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自述 其三
行時唯信腳,到處便為家。
午飯隨麤細,三衣亂掩遮。
空名耳里水,微利眼中砂。
一覺黃昏睡,金鳥出{氵毒}涯。
行時唯信腳,到處便為家。
午飯隨麤細,三衣亂掩遮。
空名耳里水,微利眼中砂。
一覺黃昏睡,金鳥出{氵毒}涯。
行走時只憑雙腳隨意前行,到了哪里就把哪里當作自己的家。午飯不論飯菜粗細都能接受,用破舊的三衣隨意遮掩身體。虛名就像耳邊流過的水,微利如同眼中的沙子。黃昏時睡上一覺,醒來就像看到太陽從水涯升起。
信腳:隨意行走。
麤細:即粗細,指食物的好壞。
三衣:佛教僧尼的三種法衣。
金鳥:指太陽。
{氵毒}涯:水涯。
擬寒山詩一般是模仿唐代詩僧寒山的風格與思想創作。此詩作者可能身處世俗卻向往超脫,受佛教思想影響,借詩表達對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對名利的看淡。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考證,但應是在作者有了一定人生感悟后所作。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淡泊名利、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用簡單意象表達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模仿寒山詩的創作風格,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精神超脫的追求。
殺建成,殺元吉,侯君集張亮,又復與生訣。
君不見,誅管蔡,族信布,上法周元公,下法漢高祖。
臨水數峰天外落。峰際斜陽、轉過闌干角。暈粉涂脂梳又掠。不辭新試羅裳薄。
深淺宮眉隨意學。庭院東風、偏近黃昏惡。胡蝶飛來人未覺。楊花黏滿秋千索。
朝曦乍逼又成陰,
涼入籃輿石氣侵。
岸被江沖危欲斷,
村緣云擁近難尋。
南飛已墮蓬山翮,
北望仍懸魏闕心。
晚宿莫辭茅店陋,
風泉繞屋作鳴琴。
窗戶潔仍間,
峰巒列以攢。
舊因行腳見,
今得坐禪看。
明晦陰晴變,
青黃草木觀。
本來元不動,
是可學心安。
彩疊經年舊舞衣。魚箋屢約是耶非。曉鶯殘月送將歸。
水欲微波風裊裊,愁生遠道柳依依。第三橋外一帆飛。
柳姓曾聞賜作楊
垂條飛絮攪人腸
而今一任三眠起
松柏同心綰帶長
禁路岧峣欲問津,抗章便自乞閒身。閔勞劇部皇情厚,寓直中奎寵數新。飛挽正資經濟手,典刑終念老成人。赤松未許長為伴,歸取青氈繼潁濱。
甬東曾幸拜蘇天,外府官僚復備員。前輩風流真在眼,名公談笑辱忘年。浙江相對一卮酒,婺港欲行雙槳船。門鍵馬銜難作遠,西風停立但茫然。
造化融春幾許年,
人間留此一泓泉。
山靈不納藏冰室,
地脈應通浴日淵。
香霧籠晴含御氣,
凝脂流恨帶胡膻。
至今多少探湯手,
笑指當時種玉蓮。
無語中有語,名曰死句。
有語中無語,名曰活句。
可謂剜肉作瘡,皮穿骨露。
舉不顧,即差牙,閃電光中走烏兔。
閒多單父日,
命酌俯煙濤。
石引叢青上,
河窺太白高。
揚蛾人自妒,
策駿爾偏豪。
醉里箜篌曲,
南音敢并操。
一樣煙光共曉華,幾般花木日交加。請君試向西園看,春色人間第幾家。
嫩柳池邊漸學低,枝頭忽見曉鶯啼。請伊再向東風問,春色人間齊未齊。
未許春風日夜忙,全憑曉色護微芳。水浮花際添重影,山入庭前共一光。
試借風光共剪裁,霞分紅艷雪分皚。含情此日休相妒,同是當年一手栽。
少陵行步為春迷,江上尋花花索題。我獨閉門春在此,漫將玉水當花溪。
慢向西窗感鬢絲,墨花開到謝家池。羨君生有空靈筆,湖海風濤腕底詩。
輪蹄三度走燕南,遮莫驪珠頷下探。壁有龍泉猶待價,夜深風雨嘯江潭。
因風柳絮愧虛名,青草池塘夢里生。鶴靜琴寒詩一卷,稱他修竹月三更。
之玄云外路,凹凸雨中山。竹密亭臺隱,花深鳥雀閑。掛瓢巢父在,采藥葛翁還。便欲投簪組,分渠屋半間。
水曲山盤轉,蕭森野趣多。鶴鳴松露冷,麛臥草煙和。云子常時飯,霜藤異樣蓑。鄉名無告語,疑是碩人阿。
豕鬣虱所安,豕俎虱亦隨。
榮華有憔悴,此義終告誰。
茂林陰且重,群鳥相因依。
秋風拔其根,歛翼各分馳。
所傷在繒弋,奮翮不能飛。
斯時富貴子,何如貧家兒。
英雄割據定三分,
悵望漳南剩暮云。
一角河山輸晉武,
千秋心事托周文。
荒臺故伎猶思主,
治世能臣轉惜君。
誰上西陵誦遺碣,
可曾官署漢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