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云
吾居半山上,繞屋猶峻嶺。舉頭即見之,坐臥作墻屏。
忽復不可求,澒洞云萬頃。初疑岸谷變,身不踐人境。
俄頃如故常,突兀在屋頂。隠現須臾間,變態莫記省。
煙霞成痼疾,終日常炯炯。早閱金丹訣,未辦卜灶井。
世亂一丘壑,斯志或可逞。鳴猿落空巖,翥鶴飏晴影。
石泉漱芳潤,草木皆秀整。洞天有歸路,未往心已領。
吾居半山上,繞屋猶峻嶺。舉頭即見之,坐臥作墻屏。
忽復不可求,澒洞云萬頃。初疑岸谷變,身不踐人境。
俄頃如故常,突兀在屋頂。隠現須臾間,變態莫記省。
煙霞成痼疾,終日常炯炯。早閱金丹訣,未辦卜灶井。
世亂一丘壑,斯志或可逞。鳴猿落空巖,翥鶴飏晴影。
石泉漱芳潤,草木皆秀整。洞天有歸路,未往心已領。
我居住在半山腰,屋子周圍都是險峻的山嶺。抬頭就能看見它們,無論坐著躺著,山嶺就像墻屏一樣。忽然間山嶺看不見了,只見浩渺的萬頃云朵。起初懷疑是山谷發生了變化,感覺自己仿佛不在人間。不一會兒又恢復如常,山嶺又突兀地出現在屋頂。山嶺在云霧中忽隱忽現,瞬息萬變讓人難以記清。我對煙霞山水的喜愛成了痼疾,整天都精神飽滿地欣賞。早就閱讀了金丹秘訣,卻還沒準備好去煉丹。世道紛亂,我只想隱居在這山林溝壑,這個志向或許可以實現。猿猴的叫聲在空蕩的山巖間回蕩,仙鶴在晴朗的天空中展翅飛翔。石泉流淌,滋潤著花草,草木都顯得秀麗整齊。我知道洞天福地有歸路,即使還沒前往,心已經領會了。
澒洞:彌漫無際的樣子。
踐:踏,踩,這里指身處。
俄頃:一會兒。
突兀:高聳的樣子。
煙霞成痼疾:對山水煙霞的喜愛成了難以治愈的病,形容非常熱愛山水。
炯炯:形容目光明亮,這里指精神飽滿。
金丹訣:煉丹的秘訣。
辦:準備。
卜灶井:選擇煉丹的爐灶和水井,指準備煉丹。
丘壑:山丘和溝壑,泛指山林。
翥:飛翔。
漱:沖刷。
洞天: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地方。
從詩中“世亂一丘壑”可以推測,這首詩創作于世道紛亂的時期。詩人居住在半山腰,目睹了山間云霧的變幻和山林的美景,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引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水的熱愛和亂世隱居的志向。其突出特點是善于描繪自然景色的變化,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垂柳迎風搖古岸,荷花倒影點清波。魚兒不解色空理,爭逐落紅起浪多。
荷葉擎天只一抹,風吹白露珍珠顆。蝴蝶戀花去又來,蜻蜓點水魚兒躲。
炎暑惟茲夏,我思鹿門叟。脫屣疏流泉,不櫛開山牖。陰陰樹成幄,習習風生肘。與婦并荷鋤,所耕亦計口。解衣憩南岡,相馌持斗酒。曲肱聽鳴蟬,初月升高柳。地豈避秦來,身非為漢有。揮汗自成漿,彈冠與結綬。
炎暑惟茲夏,我思富春瀨。空山無結構,高樹儼傾蓋。匡坐理釣絲,澄江流夕靄。纖鱗或浮沉,漪藻回如帶。浚谷歸白云,高天零沆瀣。煩慮息區中,定靈想霞外。五月披羊裘,亢陽生爽籟。寄語謝故人,軒冕安足賴。
