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之園亭七詠 泠然齋
枕簟置一榻,幾杖置一筵。
掃空浄如水,洗心學僧禪。
何必快哉風,襟懷自泠然。
是身豈無垢,要以道洗湔。
儻不念清涼,恐為煩暑纏。
雖居土囊口,內熱如烹煎。
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
定知與列子,相友以忘年。
枕簟置一榻,幾杖置一筵。
掃空浄如水,洗心學僧禪。
何必快哉風,襟懷自泠然。
是身豈無垢,要以道洗湔。
儻不念清涼,恐為煩暑纏。
雖居土囊口,內熱如烹煎。
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
定知與列子,相友以忘年。
在榻上放上枕頭和竹席,在筵席上擺好幾案和手杖。把周圍清掃得潔凈如水,洗滌心靈學習僧人坐禪。何必非要那快哉風,自己的襟懷本就清涼自在。這身體難道沒有污垢,要用道義來洗滌。倘若不想著清涼之境,恐怕會被煩暑糾纏。雖然身處風口,內心卻像被蒸煮般燥熱。我自己領悟了這個道理,三伏天也可以扔掉扇子。我肯定能和列子成為忘年之交。
枕?。赫眍^和竹席。
筵:竹席,這里指坐具。
泠然:清涼、自在的樣子。
洗湔:洗滌。
土囊口:指風口。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列子:名御寇,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傳說能御風而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覽王立之園亭時,身處環境引發了對內心修養和精神境界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正值炎熱時節,詩人借此表達自己不被外界環境左右,追求內心清涼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內心修養的重要性,以道洗心可抵御外界煩擾。其特點是將哲理融入日常場景描寫,語言直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海上桃花千樹開,麻姑一去不知來。遼東老鶴應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璚館芙蓉罨畫山,天香縹緲碧云間。鶴巢松頂藤花落,一任山人指顧閒。
天地無托足,海天同隰光。明知復何為,不忍隳三綱。祼薦覬少延,謳歌寧遠忘。或者莒在齊,聊且帝一方。竭蹶竟委頓,臣謀非不臧。運去天莫留,力盡心彌強。終不負吾主,名義天地長。懷璽隨龍游,舉室水中央。斯人文華士,乃爾百鍊鋼。機云儻通譜,應羞朝洛陽。
武節遙瞻漢署郎,威棱猶帶柏臺霜。江通吳楚波濤息,天入燕秦道路長。白羽晝揮談虎略,黃旗暮捲護龍驤。宜春進士兼文武,好是青云共激昂。
善說相傳唐世術,不言錢有晉人風。非錢可況言真寔,肯與尋常賣相同。
雨霽風清佳夕閒,從人遙指絳河間。鵲橋誕妄今何在,牛女虛無歲往還。秪以盈盈一水隔,卻疑脈脈兩情關。人間底事仍相乞,夢向顛迷話更艱。
泉扃何有兮厚土綿綿,上跱松柏兮下奠泗淵。公宵處兮晝爾瞑,洞神理兮曖千年。
幸遇教風開。和氣洽吾懷。玄真清眾總仙才。志謙和、恭順垂慈惠,殷勤獻,步云鞋。妙手巧剜裁。珠寶砌雙腮。一回朝禮躡壇臺。待他年、真行真功滿,超塵世,赴蓬萊。
白石巖扉鎖綠蘿,江南佳處此無多。天晴樓閣霧中見,日晚牛羊山下過。寂寂古祠依灌木,亭亭枯葦向寒波。詩禪久絕風花句,神女無勞說舊魔。
海波寒浸玉蟾蜍,勾引清風入座隅。借得詩人掣鯨手,驪龍頷下摘明珠。
背郭茅堂早閉門,天寒獨戀缊袍溫。琴書散漫無賓客,稼穡艱難有子孫。竹杖稍能扶病力,梅花強欲惱吟魂。蹇驢踏雪如堪借,行盡江南數里村。臘前三白報年豐,里巷歡愉著處同。林野漸添饑鳥雀,階除初積走兒童。梨花柳絮遮無地,鷺羽鴻毛散滿空。也有灞橋清興在,獨慚衰老句難工。
花竹連三畝,經營即數椽。入簾無野馬,插架有青編。座上延賓友,窗前對圣賢。功名他日事,期上九重天。
我來幾度叩禪扉,擊竹拈花老衲衣。執著兩邊都是病,悟馀一法竟何歸。略圈圓相形容似,才點些兒面目肥。不信道州先說破,勞勞此地覓皈依。
曾泛扁舟倚碧波。雙偎畫傘戲煙荷。紅羞薄霧掩輕羅。詎料憐香遺禍患,反從恩愛起干戈。枕邊自古夜叉多。
藝業雖多蛻不工,差頭分付是天公。之乎者也成何事,卻是天公誤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