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歸
旅巢幾百指,水國漫三年。
極望祇秋草,歸耕惟石田。
不成便招隱,漸擬欲安禪。
那得蘇司業,相逢乞酒錢。
旅巢幾百指,水國漫三年。
極望祇秋草,歸耕惟石田。
不成便招隱,漸擬欲安禪。
那得蘇司業,相逢乞酒錢。
在外漂泊寄居,家中人口眾多,在水鄉已虛度三年時光。極目遠望,滿眼只有秋草;回鄉耕種,只有貧瘠的石田。不能就此歸隱山林,漸漸打算修禪入定。哪里能遇到蘇司業那樣的人,相逢時能向他討要些酒錢。
旅巢:在外寄居。幾百指:指家中人口眾多,古時以手指計算人口。
水國:水鄉。漫:虛度。
極望:極目遠望。祇:只。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的田,比喻貧瘠的土地。
招隱:征召隱居者出仕,這里指歸隱。
安禪:佛教語,指靜坐入定。
蘇司業:指唐代詩人蘇源明,曾任國子司業,杜甫曾向他求過酒錢。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外漂泊多年,在水鄉度過了漫長時光,仕途不順,生活困窘,可能處于想要歸隱卻又無法實現的矛盾心境中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的無奈與生活的困窘,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用典,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詩人當時的真實心境和生活狀態。
我詩也是詩,有人喚作偈。
詩偈總一般,讀時須子細。
緩緩細披尋,不得生容易。
依此學修行,大有可笑事。
勸你休去來,莫惱他閻老。
失腳入三途,粉骨遭千搗。
長為地獄人,永隔今生道。
勉你信余言,識取衣中寶。
昔日極貧苦,夜夜數他寶。
今日審思量,自家須營造。
掘得一寶藏,純是水精珠。
大有碧眼胡,密擬買將去。
余即報渠言,此珠無價數。
盤陀石上坐,谿澗冷凄凄。
靜翫偏嘉麗,虛巖蒙霧迷。
怡然憩歇處,日斜樹影低。
我自觀心地,蓮花出淤泥。
田舍多桑園,牛犢滿廐轍。
肯信有因果,頑皮早晚裂。
眼看消磨盡,當頭各自活。
紙袴瓦作裩,到頭凍餓殺。
重巖中,足清風。
扇不搖,涼冷通。
明月照,白云籠。
獨自坐,一老翁。
左手握驪珠,右手執慧劒。
先破無明賊,神珠自吐燄。
傷嗟愚癡人,貪愛那生厭。
一墮三途間,始覺前程險。
余自來天臺,凡經幾萬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來。
逍遙絕無鬧,忘機隆佛道。世途岐路心,眾生多煩惱。
兀兀沈浪海,漂漂輪三界。可惜一靈物,無始被境埋。
電光瞥然起,生死紛塵埃。寒山特相訪,拾得常往來。
論心話明月,太虛廓無礙。法界即無邊,一法普徧該。
自在白云閑,從來非買山。
下危須策杖,上險捉藤攀。
澗底松常翠,谿邊石自斑。
友朋雖阻絕,春至鳥????。
精神殊爽爽,形貌極堂堂。
能射穿七札,讀書覽五行。
經眠虎頭枕,昔坐象牙床。
若無一堵物,不啻冷如霜。
有偈有千萬,卒急述應難。
若要相知者,但入天臺山。
巖中深處坐,說理及談玄。
共我不相見,對面似千山。
世間一等流,誠堪與人笑。
出家弊己身,誑俗將為道。
雖著離塵衣,衣中多養蚤。
不如歸去來,識取心王好。
一生慵嬾作,憎重只便輕。
他家學事業,余持一卷經。
無心裝褾軸,來去省人擎。
應病則說藥,方便度眾生。
我見百十狗,個個毛鬇鬡。
臥者渠自臥,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塊骨,相與啀喍爭。
良由為骨少,狗多分不平。
長生推獻壽,法坐四朝登。
問難無[彊]敵,聲名掩古僧。
絕塵苔積地,棲竹鳥驚燈。
語默俱忘寐,殘窗半月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