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聚雜題 連云閣
搖搖曳曳白云輕,檐外多般弄晦晴。
龍與去來無定影,僧將舒卷伴真情。
雪留瑩徹層霄在,云散森羅萬象清。
試問主僧還解否,毗耶消息甚分明。
搖搖曳曳白云輕,檐外多般弄晦晴。
龍與去來無定影,僧將舒卷伴真情。
雪留瑩徹層霄在,云散森羅萬象清。
試問主僧還解否,毗耶消息甚分明。
輕柔的白云搖搖曳曳,在樓閣屋檐外變幻出多種陰晴景象。龍的身影來去不定,僧人將白云的舒卷與自己的真情相伴。雪留存著瑩潤澄澈,天空高遠,云散去后世間萬物清晰明朗。試問寺廟住持是否明白,佛法的消息其實很分明。
晦晴:陰晴。
森羅萬象:指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和現象。
毗耶:即毗耶離,是佛教圣地,這里代指佛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慧聚寺可能是詩人游歷之地,當時佛教文化盛行,詩人在游覽連云閣時,被眼前的自然景色所觸動,結合自身對佛法的思考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談禪悟道。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揭示佛法的道理。其特點是景與情、理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代文人對佛理的探尋和表達。
對客談清話,相忘酒一壺。吟腸傾大白,醉額岸輕烏。午饤新齏韭,秋廚活膾鱸。明朝重有約,一笑過康湖。
暫將風雨施蠻鄉,早逐秋風入上陽。萬里山川真歷覽,十年車馬亦匆忙。烏臺舊識冰霜面,紫極重瞻日月光。多少遺賢在丘壑,擬從封事借明揚。
漢家將軍猛如虎,手執長殳腰大斧。白首從征恨數奇,可憐性命輕如羽。鼓聲死兮弓絕弦,狼奔鼠竄無行伍。良家百萬試鋒铓,枯骨如山委黃土。燐火星星點白楊,黃云漠漠依邊樹。千載猶聞戰血腥,夜深不禁啼猿苦。魑魅山魈當路號,哀聲長亂黃昏雨。游魂難返玉門關,怨魄年年成杜宇。
田家一路到村南,盡是農人野叟談。鳥過江來平入樹,牛沿堤去倒行潭。蜻蜓影下波紋皺,?稏穗中秋意含。日暮東坡渾似畫,倚風無數水葒酣。
江南三月鶯聲亂。花外飄金線。拍天水與畫橋平。和雨和煙、依約不分明。西風一箭成遲暮。消得斜陽顧。背人已自不勝愁,那有心情、再系木蘭舟。
三日齋心屏俗葷,清朝病眼洗衡云。叮嚀入谷停騶喝,恐驚此中猿鶴群。
量蟠英偉氣和愉。道滄海,得遺珠。忠義與心俱。見漕府、歸來轉輸。山呈霽色,杯添野水,春滿野人廬。鄭重萬金軀。要羽翼、當年漢儲。
海上高懸碣石宮,談天稷下競稱雄。君看莫逆者四子,滿目青山一笑中。
燭熒煌,香旖旎,閑放一堆鴛被。慵就寢,獨無憀,相思魂欲銷。不會得,這心力,判了依前還憶。空自怨,奈伊何,別來情更多。
我愿天下士,奉親皆若此。家家父母前,人人老萊子。
潛魚無揚鬐,歸烏有斂翮。物性安固然,誰謂天地窄。要路多通津,高足諒且策。嚴親已華顛,胡為事行役。寧食青原菽,不食薊丘麥。寧飲桂溪水,不宿燕市驛。昨暮寒蟬鳴,今晨歸騎迫。欲采芙蓉花,難以遺遠客。賴有和陶辭,因之慰安適。子道在養志,竭力甘毀瘠。錫類古所敦,相望海云隔。
政徹宸旒久有聲,何消入夢更圖形。行看大展經綸手,整頓乾坤萬國寧。
底事傷懷不穩眠,人間三月有馀妍。臨池碧柳柔堪弄,露角清荷細可憐。尋夢倘能同此夜,摘香何必待明年。吾生豈是多情種,偏把韶光擲浪箋。
吾道行藏貴有名,分甘丘壑了馀生。世臣恩重須仍出,廷議公多久更明。東壁圖書客再閱,北山猿鶴愧初盟。非才何力勝君召,館閣江湖只寸誠。
縛屋牽牛旋旋歸,淮邊綠野盡耕犁。弓刀武備何曾識,只是當初田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