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飛來峰下
吳中未歷佳山水,湖上懷思去惘然。
云去云歸兩峰寺,鷗飛鷗沒夕陽天。
客愁官渡落花雨,歸夢下湖春水船。
想得對床成夜語,何須隴月向人圓。
吳中未歷佳山水,湖上懷思去惘然。
云去云歸兩峰寺,鷗飛鷗沒夕陽天。
客愁官渡落花雨,歸夢下湖春水船。
想得對床成夜語,何須隴月向人圓。
我在吳中還沒游歷過美妙的山水,在湖邊滿懷思念地離去,心中悵惘。云朵飄來飄去,兩峰間的寺廟時隱時現,鷗鳥在夕陽映照的天空中時而飛翔,時而沒入天際。在官渡,落花伴著細雨增添了我的客愁,歸鄉之夢在春水行舟的下湖之景中浮現。想著能與友人同床徹夜長談,又何必在意隴月是否為我而圓呢。
吳中:今江蘇吳縣一帶,也泛指吳地。
惘然:失意的樣子。
沒:隱沒。
官渡:指官府設立的渡口。
隴月:隴山之月,常表示思鄉之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在客居他鄉時,聽聞吳中美景卻未能游歷,心中有所遺憾,同時又有思鄉和思念友人之情,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的客愁與歸思,通過優美的景色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其語言清新、意境幽遠,在同類思鄉懷人詩作中具有一定特色。
仲洪作尉南安縣,示我西園藥石辭。莫道近民民易擾,官清民近更相宜。
圣朝寬令捷驚霆,尉不留心竟不行。萬事闿端皆在我,安危便可到蒼生。
催科莫作擾人看,趁此登場早了官。坐視貪殘敗吾子,不如自放一分寬。
若見村中小校師,教將義理訓童兒。四端五品人人有,莫道冥頑不與知。
椎牛酌酒是民頑,明約科條墟里間。若更寬他衣食路,桑間陌上自閑閑。
血氣誰無未免爭,腰牛公牘角蝸情。半非半是先須識,但要吾心似水平。
作尉之難似胗尸,一生一死總吾為。是心倘有分毫歉,脫手翻車悔莫追。
手弓皆是虎狼才,巡徼寧無去復來。倏去倏來無滯跡,蝗螟雖過不為災。
夜梵通云竇,秋香滿石叢。
歸去如公未當貧,清溪碧嶂自為鄰。地偏易覺柴門晚,室暖先知布被春。書為長觀成故紙,衣從新浴少浮塵。集云山下吾廬在,得向今朝置此身。
此身真喜置吾廬,尚有床頭一束書。海口潮生知進退,天心月到識盈虛。已辭朝士還通訊,欲就漁翁更卜居。百里好山俱在眼,只教童子導籃輿。
籃輿朝出看山初,懶學陶潛去荷鋤。新法不行誰執拗,舊書無用是潛虛。俗人自詫才名盛,老態終嫌禮法疏。三月柴門無客到,日高閑把白頭梳。
濯足梳頭舊有緣,更教午睡學坡仙。一身自足三間屋,百歲誰增半畝田。遇壑便回憂險地,看云高坐愛晴天。朝雞官馬俱無用,嬴得工夫是晏眠。
晏眠不覺過殘冬,枕上哦詩仿鮑溶。猶喜形骸從小隱,肯將名姓入斜封。日中塵滿爭為市,樹底陰多獨課農。應笑丁公偏差異,夜深腹上夢生松。
昔人廳下才旋馬,今代公卿甲第高。
大屋脩椽當日事,拾遺故宅轉蕭騷。
幾度停杯發浩歌,
月華偏照別離多。
床頭剩有樽酒綠,
醉飲鯨飛滄海波。
崎嶇江右日,寂寞兩相看。
作宦風波險,移家道路難。
晤時方漢水,別后又長安。
聽得還鄉里,蹉跎歲已闌。
故宮禾黍吊斜陽,陵寢還來薦瓣香。剩水殘山秋滿地,雕戈戰馬血初涼。
萬家縹渺馀新劫,一統低徊認舊疆。如此金湯何以守,臣將泥首啟高皇。
金蠶玉碗兩凋零,翁仲無言宿草青。江上歸帆籠晚照,山頭摩碣讀陳銘。
觚棱寂寂馀殘壘,帝座遙遙黯一星。半壁河山無王氣,將何能慰在天靈。
惡浪翻空毒霧浮,孽蛟營窟蜃噓樓。
連天烽燧驚風鶴,入夜欃槍犯斗牛。
義旅同心齊結壘,奇兵扼吭孰焚舟。
何時橫海來飛將,極目滄溟起暮愁。
沙暄野潤,柳眉花眼,并作十分春。
翠袖飄香,紅裙映日,陌上看如云。
不晴不雨,乍寒乍暖,芳草藉花裀。
人醉玉樓,馬嘶金埒,薄暮轉城闉。
玉壇琪樹洞門開,
為恐君王朔日來。
碧砌有花皆北向,
長幡高掛七星臺。
山高湖口肖鐘鳴,積翠摩空削不成。
萬石鏗鍧天籟發,千艘奔放大江橫。
凌云鸛鶴渾無跡,動地蛟魚亦有聲。
誰與操舟徵酈注,悠悠不盡古今情。
天南天北暮春時,
徙倚空憐御柳絲。
云掩碧苔人寂寂,
數聲啼鳥在高枝。
老龍臥垂涎,成此千丈湫。力能沛甘霖,絡繹金簡投。過時若無用,委棄荒山陬。神功不求試,又豈畏人求。
我來訪靈境,山路阻且修。雙崖呀然開,始見風云幽。太古鐵色壁,倒掛三峽流。偉哉造化奇,神鬼莫能謀。
哲人愜茲區,卜宅嘗屢游。顧名緬英賢,溟漠神相酬。至今尋丈間,名與天地留。
吾聞龍為德,出則被五洲。退藏一壑內,有若枯枝樛。吾儕但飽啖,望古真堪愁。
徘徊日將暮,煙靄何紛繆。回首望蒼崖,寂寞飛龍秋。
吾道看如此,天涯去住難。
班荊留款坐,剪韭勸加餐。
暮雨吟蛩切,秋風落雁寒。
仲連臺畔路,明日又漫漫。
又走沙河道,依然十里沙。
驅車心早怯,覓宿日初斜。
官驛搖疏柳,荒城集暮鴉。
廣平今不信,何處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