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嘯竹軒
借與江風入茂林,低低戞玉伴龍吟。
瑯玕影動分清奏,鸞鳳聲寒得至音。
妙處成文元有節,虛中出樂自無心。
子期一聽終區別,流水高山不在吟。
借與江風入茂林,低低戞玉伴龍吟。
瑯玕影動分清奏,鸞鳳聲寒得至音。
妙處成文元有節,虛中出樂自無心。
子期一聽終區別,流水高山不在吟。
將江風引入茂密的竹林,竹子低低作響如玉石相碰,又似龍吟。翠竹影子晃動,仿佛能分辨出清晰的節奏,聲音如鸞鳳啼鳴般清冷,傳出至純之音。竹子奇妙之處在于它成竹有節,中空發聲自然無心機。鐘子期若一聽便能辨別,那高山流水之曲也無需再彈奏。
戞玉:玉石相擊的聲音。
瑯玕:翠竹。
元:同‘原’,本來。
子期:即鐘子期,春秋時精通音律,能從伯牙的琴音中聽出高山流水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竹林時,被竹林的清幽之景和竹子發出的美妙聲音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心境閑適,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
此詩主旨是贊美竹子的高潔品質和其發出的美妙聲音,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和托物言志。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高雅情趣的追求。
何物稱最潔
予憐山下泉
出石全無滓
涵光自有漣
無令許由至
洗耳污清涓
東苑梅繁,豪健放樂,醉倒花前狂客。靚妝微步,攀條弄粉,凌波遍尋青陌。暗香墮靨。更飄近、霧鬟蟬額。倒金荷、念流光易失,幽姿堪惜。
惜花心、未甘鬢白。南枝上、又見尋芳消息。舊游回首,前歡如夢,誰知等閑拋擲。稠紅亂蕊,漫開遍、楚江南北。獨銷魂,念誰寄、故園春色。
日午點燈可得看,荊林谷碣草漫漫。扶籬摸壁真無謂,踏斷江聲到晚寒。
逍遙獨桑頭,北望東武亭。黃瓜被山側,春風感郎情。
第一良宵,雨絲攪得愁心碎。六街鋪遍是春陰,火樹無人賽。年少俊游不再。剩懨懨、夜情私耐。懶提簫局,慵整衾窩,有些寒在。憶昔歡娛,墮釵小拾春城背。自從圓月打頭來,照見狂奴態。直到收燈挑菜。嘆如今、事隨年退。藕花裙子,紅漆車兒,拋人十載。
橋滑驢僵噤不嘶,詩窮弗死反窮詩。華山也是吟疆土,更欲煩君寫倒騎。
巨靈一夜擘山開,三石推從天外來。仙客斫開修月路,化工筑作挽河臺。
夜寒窗靜密還開,翠袖移將影下來。只是風前猶愛惜,更教月底共徘徊。
五十年馀已勝顏,一生風致寄江山。英魂莫散天南北,須在庭除候我還。
詩卷書來興轉佳,好風應念客天涯。明朝再假一帆力,指日琴書可達家。
漫說風霜閱歷頻,驪黃甄別已無人。識途且作窮途哭,枉費當年志絕塵。
斷云催落日,寒雁溯西風。一樽別酒青山,去意晚來濃。人道九年教化,好似一天時雨,未論桔槔功。芹水香名在,傳誦滿兒童。束圖書,裝琴劍,買孤篷。今宵明月相看,千里與君同。休管青氈舊物,須有鐵冠新命,霜氣凜秋空。醉筆點行色,江樹向人紅。
潮田種稻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
雨過行尋舊履綦,江南山色遠相隨。池塘芳草新無限,還引新詩入夢思。
秦邸獄成杯酒里,烏臺禍起一詩間。山林綠發秦宮女,風雨青萍禹廟梁。繁華不結三春夢,零落空馀寸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