炎暑惟茲夏,我思竹林士。岸幘綠云浮,拂袖寒商起。層陰下遙岑,朱曦逝清沚。設禮豈為吾,迕俗元忘爾。深杯映明月,素琴澹流水。冥寂契無為,沈酣良有以。歌鳳睨當途,猶龍伏柱史。曠哉茲數賢,芳聲共千祀。
炎暑惟茲夏,我思東山墅。高臺凌飛霞,華館蔭修渚。坐隱澹忘歸,談玄自容與。玉樹垂盈庭,幽蘭被孤嶼。翩翩曳輕綃,臨風欲仙舉。更倚如花妓,含笑進綠醑。涼飔生高梧,靈鳳斯爰處。愿言終遠志,浮云任來去。
兩山劈相對,體凹而頭出。怒勢角終古,欲磕僅不磕。飛瀑自頂來,懸噴下離壁。驚飆忽吹過,左摶或右結。急裹萬串珠,疾圜千捧雪。立下觸巉巖,一跌撲再跌。回飆忽吹轉,團物上未擘。磕石復一響,片片始飄屑。風伯太奔忙,雷君喊無歇。百靈不暫停,混沌至今日。
慰公適語我,夜同老僧榻。聽說大龍湫,驚起喚奇絕。恍若置此中,狂叫蕩魂魄。足仄不得收,目瞬不計睫。始嘆世外奇,天地偶一設。老僧既善狀,得過慰公舌。慰公既善談,得入杲叟筆。山神最遙待,高僧與詞伯。請更說匡廬,泉聲落三疊。
瓊樓玉宇落荒村,雞犬無聲到洞門。采鳳久藏丹穴羽,青蓮倒續華峰根。笑談疑有宮商應,剜刻渾無斧鑿痕。莫訝空中能卓立,亭亭一柱拄乾坤。
十番春事付風埃,屐齒參經識蒼苔。野鳥避人猶巧語,山花向日盡遲開。奇峰自是平地起,活水不知何處來。天若便教羈縶脫,寧須海上覓蓬萊。
洗腸換骨老芭蕉,
拄杖拈來價轉高。
賣與買人人不買,
翻令平地起波濤。
掃齋整書帙,舊字掛龍蛇。
精采尚奕奕,煙煤未遽遮,
潤屋僅如此,其柰賤貧何。
掩戶聊靜坐,所幸無喧嘩。
生平默自恃,慚悔面欲撾。
性分事無補,步履忽跛斜。
非不歷歲月,乃竟甘蹉跎。
古人重髦學,從此慎虛夸。
道暉愛江蘺,
吾子思單老。
生念死不滅,
應會沅湘道。
空山獨靈舒,
閉戶守枯槁。
風雪將歲闌,
凋零此懷抱。
天道若不神,何以驚物而懼人。
君道若不神,何以號令鼓萬民。
故圣人以是而設教,奄有四海,為天下君。
既是雪花飄泊。又是孟婆作惡。左酒右持螯,仔細與春酬酢。行樂。行樂。以此勸春春諾。
把酒央春寄語。風伯雨師權恕。籬戶矮于人,饑雀寒鴉相覷。何處。何處。春又翻然曰去。
波鏡春愁涌,正曉妝梳掠,雙倚簾戶。嫩綠池塘,問芳蹤那日,并鴛無語。恨逐楊花去,被十二闌干圍住。立東風、瘦石苔磯,悄憶鈿盟南浦。
瞥眼蜻蜓飛處。引游魚唼喋,窺影還誤。瘦腕禁寒,恰風回蘋末,茜絲無主。底印弓弓步。驀攜手、畫橋歸路。燈下又綰同心,個人暗覷。
街頭未易著清香,
折取蕭蕭滿把黃。
歸去乞錢煩里社,
買糕沽酒作重陽。
獻替初雖有可賢,
忌能遭貶是誰愆。
獐頭鼠目言何易,
重困江湖十五年。
瑟瑟秋何處。只此間、籬邊墻外,荒涼如許。豆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數聲微雨。怎今夜、風害于水。似惜隔鄰機正急,對輕篝、不敢啼來苦。紙窗外,凄凄語。
宵深莫入荒苔去。怕階前、銀床剛冷,玉繩低指。畫角孤城高樓笛,同是一般酸楚。簾乍卷、篆消煙阻。寂寂闌干煩未了,奈梧桐、葉落堆無數。莫聽到,更傳五。
奇服先生老不衰,堂前弟子為秋悲。人今不見如三月,天昔平分此四時。海水何嘗知冷暖,風飆原自別雄雌。清時會有高年問,暫與沈酣讀《楚詞》。
龍津百卉競繁華,
風日晴明淑氣賒。
北海芳尊青竹葉,
西臺深處碧桃花。
騷人獻歲初開社,
白雪陽春幾大家。
司馬壚頭消渴久,
何勞長者一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