映其對世俗紛擾的倦怠及對自然本真的追求。
全詩以“夢幻”起興,對比貴賤、賢愚,繼而自敘生平轉向禪儒之思,最后以溪聲、聚石、遠志等意象收束,主旨在于表達超脫世俗、歸向自然禪趣的人生態度,語言質樸,意境淡遠。
結屋蒼松里,悠然趣不群。柴門扃濕翠,蘿徑入寒云。山轉紅塵隔,溪橫碧靄分。煙霞應莫戀,天上有明君。
符札深投進玉函,瑯瑯震響穴難探。隔凡不許游人到,一竇中藏萬丈潭。
憶昨端平際,煩公尹帝京。解弦三輔理,免胄一軍驚。舉國言尊勇,無人議敞輕。如何開濟手,寂寞向佳城。昔有顏光祿,依稀即此翁。祖傳孫愈盛,官與姓皆忠。遺訓言猶在,楞伽讀未終。遙知空巷送,笳鼓咽城東。
遠別悠悠泣路岐,丹心雖在鬢毛衰。阮籍猖狂緣世難,叔牙感慨為心知。春城久判花前醉,野館無由雪后期。自愧不如閒草木,也承雨露沐恩私。
恢張華夏百無聞,但博千秋指暴君。公道斜暉煙一抹,輕輕低護祖龍墳。
空靄如相逼,層層隱古滁。煮茶當晝迥,借榻得風徐。素尚周旋外,文情點畫馀。炎歊殊未歇,戀此待何如。
晨起灑杯酒,北風吹淚痕。豈徒歌楚些,端欲叫天閽。碧化萇弘血,春歸杜宇魂。千秋一史筆,誰辨逐臣冤。
真成死別又逢秋,惜往悲回豈自繇。玉露何心依草滴,青山作意抱林浮。行云就我生遙色,哀壑從人赴遠流。負爾當年非一事,空依九辨聚千愁。
黃菊移來雨后新,含香斂色待芳晨。今朝相對誰憐我,明日來看剩有人。
小中雖異大中同,明處韜光暗處通。三直五橫真本子,人間無路獻重瞳。
寒冬十六屢相催,極速風云天界回。不許哀吁是國命,卻知冥莫有悲臺。宿冰月下沉如墨,謗木年來影愈灰。眼底奔流朝與暮,蒐求一樹槁枯梅。
開懷樽俎笑談傾,未暇論文君已行。富貴涂亨渠易致,詩篇韻險我難賡。已成傾蓋金蘭友,安用沾襟兒女情。準擬秋深迓歸騎,一樽濁酒遠相迎。
人去臺猶在,飛升事可嘉。神仙多變幻,塵世總虛花。煉氣顏難老,勞心鬢易華。千年留古跡,題詠屬詩家。異人鐘秀氣,草木亦精神。見說為漁父,誰知悟道真。仙家多勝景,世路有迷津。安得騎黃鶴,相隨入昊旻。我來閑吊古,觸景覺凄涼。踏石云侵履,捫蘿露濕裳。森森林木茂,馥馥野花香。寺近尋僧話,談禪坐竹床。
城市憐余獨,鄉居見爾稀。年華仍雪樹,疾病有柴扉。煙起浦欲暝,沙寒鴻自饑。一身固不保,萬事莫嗔違。
一夜風霜過洞庭,莫徭惆悵羨冥冥。蘆洲掩映成飛白,竹塢回翔欲殺青。右轉正如秦代璽,橫行疑寫梵王經。君歸直向燕然去,且為皇家好勒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