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隆德守臣張確確浮休張舜民之弟嘗為烏延帥幕獨不廷謁童貫作詩吊之
睢陽萬古一張巡,忠義傳家有世臣。
顏子伏膺當入室,潘郎望拜肯同塵。
圍城已陷天猶晦,仗劍臨危氣益振。
余子鄰邦盡曹李,偷生端作九泉人。
睢陽萬古一張巡,忠義傳家有世臣。
顏子伏膺當入室,潘郎望拜肯同塵。
圍城已陷天猶晦,仗劍臨危氣益振。
余子鄰邦盡曹李,偷生端作九泉人。
古往今來睢陽有個英雄張巡,忠義家風傳承有像張確這樣世代之臣。他像顏子誠心學習圣人之道,定能登堂入室;又怎會像潘岳望塵而拜,與小人同流合污。城已被攻破,天色晦暗,但他仗劍面對危險,氣勢更加振奮。其他相鄰州郡的官員都像曹蜍、李志之流,茍且偷生,終究會成為遭人唾棄的九泉之下的人。
張巡:唐代名將,安史之亂時堅守睢陽,抗擊叛軍,最終壯烈犧牲,以忠義著稱。
世臣:累世之臣,世代仕宦的家族。
顏子:即顏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稱,“伏膺”指誠心信服。“入室”表示學問或技藝達到精深的境界。
潘郎:指潘岳,他曾望塵而拜權貴賈謐,后用來比喻趨炎附勢之人。“肯同塵”意為怎肯與小人同流合污。
曹李:指曹蜍、李志,二人庸碌無為,后人用此比喻無所作為、茍且偷生之人。
童貫在北宋末年權勢滔天,許多官員對其阿諛奉承。張確是張舜民之弟,曾為烏延帥幕,獨不廷謁童貫,展現出其剛正不阿。隆德城被圍時,張確堅守抗敵,最終城陷犧牲。作者作詩吊唁他,以表達對他忠義精神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張確的忠義精神,批判偷生官員。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和對比,生動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忠義的崇尚。
夜醮星壇海岳飛,龍車搖曳羽云衣。
紅霞影里輕煙色,玉燭風清皓月輝。
三島花明鋪錦繡,千年鶴送下金扉。
仙家莫道無多事,十二瓊樓恨不歸。
無為道大入幽玄,幾許風光慕昔賢。
對境盡同閑見識,忙中皆是急相煎。
配匹直須寬雅淡,會有逢時不偶然。
修煉但教堅志氣,參詳穩審更周旋。
古觀重重遶翠微,杉松深處掩雙扉。
云生萬壑投龍去,海隔三山放鶴歸。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壇朝禮曙星稀。
每聽高論長生理,擬向寰中便拂衣。
青松本不樹蕭條,學士因何智自勞。
金水朗然明皎潔,雪山堆積就中高。
志心但覓三神藥,凡目難觀萬里毫。
我獨閑吟誰解意,悠哉麗日壓靈鼇。
憐君千里別,新馬黑貂裘。
白首辭鄉淚,黃云入塞愁。
月明沙磧夜,霜落雁門秋。
去去燕然上,功名會見收。
天地為爐我自知,人無遠慮必生疑。
功夫未至勞懸想,境外聲聞不改移。
機巧豈逢容易得,是非終究欲何之。
思量大海深淵理,光陰虛度影參差。
人心多是少相投,非識塵中上品流。
不見真宗歸物理,難知妙道后先休。
生前內鼎宜烹煉,殊勝華池好漸修。
但見完全憑土德,能調火候藥皆秋。
青山園遠嶂,流水瀉鳴弦。
游豫王正月,謳歌帝萬年。
草香吹輦路,鳥弄雜宮懸。
霑醉堯尊酒,何由報所天。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遠近,纖微盡達了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白發長,眉似雪,宗禪和尚何分別。
百尺高山足浮云,萬丈海中有明月。
十地本因菩薩證,大乘俱是如來說。
有空相,無空相,深淺是非皆為妄。
一切諸法歸何物,忽然覺悟波浪沒。
安樂常在信心中,真空根本難緘默。
貪嗔戒定如幻夢,祖師凝流歡者眾。
方便門,群生用,除他煩惱知識重。
誘引迷途如風止,慧眼觀瞻恒沙水。
三昧八萬四千智,清浄法身依道理。
憶昔僦居明德坊,官資俱是校書郎。
青衫共直昭文館,白首同登政事堂。
佐國廟謨君已展,避賢榮路我猶妨。
主恩至重何時報,老眼相看淚兩行。
大道何異,俗情如花。
生前境趣,車碾黃砂。
無垢住相,勿用稱夸。
非親我親,六合為家。
衡岳煙蘿紫閣云,名高湖外晚游秦。
清詞古學儒生業,圓笠方袍釋子身。
竹杖拄歸山里寺,篆書留與世間人。
我疑簪組成為縛,空仰吾師去路塵。
素律初回枕簟涼,松風飄泊入華堂。
談雞寂默紗窗靜,夢蝶蕭條玉漏長。
歸去水云多阻隔,別來情緒足悲傷。
霜砧月笛休相引,只有離襟淚兩行。
忙即但忙,閑即便閑。無為之見,與道相關。
言雖鄙俚,勿生謗毀。利他何疑,嗔乃興喜。
善惡萬端,古今如此。非善稱君,非過稱己。
道大幽玄,世使如然。君臨宇宙,輔弼須賢。
求之不見,形表影連。論而非細,我慙知媿。
救世心勞,方便之智。短又何難,長又何易。
真實語言,勿將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