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陳處士
疏慵任過少年時,名利難交遠近知。
一洞落花春病酒,滿樓明月夜吟詩。
展編海曲菰蒲葉,杖剪嵩陽楖栗枝。
卻話東林擬重去,伴僧閑逸白蓮池。
疏慵任過少年時,名利難交遠近知。
一洞落花春病酒,滿樓明月夜吟詩。
展編海曲菰蒲葉,杖剪嵩陽楖栗枝。
卻話東林擬重去,伴僧閑逸白蓮池。
年輕時就疏懶隨性地度過,對名利淡漠的名聲遠近皆知。春日里看著滿洞落花,因病而飲酒;明月照滿樓時,在夜里吟詩。展開用海曲菰蒲葉制作的書冊,拄著用嵩陽楖栗枝做的拐杖。還說打算再次前往東林寺,與僧人相伴在白蓮池邊悠閑度日。
疏慵:疏懶。
病酒:飲酒過量而不適。
展編:展開書籍。菰蒲葉:菰和蒲的葉子,古代可用來制作書冊。
杖剪:砍來做拐杖。楖栗枝:楖栗樹的枝干,常用來做拐杖。
東林:指東林寺。
白蓮池:相傳東晉慧遠于廬山東林寺鑿池種白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已厭倦名利場,向往寧靜的僧居生活,創作此詩贈與陳處士,表達共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淡泊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生活場景描寫展現心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
邊愁隱隱上顛毛,肺病那堪轉側勞? 惟有空庭一片月,漫移花影護征袍。
向來曾作舍身歌,今日登臨意若何? 指點封疆余獨感,蕭疏鬢發為誰皤! 劍分胡餅從人后,手掬流泉已自多。 回首朱門歌舞地,尊前列鼎問調和。
新歲新擊鼓,普施新法雨, 萬物盡從新,一一就規矩。 普賢大士忻,乘時打門戶。 放出白象王,遍地無尋處。
萬籟蕭然景已秋,繁音飛遞上高樓。庭柯也解傷遲暮,并作西風一夜愁。
數家雞犬水云鄉,隔斷紅塵路渺茫。洞口桃花自開落,不知人世幾滄桑。
空庭如水露團團,斫地高歌把盞看。觸我雄心齊起舞,霜華氣迫月華寒。
釀花時節雨煙籠,濃綠深青襯淺紅。觀稼水田驚鷺起,杖藜人立畫圖中。
綠章連日乞春陰,為護名花小院深。擊缽有聲皆戛玉,投囊無句不堆金。
湖山千里供舒嘯,風月雙清助朗吟。坡老肚皮何處合,肯招時輩共談心。
敢云此地絕囂塵,灑落如君信可人。嘯傲園林過盛夏,唱酬歌曲擬陽春。
山齋徑辟三三曲,海屋籌添一一頻。千里神交原夙契,豈惟杯酒日相親。
到處已無花可吹,東風猶自舞殘枝。 山僧只解關門睡,春去春來總不知。
我祖之真,是真非真。 我父之贊,是贊非贊。 非是是真,非贊是贊。 塞破虛空,斷楊岐旨, 滅臨濟宗。分付寂靜水, 打鳳羅龍。
勿謂茅茨陋,棲心即有馀。非同諸葛臥,頗類靜名居。
面壁思禪理,向陽觀道書。回頭視華屋,韁瑣宿蘧廬。
龍飛虎變仰光輝,九御親承制作垂。 祀輅斿明崇廟典,經筵燭晃肅朝儀。 長春寶樹花獻,太液祥云五色移。 環海車書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風》詞。
文見本書魏野一○。夏夜與臧奎魏野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
麻溪渡口古灘頭,萬疊青山繞四周。 地僻鼎分三縣界,淵澄輻輳兩川流。 客槎時下佗山木,漁槳偏歸暮雨舟。 寂寞一年曾再到,可憐異代謫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