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金部三首 其二
煙老谿花幾墮紅,高陽閭巷接吳宮。
禁墻鐘斷翻新雨,劍嶺云寒想去鴻。
汴水波聲天地遠,上林春色古今同。
行觀勛筞知多少,河水安流敵帳空。
煙老谿花幾墮紅,高陽閭巷接吳宮。
禁墻鐘斷翻新雨,劍嶺云寒想去鴻。
汴水波聲天地遠,上林春色古今同。
行觀勛筞知多少,河水安流敵帳空。
溪邊花朵在暮煙中凋零了不少紅花,高陽的街巷與吳宮相連。宮墻內鐘聲停歇,又下起新雨,劍嶺上陰云寒冷,仿佛能看到遠去的大雁。汴水的波聲仿佛讓天地都顯得遙遠,上林苑的春色古往今來都是一樣。且看你日后立下的功勛有多少,到那時河水安流,敵營空寂。
煙老:指暮煙籠罩,有衰敗之感。谿:同“溪”。墮紅:落花。
高陽:古地名,此處泛指繁華之地。吳宮:春秋時吳國的宮殿,這里可能借指歷史遺跡。
禁墻:皇宮的圍墻。翻新雨:又下起新雨。
劍嶺:泛指高山峻嶺。去鴻:遠去的大雁。
汴水:河流名。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園林,此處借指皇家園林或美好景致。
勛筞:即“勛策”,記功的簡策,指功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送別友人劉金部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或有邊境戰事的時期,詩人希望友人能在任上有所作為,建立功勛。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對其建功立業的期望。詩中融合了自然景色與歷史典故,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技巧,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使詩歌富有感染力。
軒冕山林政不殊,行藏偶爾見規模。豸冠剩有清風在,鶴帳從教夜月孤。小隱誰知非大隱,故吾元不異今吾。黑頭更上麒麟閣,松菊歸來尚未蕪。
女霜五月流空檻,碧海無波白日斂。贖得遺編苦教兒,淚作筆花血作點。頭白眼酸軻名立,部疏得報溫綸及。轉將深痛畏兒知,當面堆歡背面泣。湘湖水白蕭山青,花光云片滿公庭。慚無一錢將供母,閉門親寫法王經。
大珠小珠千萬斛,滿地月明護寒玉。東風吹□□□□,憑闌聽徹南枝曲。
燈名走馬轉千回,帝主民奴陸續來。大路雙行任挑選,或為奴隸或奴才。
欲采芙蓉不自由,芙蓉湖水繞階流。門前終日無人到,只與青山共一樓。
筍輿拾得小涼天,旋與開窗急捲簾。十里輕云閣秋日,日光移在遠峰尖。遠峰隔水醒人心,一半斜陽一半陰。仙子更衣晚妝束,紫茸領子翠毛衿。赤日中涂綠樹陰,肯將碧傘借行人。片云忽在樹頭上,失卻勛勞庇得身。身行衢信兩中間,夾路尖峰面面寒。只道秋山似春筍,不知春筍似秋山。繰車香里過征衫,白繭黃絲兩兩三。不是秋風上饒路,一生不信有冰蠶。
松楸長號風未恬,夜臺寂寂如空禪。妝臺冷落五更月,收淚低頭學子騫。
西北羽書急,半夜渡湟水。上將受鉞出,壯士把弓起。天王跪推轂,四海盡雪恥。殺氣入匈奴,萬里地色紫。雕戈插犀甲,鐵勒封馬齒。平生百戰身,常擬一日死。
夢汝頎然立我傍,言辭慷慨巧趨蹌。覺來落月明窗戶,撫枕潸然淚滿床。
新詩誦罷喜難支,冰雪雷霆交會時。一室塤篪能疊奏,九州龍虎漫相持。兵戈滿眼情空激,文字名山事可期。與爾高吟增老健,春風爛漫倒深卮。
星漢西流明月墜。雙雀喧晴,炯炯愁無寐。誰見寒宵眠復起,孤衾清淚如鉛水。絞恨為經悲作緯。悲恨千尋,難挽重泉閉。何日舊歡新怨地,纏綿心事埋憔悴。似割柔腸深幾許。影事前塵,枕上來還去。無我無伊都夠苦,思量早被姻緣誤。雨散碧天云片縷。靈鵲牽情,星侶愁歸路。終勝人間無聚處,重疑地下相思否。愁里愁聞春又去。不管多情,兩鬢垂垂暮。蝶舞花飛香滿路,西園斜日藏深樹。朝夕逢人誰可語?細事當前,淚下能明否。睡起心情如敗絮,不隨風上粘泥處。半世因緣天已許。只笑癡人,夢里何曾數。玉醉珠傾生死處,雨橫風惡迷前路。浩浩春流朝復暮。似水流年,畢竟留難住。含淚卻聞新燕語,弄晴飛過西園去。
月在潭水中,水清月兒白。風來莫吹動,天壤吁一色。
梅事匆匆半雨殘,李妝羞澀尚春寒。人情只道花時好,花未開時正耐看。
青山隔岸水平疇,高柳陰陰五月秋。旋汲寒泉沉碧李,橫眠白石漱清流。
持贈曾同驛使梅,紉香聊爾意徘徊。當時九畹花應在,幾向光風爛漫開。